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金融学(第三版),课本知识点总结概括。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终值:指货币的未来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按照复利方式计算。. 现值;指将来货币金融的现在价值。. 贴现:指将未来某个时点资金的价值折算为现在某个时点资金的价值。. 利率:是资金的增值同投入资金的价值之比,是衡量资金增值量的基本单位。
金融学(第三版),课本知识点总结概括。存款性公司: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公司。其他存款性公司包括主要参加从事金融中介业务和发行包含在该国广义货币中的负债的所有居民兼容性公司。
金融学(第三版)课本知识点总结概括。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一、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IS—LM模型与利率决定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宏观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利率的风险结构
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指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
违约概率
损失挽回比率
违约风险溢价—有违约风险的债务与无违约风险的债务之间的利率之差
流动性风险—指因资产变现能力弱或者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流动性风险溢价
税收风险
税后收益率
购买力风险与“费雪效应”
购买力风险
费雪效应
汇率变动风险与利差
影响利率的时间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
预期假说
市场分割理论
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
利率管制
利率分类及其与收益率的关系
一、利率的分类
以计息时间分
年利率-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
月利率-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
日利率-以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
以决定方式分
市场利率(Market Interest Rate):按照市场规律自发变动的利率,即由借贷资的供求关系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Oficinl Interest Rate):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制该利率规定对所有金融机构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公定利率(Trade-regulated InterestRat):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组织,如银行,行业协会等
以借贷期限内是否浮动分
固定利率(Fixed Interest Rate):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照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是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所导致的利率变化进行调整
浮动利率(Floating Interest Tate):在借贷期限内根据市场利率你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期限较长的借贷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可定期调整)
以是否考虑币值变化分
实际利率(i)—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
名义利率(r)-包括物价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素的利率
i=r-p,r=(1+i)(1+p)-1,i=(r-p)/(r+p)
以利率的地位分
基准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
一般利率(General Interest Rate):是相对于基准利率而言的,它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形成的各种利率
以信用活动的期限长短分
短期利率(Short-term Interest Rate)——年期以内
长期利率(Long-term Interest Rate)——年期以上
以给定的不同期限分
即期利率(Spot Interest Rate):指对不同期限的金融工具以复利形式表示的利率,即在持有到期前不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时,按复利
远期利率(Forward InterestRate):指隐含在给定即期利率中的从未来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即以未来某一时点作为起始点计息时所适用的利率
——n年远期利率计算公式
二、利率与收益率
收益率
是每年的利息收入与证券购买价格的比率,通称当期收益率
是由于证券价格变动所导致的收益或损失,称为资本利得(损失)率
到期收益率
是衡量债券投资收益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在投资者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前提下,未来各期利息收入、到期本金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购买价格的贴现率
持有期收益率
是指现在买进某一证券,持有一段时间后,然后以某个价格卖出该证券,在整个持有期,该证券所提供的平均回报率。它是使投资者在持有证券期间获得的各个现金流的净现值等于 0 的贴现率。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概念界定——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体现——利息与利率
利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
利率(利息率-r):借贷期满的利息总额与贷出本金总额的比率
时间区间(t)
相关术语
现值(PV),即当前的价值
终值(FV),即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价值
二、利息的实质
不同观点
从非货币因素考察
时差利息论—庞巴维克,等待论-西尼尔,马歇尔。——古典学派以利息产生于借贷资本为基础,从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实际因素来考察利息的来源
从货币因素考察
流动性偏好利息论—凯恩斯
认为传统利息理论在利息来源上只注重了对时间偏好的选择,而忽视对流动性偏好的选择
不完全货币利息论—希克斯
认为货币的性质和利息的性质是同一理论,货币具有普遍接受性而其他证券只有一定的“货币性”是不完全和不具普遍接受性的近似货币,而利息恰恰是这种不完全性的代价
现代经济学基本观点
将利息看作投资者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取的补偿或报酬,即放弃投资于无风险资产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
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
三、利息与受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成为资金所有者放弃该笔资金使用权而获得的权益
收益的资本化——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利息——以借贷为前提,源于产业利润
B-收益,P-本金,r-利率;B=P.r,p=B/r
四、金融交易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单利法
I=p·r·n I-利息额,p-本金,n一借贷期限
S=p(1+r·n) s-本金和利息之和(本利和)
复利法
I=P[(1+r)^n—1]
S=P(1+r)^n
与单利相比,复利更能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
单期终值和现值
多期终值和现值
(1+r)^t-终值复利因子
贴现与贴现率
贴现(现金流贴现分析)-计算现值的过程
贴现率-计算现值时所使用的利率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
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利率与借贷资金供求
利率与资产价格
利率与社会总供求的调节
利率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利率与金融市场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利率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
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合理的利率弹性
经济制度与经济环境对利率作用发挥的影响
市场化改革和利率作用的发挥
市场投资机会与资金的可得性
产权制度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