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
关于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的思维导图,整理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的要素与形态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八章 教学的思维导图,教学是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导图,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欢迎大家学习。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思维导图,汇总了 教育目的的概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适用于预习、复习做参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
法国勒图尔诺、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论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和动物本能。但他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二)心理起源论
美国教育家孟禄
推断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类社会有意识地提升人格的活动等同于动物无意识的模仿。因此,也是不科学的。
(三)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
主要观点
1.人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或以生产劳动保证自身生存的社会需要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以人类语言的发展为条件
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起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没有学校教育
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教育方法较多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
5.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标志
现代社会一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趋密切
3.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4.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6.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1.教育全民化
六项目标:即扩大早期幼儿保育和教育、普及九年义务基础教育、满足青少年和成人的学习需要、扫盲率提高50%、两性公平与平等、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
2.教育现代化
3.教育国际化
4.教育终身化
1965年,朗格朗首次明确揭示了终身教育的内涵
5.教育信息化
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一)中文的“教育”词源
(二)西方的“教育”词源与词义
教育的概念
(一)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的界定
(二)教育的定义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简言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要素与形态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教育活动中教的主体
(二)学习者——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
(三)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四)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教育的主要形态
根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
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
根据教育现象在时空中存在的形态
实体教育
虚拟教育
根据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