导图社区 病理生理:缺氧
病理生理——缺氧。包括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缺氧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分别是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颉斌斌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论课技巧方法总结,无论是精准定位题干关键信息,还是巧妙对比选项差异,亦或是运用二分法思维破解难题,都为考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适用于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一)(二)。
基于学霸笔记精粹思维导图,梳理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包含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高频考点一图囊括,期末/考研锁分利器!
颉斌斌新题型技巧课。包括做题策略,小标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排序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七选五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缺氧
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
概念
组织和细胞因氧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引起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常用血氧指标
血氧分压
以物理状态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影响因素
吸入气氧分压 呼吸功能
PaO₂ 13.3kPa(100mmHg);PvO₂ 5. 33kPa(40mmHg)
血氧容量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
条件
氧分压150mmHg
二氧化碳分压40mmHg
温度37°C
影响因素: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20ml/dI
血氧含量
100ml血液中实际的带氧量。
动脉血氧含量(CaO,) 19ml/dI;静脉血氧含量(CvO2) 14ml/dI
影响因素:氧分压,氧容量
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已经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占血液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影响因素:氧分压
氧离曲线
反映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上段
坡度较平坦(60-100mmHg)。
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
中段
坡度较陡(40-60mmHg)
PO₂降低能促进大量氧离。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氧供。
下段
坡度更陡(小于40mmHg)
PO₂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急剧下降。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氧供。
动-静脉氧含量差
即CaO₂与CvO₂之间的差值,也就是组织所利用的氧。正常值为5mI/dl。
组织代谢率
血氧分压(PO2)
血流速度
缺氧的类型和特点
低张性缺氧
由于氧进入血液不足,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所引起的缺氧。
原因
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外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肥大
机制:氧的弥散速度下降,弥散量少
发绀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250g/L (5g/dL) ,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低张性缺氧特点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血氧容量:正常或者升高
血氧含量:下降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动-静脉氧差:正常或者下降
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释放氧不足,引起的供氧障碍
贫血
携带氧的数量减少
☀一氧化碳中毒
亲和力
失去携氧能力
红细胞内糖酵解,2,3-DPG↓,氧解离左移
很难解离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机制
高铁血红蛋白中Fe³⁺与羟基结合失去携氧能力,氧解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
肠源性紫绀
硝酸盐还原为将亚硝酸盐,吸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H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血氧变化的特点
皮肤颜色
贫血一苍白
Hb-C0一樱桃红
HbFe⁺³ —OH一咖啡色
血液性缺氧的特点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血氧容量:下降/正常
血氧含量:下降/正常.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正常
动-静脉氧差:下降
循环性缺氧
由于组织器官血流量减少或血流速度减慢而引起的供氧不足
全身性血流量减少(休克、心力衰竭)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
单位时间内从毛细血管流过的血量少,弥散到组织细胞内的氧减少
循环性缺氧的特点
血氧含量:正常
血氧容量:正常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动-静脉氧差:升高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障碍引起的缺氧。
药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呼吸酵合成减少
线粒体损伤
组织性缺氧的特点
动-静脉氧差: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