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理论篇——应用文写作的要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结构】 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本图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编辑于2023-03-13 11:06:48 湖北省基础理论篇 应用文写作的要素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的内容
应用文以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为主要写作内容,主要表现在反映问题、传递信息、处理事务、解决纠纷、记载事项、交流情感等方面,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特定的效用。 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售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这四个基本要素相辅相成,是构成应用文内容的基础。、
一、主旨
(一)主旨的概念——应用文的主旨是指写作主体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知、理解、剖析和设想的集中体现。
(二)主旨的分类与作用——应用文的写作强调“意在笔先”,在动笔之前,已经有大致的主旨方向。 1.主旨类型:(1)表明个人立场,基于具体问题进行思考的思想型主旨。这种应用文有明是的策论性质,对具体事务的处理提供具体意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作为基础。 (1)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型主旨。这种应用文通常具有汇报的性质,主要是对现实的客观数据进行说明,对实际事务进行陈述,如报告、简讯等,不需要刻意表明个人的观点。 2.主旨的作用:(1).引领作用 主旨是行文目的的集中体现。为了有效达到行文目的,作者在行文伊始就应当确立主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恰当的观点,进而收集材料、安排结构、细织语高等。 (2).制约作用 应用文的主智一经确立,作者在行文时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展开,言的运用等都必须围绕已确立的主旨来进行。就此意义而言,主旨对行起着制约作用。
(三)主旨的要求 1.表达准确——最基本要求 一方面,应用文真正发挥作用的落脚点在于使受文者快速知晓并理解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开门见山、熹抒满腺,不能达不明、闪练其得,行文过照中体现主旨的各个观点应当突出、简明。另一方面,主要鲜明,在语言使用和文字 界定方面要做到准确、不模糊。 2.主旨集中 应用文写作必须围烧写作主冒展开论述,主旨集中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一文一事 (2)紧空图绕主旨 3.观点正确
二、材料
(一)材料的概念与作用 广义的材料,是指作者在应对生活、用于实务、办理事务的过程中认知、收集的全部观点和现象,内容魔杂、良莠不齐、真假相杂。对这些材料,要认真地分析、提炼、集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狭义的材料,是指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并写入应用文中的材料,它是应用文的血肉, 对凝练和彰显主旨起到以下重要作用:1.基础作用 2.证明作用
(二)材料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材料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材料的获取途径,可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3)按材料的时间属性,可分为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4)按材料的是非判断,可分为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5)按材料的代表性,可分为典型材料和一般材料。 根据材料的不同分类方式,应用文也有相应的种类划分,分类的方法很多,不可一概而论。
三、结构
(一)结构的概念——结构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谋篇布局,是作者根据阐述主智与安排材料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内容上的层次性和表达上的条理性。 应用文的结构即其内在的要素模式。应甩文内在的要素模式有关模式和个性模式两种。 1.共性模式是应用文最基本的通用模式,应用文的基本结构由缘起、展开、收束三部分组成。 2.个性模式因文体的不同而不同,如新闻写作中的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正文部分;讲话类文书由开篇、正文、结尾组成。 应甩文的结构,尤其是内在的要素模式,要根据文种与使用目的加以选择。它既作写作思路的客观反映,也是主旨和材料在文章构造上的具体体现。
(二)结构的作用 1.布局作用——应用文既要有突出的主旨,也要有进行支撑的材料,还要有合理的结构,将主和材料进行布局,以通过材料更好地表达主智。 2.规范作用——和材料的安排进行规范,并使文本更具展次性和条理性。 不同的应用文选用不同的结构进行布局,布局反过来又对主留的期述
四、语言
在写作实践中,作者处在不同的行文情填下,针对不同的行文对象,力圈达到不同的行文目的,因此,作者在使用语言时会形成不同的语言运用特点,即语体类型。 语体类型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方面。应用文语体具有以下特征: 1.准确性 2.简洁性 3.平实性 平实性有两层含义:(1)大多数应用文在语言表达上情感色彩髓淡; (2)大多数应用文在语言使用上浅墨通俗。 4.生动性——对部分记录性应用文(如新闻类)及部分工具性应用文(如事务文书类)而言,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是其基本特征,但应用文语言的生动性与文学语言的生动性有着本质区别,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应用文语言的生动性特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还原真实事件的现场感,常见于传统的应用文、当代新闻报道等中;二是深入浅出,化专业为通俗,常见于事务文书等中。 5.专业性——专业用语是应用文语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种类型的应用文体在为特定的表达目广服务、表达特定的内容时,都会发展出一整套只在本专业、本行业使用的语汇为业、本行业参与者的共同语填。
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形式
一、应用文写作形式的概念 应用文写作形式,是指一篇应用文展示给读者的方式,即通过怎样的方式将文本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为应用文文本形式的组成部分——应用文的格式,是指应用文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文中的位重,包括应用文的术语、留空等,应用文格式的规范性,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要求,是应用文模式化的体现,应用文的格式要准确规范、完整美观、合理适用。
二、应用文格式的分类——一般来说,应用文的格式可以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必有格式——必有格式是指必不可少、每篇应用文都要具备的格式。 2.或有格式——或有格式是指有的应用文有、有的应用文没有的格式,可根据需要而定。 3.期有格式——期有格式是指从美学效果和表现需要出发,希望应用文具备的格式。
基础理论篇 应用文写作的要素
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形式
三、应用文格式的划分标准 从外观上分,应用文的格式有文头、主体、文尾三部分,在不同类别的应用文中,这三部分的组成又有所不同。 (1)法定公文的格式包括版头、主体、版记三大部分。 版头有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六个部分; 主体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部分; 版记有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 (2)法律文书的文头有文书名称、原台被告三个部分,主体有诉讼请求、事实、理由三个部分,文尾有致送法院名称、起诉人签名盖章、起诉时间、附项(有本状副本、书证、物证、人证四个部分。 从外观上分,应用文的格式有文头、主体、文尾三部分,在不同类别的应用文中,这三部分的组成又有所不同。 (3)书信的文头即名称(一般书信可不用,专用书信要采用),主体有称呼、正文、结尾等,文尾有署名、日期等 (4)经济类文书的文头即标题,主体包括引言、正文,文尾即落款。
四、应用文中的小标题
对一些篇幅较长的应用文,写小标题是应应用文文本美学效果的具体体现。 (一)大致整齐的句式——作为实务作用突出的应用文,应从实际出发,言简意账,便于读者理解与记忆。 如:通情贵诚,要情真意切 通情贵恒,要始终如一 通情贵活,要国人而异
(二)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是首要的,形式是次要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载体。 如:重视管理工程,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重视师表工程,塑造高风尚的师德师魂; 重视源头工程,培养高水平的教师群体;重视青蓝工程,形成高标准的后备力量。
(三)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 小标题的撰写要从实际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如:1.以查问题为主,突出“实”。2.注重清理思想,突出“疏”。3.抓好配合活动,突出“活”。4.加强教育监督,突出“常”
(四)富有新意——形式上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内容上要有新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如:思想上摆正位子;组织上健全班子;工作上端出盘子;行为上做出样子
(五)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小标题之间应语气贯通,内容连贯,语意一脉相承。 1.要打牢创建节约型办公宣的思想基础。2.要营造创建节约型办公宣的浓厚氛圈。3.要完善创建节约型办公宣的方法措施。 4.要创设创建节约型办公室的运行机制。5.要找准创建节约型办公宣的突破环节
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时候,写作主体应从读者易于威知和接受以及自身易于操作的角度出发,建构文本样式。具体需要考虑如下基本要素:(1)文本内容及其内涵必须相对单一和显需。 (2)文本结构相对规范,部分文种还要注意其稳定的程式。 (3)文本表达要争取最大化的通俗与简明。
第三节: 应用文写作的技巧
一、明确写作因果——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写作因果,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写?”写什么?”“写了能做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三个问题,应用文的表达技巧才有落实之处。应用文有其写作的目的,其创作过程就需要有针对性地为这个目的服务。 (一)明确写作目的——1.为了协调公共事务。2.为了处理日常工作事务。3.为了应对社会生活 (二)明确写作内容 (三)明确写作效果——明确作因由之后,需要提前思考成文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与影响。
二、思考写作模式 (一)打破定式,反向思考(二)求异思维,另辟蹊径(三)客观思考,摆脱主观(四)思维缜密,角度多元(五)善于观察,把握重点
三、书面表达成文
书面表达是报用合理的结构、规范的语言、合适的表达方式将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中,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
(一)应用文的叙述——叙述是最常用的写作方法,也是应用文的温要表达方式之一。在应用文写作中,主要通过叙述来介绍情况、说明问题及原因,当然,并非每一篇应用文都有叙述,有的应用文只有解释或理论归纳。常见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 应用文叙述的要素有:1.叙述速度。 2.叙述手法——应用叙述手法的重点是“再现”真人真事,其并不建立于艺术加工的基础之上,而是再现典型,还原事件经过,让不知道的人知道,不了解的人了解。 3.叙述视角——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即使叙述者是当事人,也需要客观地、不偏不倚地将事情重新解释一遍,梳湾楚因果关系,不能掺杂太多的主观性。 4.叙述展次——与文学作品叙述层次复杂、富于变化不同,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的叙述层次单一,一股有两种:(1)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2)按照事件的联系。 应用文在叙述时还应注意:1·在叙述方法上,以顺叙为主,很少使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 2·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 3·叙述的人称要贯穿始终,不宜出现人称的变化和交互使用。 4·叙述形式上,往往用概述等手法,叙述时不仅要交代滴楚,而且要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二)应用文的说明——说明是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理和介绍对象,使受文者了解和认知事物的表达方法。 应用文说明的顺序主要有三种:以时间为序、以空间为序、以逻辑关系为序。 1.对事物性质及特点的概括——如“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2.对事物的范围、类别等进行介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勘察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本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 3.说明完成某项任务的措施及发文机关或人员的制文意图和主张
(三)应用文的议论 应用文的议论要明确表明个人或者群体观点,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所有的议论都服务于应用文的主旨,无论立论还是驳论都要一针见血,点出要害,表明立场。 应用文的议论既可以通过论据材料直接支撑论点或者反驳错误论点,也可以采用排他法,用论据证明与论点相矛展的反论点的虚假性,从而推出论点的真实性。 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举例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演绎论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