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生理
生理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之外)两部分构成,欢迎一起学习生理知识。
编辑于2023-03-25 16:37:42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生理
概述
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之外)两部分构成
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感觉和分析,并通过其传出信息的变化调控整个机体予以应对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概述
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承担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活动
神经胶质细胞
也称胶质细胞,是神经元的10到15倍
神经元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神经元是一类为执行多样化调节功能而在形态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特殊细胞
一个神经元通常只有一条轴突,树突的数目则不止一条,且在不同神经元差异很大。
在树突的分支上,树突膜突起形成众多的多形性树突棘,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突触
使细胞膜面积大幅扩展,从而提高了神经元信息接收的范围和敏感性。
在数量和形态上都具有易变性,被认为是脑功能可塑性的基础。
与智力的发育有关
智障儿童脑内树突棘数量相对稀少,形态相对细长。
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膨大并向外凸起,称为轴丘
轴突起始的部分一般略为粗大且无髓鞘包裹,称为始段
轴突末端分成许多分支完全无髓鞘包裹称为神经末梢
其最末端常膨大为球状,纽扣状或饼状,称为突触小扣
内有贮存神经递质的突触囊泡高度密集,通常构成突触前部分。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接受整合,传导和传递信息,感受刺激,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
包体负责接受整合信息
树突负责接受传导信息
轴突始段主要负责产生动作电位也参与信息整合
轴突负责传导信息
突触末梢,则负责向效应细胞或其它神经元传递信息。
神经纤维及其功能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都称为神经纤维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周围突,两者统称为轴索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兴奋传导和物质传输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征,影响因素和分类。
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也称为神经冲动,依靠局部电流完成。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对完整的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依赖性,常简称为完整性。
互不干扰性,常简称为绝缘性。
双向性
在离体实验中易于见到,但在再体情况下,由于神经元的极性关系传导,一般表现为单向性。
多数轴突总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转向末梢,但作为轴突的感觉神经周围突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相对不疲劳性
这种不疲劳性是相对于突触传递而言的
不衰减性
神经冲动是以不断产生的新的动作电位的方式进行的,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全或无的。
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
神经纤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
在一定范围内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越厚,传导越快
温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
神经纤维的分类
295页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功能
轴浆及充盈于轴突中的细胞质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称为轴浆运输。
分类
自胞体向轴突末端的顺向轴浆运输
快速顺向轴浆运输
速度较快
有一种类似于肌球蛋白的驱动蛋白质执行
主要见于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突触囊泡和分泌颗粒等的运输。
慢速轴浆运输
速度较慢
有微管蛋白,神经微丝蛋白等细胞骨架成分执行。
至末梢到宝体的逆向轴浆运输
主要见于某些被轴突末梢摄取的物质,如神经营养因子、狂犬病病毒、破伤风病毒等的运输
由动力蛋白及其众多辅助因子执行
神经对效应组织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的功能性作用-神经通过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所支配的组织迅速执行其主要功能,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
神经的营养作用-神经末梢释放某些营养因子,调整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缓慢但持续地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状态
与动作电位无关,而与营养因子有关
短暂缺失时后果也不明显,但长期缺失后果很严重
神经被切断后,它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减慢,蛋白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
脊髓灰质炎患者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调控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的经典含义是指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的效应组织,如肌肉和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是新型胶质细胞产生,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或多肽分子。
作用机制
神经营养因子到神经末梢的特异受体到神经末梢摄入到逆向轴浆运输到胞体到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
在神经元的发生迁移,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胶质细胞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细胞之间不形成化学突触,但普遍存在缝隙连接。
膜电位也随细胞外钾离子浓度改变,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神经递质的受体
终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
胶质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则有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是脑内数量最多,功能最复杂的胶质细胞。
机械支持和营养作用
隔离和屏障作用
迁移引导作用
修复和增生作用
曾生过强,往往可引起脑瘤,成为引起癫痫发作的病灶。
免疫应答作用
作为抗原提呈细胞
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稳定作用
通过钠钾泵或奉行连接发挥作用
当增生的胶质细胞产生瘢痕时,起泵钾离子的能力减弱,可导致局部细胞外液高钾形成癫痫病灶。
对某些递质和活性物质的代谢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
分别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形成髓鞘
在有髓的神经纤维髓鞘,动作电位跳跃式传导,可大大提高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髓鞘可以引导轴突生长,并促进其与其他细胞建立突触联系。
其他各类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相当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吞噬细胞
卫星细胞的作用为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及形态支持,以及调节神经元外部的化学环境。
突触传递
概述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他类型细胞之间的功能联系部位或装置
是跨细胞的结构
电突触传递
是以电流为传递媒介的突触,其结构基础是风行链接。
电-电传递
两个细胞之间以电突触相连接的关系成为电紧张偶联
具有双向性和传递性的特点
主要分布于那些需要高度同步化活动的神经元群内细胞之间
化学性突触传递
是以神经元所释放的化学物质为信息传递媒介的突触是最多见的类型
电-化学-电传递
轴突末梢通常被认作突触前成分,靶神经元或效应细胞则被视为突触后成分。
定向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末梢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范围极为局限的部分膜结构,其典型例子是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和神经元之间经典的突触。
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
在突触前末梢轴浆内,紧邻突出前膜的一个特定模结构区域突触囊泡特别密集,成为活化区。
紧邻突触后膜的膜下胞质区域也呈较高致密度称为突触后致密区,其中集聚着大量细胞骨架和信号蛋白分子。
突触囊泡
小且清亮透明的囊泡内含乙酰胆碱或氨基酸类递质
小且具有致命中心的囊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
大且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
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