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转正答辩
这是一篇关于转正答辩的思维导图,内容you个人基本情况、工作完成概况、主要工作展示、收获与改进、下期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03-03 10:52:49 福建省转正答辩
目录页(1页)
基本情况
工作概况
工作展示
收获与优势
不足&改进
工作计划
个人基本情况(1页)
毕业院校
硕士毕业于旧金山州立大学
所在部门与岗位
UX组的用户研究员
工作职责
1. 用户研究和体验设计:
根据项目需求制定研究计划,综合洞察行业、竟品、用户等有效信息源并完成定性与定量分析,输出结果能够有效支撑产品策略判断和引导产品设计方向。
2. 用户体验评估和验证:
对负责的软硬件产品进行全周期的体验跟进,适时策划可用性测试、专家评估等手段验证体验风险并推动问题解决
3. 协同团队不断优化研究方法与资源,建立不同类别产品的体验评估标准
4. 独立负责耳机研究,包括研究项目的执行、分析、报告撰写,并汇报项目成果
工作完成概况(2页)
工作总览
3个项目
头戴式耳机隐藏式麦杆分析
骨传导耳机在UC领域内的可行性研究
BH71 Workstation UI 体验
56天
受到疫情、春节假期的影响,实际工作时间更短
66.6%目标达成率
《骨传导耳机在UC领域内的可行性研究》课题在评审后已修改为《研究骨传导技术可否在UC耳机上应用,支持下一代耳机的研发方向》
《BH71 Workstation UI 体验》已通过UX组内评审,也初步得到相关项目的产品经理的认可
《头戴式耳机隐藏式麦杆分析》已与廖工评审,延伸出的3个课题也在进行当中
项目亮点
《隐藏式麦杆研究报告》补足了对隐藏式麦杆用户的画像、用户使用场景与场景内的需求,方便拉平跨部门之间对目标用户的概念
《BH71 Workstation UI 体验》中硬件问题点也得到苏莽好工全面认可,软件问题苏莽好工和陈缘翠工正在评估中,针对问题点提供的解决方案也评估与推进中
20+小时用户访谈
445份线上问卷
3个用户画像
4个用户价值主张
12个竞品品类分析
100%风险点识别率
主要工作展示
BH71 Workstation UI 体验
项目目标:
基于对用户场景和需求的了解,挖掘并提炼出系统性问题并提供优化方案建议。
困难简述:
不了解项目应该与谁对接,如何对接,项目如何推进,该做到什么程度,项目的核心价值在那里。
背后原因:
在项目开始阶段,没有清晰的了解项目的背景,也对其他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少与其他部门同事的沟通交流。
解决方法:
主动请教:工作中逐渐更加积极地向同事请教遇到的问题,主动地认识其他部门地同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流程,越来越多的向富涵请教。
结果:
逐步熟悉各个岗位的权责范围,认识不同部门但与项目相关的同事。
总结与反思:
工作的初始就能积极主动的沟通,项目完成的效率还能更高,完成的效果也会更好;研发一款产品通常需要跨部门的协作,而不同公司的协同方式迥异,需要根据和愿景调整,同时也提升自己的为人处事的能力。
BH71 Workstation UI 体验
项目目标:
基于对用户场景和需求的了解,挖掘并提炼出系统性问题并提供优化方案建议。
困难简述:
原来软件端的用户研究做的比较少,难以系统性的评估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
背后原因:
软件端的用户研究经验较少,也未系统学习过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
解决方法:
1.请教同事:向富涵、徐霄请教,研究低成本的策划案。 2. 系统地学习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3. 通过桌面研究,碎片化学习界面与交互设计的评估方法论。
结果:
根据可用性启发式原则,评估UI设计,输出的软件端问题点已通过苏姐的评审,目前处于跟陈缘翠对接推进的阶段。
总结与反思:
工作中总有新事物不断出现,或是遇到自己的知识盲区,这不可怕,最重要是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遇到问题,调整心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头戴式耳机隐藏式麦杆分析
项目目标
调研不同隐藏式麦杆的方案优劣,综合各类用户体验维度。分析结果可以判断不同方案的优先级以及现有产品的优化方向。
困难简述
在研究方式上,难以平衡研究的置信级别与研究成本。
背后原因
过分注重研究的严谨性与全面性,忽略了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和研究的重点。
解决方法
1. 找参考:参照先前的项目,策划低成本且高产出的研发方案。2. 请教同事:多向富涵、徐霄请教,了解降低调研成本的方案。
结果
用较低的成本,产出了较高置信级别的报告。
总结与反思
开展工作缺少积极主动的沟通,遇事多请教,评审少犯错。
收获与改进
收获
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和心态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达成更好的工作效果,因为不同公司的管理制度、协同方式差异巨大。
优势
从事用户研究多年,擅长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有较丰富的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概念测试、网络爬虫、数据分析、可用性测试的经验。
有一定的声学产品经验:已有1款辅助设计的头戴式耳机上市,有2款蓝牙耳机待上市,1款入门级头戴式耳机处于挂起状态。
对蓝牙耳机与头戴式耳机的舒适度、稳定性、适配性方面有基础性研究:参与拟定了两类耳机的体验标准,且此标准已通过Jabra的UX部门评审;根据生物仿真与人体测量数据,完善了入耳式耳机的人体工学的研究。
对耳机的可用性测试有深刻理解:将EAP/UAT的测试流程标准化,拟定的EAP测试框架与汇报模板,且以上内容已通过Jabra高层评审,广泛运用于2021-2023年的项目中。
不足与改进
全局意识不够强:过分注重研究的严谨性与全面性,而忽略了研究的投入与产出比以及工作效率
办事心切,处事不够干练,想问题不够全面、深刻,要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落到实处,提高效率,与同事多合作,与领导多汇报工作情况,深入了解研究课题的诉求、项目的背景,平衡投入与产出,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工作协同的模式亟需改变:工作开展中缺少积极主动的沟通
实际工作中,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向领导请教遇到的问题,并多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流程。通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流程,多向廖工、富涵请教,以打通不同部门间的沟通渠道
下期工作计划
目标与策划案
《头戴式耳机隐藏式麦杆分析》延申课题的研究
研究“收起麦杆时,远端会听到异响”问题的影响
研究目的
评估此问题的影响程度
若影响较大,探究提出的解决方案的落地性和可能性
研究方式
定性线下访谈了解问题的影响
可用性测试评估解决方案的优劣
研究产出
1. 结论能判断该问题是否要解决
2. 若要解决,输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对比 Evolve2 75 与 BH76 的麦杆相关的体验
研究目的
定量了解终端客户、用户对两款耳机的竞争力评价
研究方式
通过正式出货后,用NPS的方式了解供应商对两台耳机的各个维度的评价
研究产出
竞争力雷达图
确定麦杆伸出耳机的长度范围
研究目的
研究麦杆露出长度是否合适,既满足用户对耳机外观的需求,又能方便用户开合麦杆
研究方式
通过上述的NPS研究现版本的麦杆外观接受度
若现有版本的外观接受度不佳,则执行以下研究
MVP + 可用性测试
资源需求:ID或ME一名,协同设计不同麦杆结构的MVP
研究产出
1. 现有麦杆外观接受度
2. 麦杆露出长度合理范围
3. 全新的麦杆设计方案
《研究骨传导技术可否在UC耳机上应用,支持下一代耳机的研发方向》
研究骨传导上行技术在UC头戴式耳机运用的可行性
研究目的
探究骨传导上行技术能否应用在下一代耳机上
备注:资源开发缺少与骨传导振子相关的资源,固研究集中在骨传导上行
研究方式
1. 研究现有骨传导上行技术
2. 通过资源开发与声学工程师,了解骨传导上行的参数
3. 评估参数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
研究产出
探究骨传导上行技术能否应用在下一代耳机上
深入研究骨传导耳机在UC领域的可行性
1. 深度访谈了解骨传导用户的信息
研究目的
1. 深入了解现有骨传导用户
2. 了解骨传导的竞争优势
3. 了解骨传导的适用场景
4. 在UC领域的接受度
研究方式
骨传导耳机用户访谈
公司内定性线上访谈
研究产出
骨传导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
Value proposition map
骨传导用户使用场景与使用流程
Journey map
骨传导耳机与 TWS & OTH 的比较优势
Pros & Cons
Reason behind
2. 问卷测试骨传导耳机的在不同岗位上的可行性
研究方式
线上问卷
定量验证
正交分析骨传导特性与职业、年龄、性别
研究产出
定量研究传统骨传导耳机是否与各个岗位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