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4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科目【含20大】
2024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科目,包含20大内容!全部都是老师提炼的重点,我也是看完精讲班才总结出来的!学习了必过必过必过!
编辑于2023-03-25 17:40:46 广东涵盖官方教材所有考试重点,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只看一张导图,顺利通过考试!看完必过!
根据2024年新版教材和各大网校最新的课程讲义整理的计价科目导图,已经提炼重点,并且容易记忆,短时间掌握知识点,无惧考试!
重点背诵,稳拿20分,可以通过编辑加入自己的背诵谐音,也可以利用折叠和展开高效背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涵盖官方教材所有考试重点,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只看一张导图,顺利通过考试!看完必过!
根据2024年新版教材和各大网校最新的课程讲义整理的计价科目导图,已经提炼重点,并且容易记忆,短时间掌握知识点,无惧考试!
重点背诵,稳拿20分,可以通过编辑加入自己的背诵谐音,也可以利用折叠和展开高效背书。
宏观经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本质优势、最大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行动指南
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人民-创造者-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必然要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增进入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 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战略导向:国家发展规划
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
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针对性和精准度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新动能: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
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根本性问题,重中之重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重点:“一带一路”建设
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宏观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的因素) (1)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3)产品(或服务)价格。 (4)替代品的价格。 (5)互补品的价格。 (6)预期。 (7)其他因素。
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 (1)产品价格。 (2)生产成本。 (3)生产技术。 (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和保护价格(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
市场如何解决三大基本问题
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在完全竞争状态下,供求相等=一般均衡状态=“帕累托效率”
市场失灵
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市场经济中国家(政府)职能
作用
维护市场秩序
提供公共服务
影响收入分配
稳定宏观经济
对应市场失灵
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反垄断法,价格管制,设立公共企业
负外部性:征税,转让权利,规范行为
公共物品与公共政策
纯公共物品:公共部门预算
混合物品或服务:政府部门给予补贴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信息管理,信息公开,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调节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增值税
消费税
关税
二次分配
(1)收入税。
(2)财产税。
(3)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
(4)其他转移收支。
三次分配
宏观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
产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
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名义 GDP 是用市场价格衡量的 GDP。
实际 GDP 则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如 2020 年价格)来计算。
实际 GDP 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的增长情况。
统计局公布的 GDP 是名义 GDP,GDP 增速是实际 GDP 增速。
三种计算方法
生产法:第一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企业)增加值
收入法: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支出法: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GNI)
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其他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产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国民生产总值-折旧-企业间接税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就业
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充分就业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价格
通货膨胀
价格上升的速度
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 10%以内,也称爬行式的通货膨胀。
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 10%-100%。
恶性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 100%。
成因
需求拉动型
成本推动型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
结构型
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
GDP 平减指数 -经济体
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环节的生产与批发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产出水平与就业水平同向变动(与失业率反向变动)。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周期状态监测指标——采购经理指数(PMI),50%为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
总需求与总供给
政策变量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外生变量
国外产出,资产价值,技术进步,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冷战结束
潜在产出是总供给的基本决定因素
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针对总需求
工具
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
紧缩货币政策: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
财政政策
酌情
扩张性:增支减税
紧缩性:减支加税
非酌情
税收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衡量指标
1.GDP 增长率。
2.人均 GDP 增长率。
3.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元/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100%
4.全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要素
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
资本
技术
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根本的源泉。
国际收支、贸易、资本流动及汇率
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按照贸易品的物质形态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政策一般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 1 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主要方式。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 1 年或 1 年以内或即期支付资本的流入与流出。主要包括贸易资本流动、银行资金调拨、保值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
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宏观调控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我国的宏观调控
民生政策兜底功能
投融资体制与投资政策
投资概述
利率是首要因素
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变动关系的理论分别是“乘数原理”(投资对收入)和“加速数原理”(收入对投资)
经济杠杆主要包括利率、汇率、税收和价格等手段。
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无资本金
项目资本金制度
我国境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时
设立独立法人的投资项目,其所有者权益可以全部作为投资项目资本金。
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 25%调整为 20%。
机场项目 25%,其他基础设施项目20%
可以适当降低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但下调不得超过 5 个百分点。
不得认定为投资项目资本金: 1.存在本息回购承诺、兜底保障等收益附加条件。 2.当期债务性资金偿还前,可以分红或取得收益。 3.在清算时受偿顺序优先于其他债务性资金。
项目法人责任制
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正式成立项目法人。
招标投标制度
使用预算资金 200 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该资金占投资额 10%以上的项目
工程监理制度
(1)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2)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3)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4)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5)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包括:①项目总投资额在 3000 万元以上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下列基础设施项目
合同管理制度
投融资体制改革
“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褒惩”
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和责任清单制度
审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履行中介服务机构评估、公众参与、专家评议、风险评估等程序
投资概算是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的依据
创新融资机制 (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二)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对项目建设的投资机制 (四)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投融资体制
投资政策
备案为主、核准为辅
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未建交和受国际制裁的国家,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
敏感行业:基础电信运营,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输电干线、电网,新闻传媒
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资为辅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的特征和职能
特征
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非营利性
法制性
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
调控经济职能
监督管理职能
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支出的分类
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
《预算法》的分类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收入(90%以上)
非税收入
1.专项收入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3.罚没收入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6.捐赠收入
8.其他收入
债务收入
预算体制
五级预算
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预算包括
一般公共预算(税收为主体)
中央各部门的预算
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特定公共事业发展)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
共享收入包括: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无条件):转移支付xxx,奖补基金
专项转移支付(按规定用途):补助xxx,保障性安居
2019 年新设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xxx专项,污水补助,农村环境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 1%-3%设置预备费
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中央国库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经理 各级国库:本级政府财政部门
国有资产管理
分类
(1)经营性国有资产
(2)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3)资源性国有资产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要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应当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①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 ②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注:转让收入≠有偿使用收入≠利润≠收益 ③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 ④其他国有资本收入。
国有资本收益
应交利润
国有股股利、股息
国有产权转让收入
企业清算收入
其他国有资本收益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 年提到 30%
财政政策
组成
预算政策
税收政策
支出政策
国债政策
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目标
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 衡,收入合理分配。
工具
政府预算:核心地位,意图和目标,具有综合性、计划性和法律性等特点。
税收
国债
公共支出
政府投资: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关键性作用
财政补贴:灵活性和针对性
类型
发挥作用的方式
自动稳定:税收和政府支出
相机抉择:有意识干预
总量调节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税收
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职能作用
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90%以上。
2.税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4.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原则
财政原则
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适度原则
分类
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直接税: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保
间接税:消费税、关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
计量依据
从量税(定额税率):车船税、土地使用税
从价税(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增值税、关税
税收与价格关系
价内税:消费税、关税
价外税:增值税
是否有单独课税对象
正税:增值税、所得税
附加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
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
中央税
地方税
共享税
管辖的对象
国内税收
涉外税收
税率的形式
定额税
比例税
累进税
税收制度
商品劳务税制度
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
收入型增值税: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折旧部分
生产型增值税:不扣除
免征增值税:①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②避孕药品和用具; ③古旧图书; ④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⑤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⑥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⑦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消费税
消费税税率: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
纳税环节:1)生产环节。2)进口环节。3)零售环节。
资源税制度
大城市 1.5〜30 元;中等城市 1.2〜24 元;小城市 0.9〜18 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0.6〜12 元。注:最小值(以 0.3 递减)〜最大值(最小值×20)
所得税制度
企业所得税
一般25%,小型微利20%,高新15%
加计扣除: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②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个人所得税
特定目的税类制度
土地增值税(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维护建设税(单位和个人):7%(在市区)、5%(在县城、镇)和 1%(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
车辆购置税(购车个人或单位):一次性征收,10%的税率
耕地占用税(占用耕地的个人或单位):一次性征收,不超过 1 亩为 10〜15 元;超过 1 亩但不超过 2 亩为 8〜40 元;超过 2 亩但不超过 3 亩为 6〜30 元;超过 3 亩的地区,为 5〜25 元。
烟叶税:按照金额,20%
财产和行为税制度
房产税:产权所有人
房产余值,适用税率为 1.2%;
房产租金收入,适用税率为 12%,但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按 4%
车船税:车辆、船舶,按年申报缴纳,新能源可以免征或者减征
船舶吨税:境外进境内。免征:50万以下;渔船;军队船
印花税
契税:出让、出售、赠与、互换等方式转移土地使用权。3%-5% 成交价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关税
从价计征
从量计征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科学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
完善现代预算制度
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税收制度改革
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
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
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
组织银行间支付清算
政府的银行
国库、金融相关、黄金、外汇、监督管理、制定政策
主要职能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贷款期限的上限是一年
2.维护金融稳定
3.提供金融服务
银保监会
监督管理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
保险机构
监管职责
依法依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负责非法集资
指导和监督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相关业务工作
证监会
依法开展投资者教育
金融机构体系
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
商业银行
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费和自营资金业务等获取利润
职能
信用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将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
支付中介:支票、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
金融服务:财务咨询、融资代理、信托租赁、代收代付
信用创造: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
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大型国有银行
中小银行
民营银行
村镇银行(发起人最低15%)
外资银行
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债权转股权
财务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
信托公司
货币经济
消费金融公司: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
政策性银行
特征:一是经营目标突出社会性。 二是业务范围的特定性。 三是金融服务的优惠性。 四是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五是监管政策的差异性。 六是法律保障的完备性。
开放性金融基本内涵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
以国家信用为依托
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模式
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原则
以中长期投融资为载体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证券和保险类金融机构体系
证券类
设立、变更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主要有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
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及其他证券业务。
证券服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法人机构。
期货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并收取交易手续费的中介组织
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公司
保险类
①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②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
③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①银行存款;②买卖债券、股票(投资股权×)、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③投资不动产;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分类
金融市场的功能
一是资金融通
二是价格发现
三是提供流动性
四是风险管理
五是降低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分类
期限划分
短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一年以内
长期金融市场:资本市场 一年以上
交易工具划分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固定收入市场
普通股票市场
进入市场时间划分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交易方式划分
场内
场外
交易对象划分
主板
二板
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
货币市场
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主要具备两个功能:首先是融资功能,其次是价格发现功能
股票市场
发行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注册制,二是核准制
发行有首次公开发行(简称“IPO”)和上市公司增资发行两种
债券市场
特征:一是偿还性、二是流动性、三是安全性、四是收益性
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等。
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期货市场
合约标准化
交易集中化
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杠杆机制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金融调控体系
货币政策
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介指标的选择有四个基本要求: ①相关性,②可控性,③可得性,④可测性
中介目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类
我国货币供应量(M2)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工具:调节货币供应总量
公开市场操作
法定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
选择性工具:调节特殊领域的信用行为
利率限制: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是最常用的信用管制工具
信用配额
流动性比率限制
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
信贷政策
以间接调控为主
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结构问题,没有货币政策更加市场化
1998 年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管理
发展普惠金融
金融消费者享有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以及信息安全权八项权利。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概述
概念和类型
产业政策是项目评估、规划咨询、投资策划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可以把产业政策分为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
制定依据
实施方式和手段
财税手段:发放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税费≠关税)等
金融手段:政策性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低息贷款
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关税(关税≠税费)、进口限制、外资流入限制
法律措施
组织措施
信息服务措施
产业政策体系
产业组织政策
在产业政策中具有核心地位
鼓励竞争
反垄断政策
反不正当竞争政策
限制过度竞争
直接规制政策
企业兼并政策
中小企业政策
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等。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发展的顺序以瓶颈产业(供给严重小于需求)为先,而后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采取的手段可以分为关税保护政策和非关税保护政策。
推动产业内竞争力严重不足的企业退出
产业技术政策
研究与开发援助
发展高技术产业
技术引进
国际上通行的技术引进的手段或载体包括知识产权交易、许可证贸易、合作研究、技术咨询、合资经营等。
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金融政策
高效稳健的金融体系
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培育资本市场—现代金融的核心和基础
我国的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当前的产业政策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深化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普惠化
制度设计
政策措施
要素获得
功能化
一是强化支持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
二是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
三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概述
概念:社会政策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中民众的社会风险
类型
就业
教育
健康与医疗卫生
减贫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
社会保障
保障基本需求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作用
生存权
自由权
发展权
我国社会政策的演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发展,共享是最终的目的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让人民吃得放心
我国主要社会政策
就业这个最大民生问题:着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 70%
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到 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
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
为三个救助圈层,分别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社会救助
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
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整合、优布局
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生态文明建设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
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
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
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2.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3.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4.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5.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推行交易制度。A.用能权B.碳排放权C.排污权D.水权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025 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提高铁路货运量,降低公路货运量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系统
森林26, 草原60,湿地60,沙化土地75,自然海岸线35,国家公园18
黄河:共抓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碳达峰2030碳中和2060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规划体系与发展规划
规划的功能
1.战略导向功能
2.综合协调功能
3.政策指导调节功能
4.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规划的特征
战略性
指导性
约束性
操作性
规划体系
发展规划-统领作用
国家级规划
省级规划
市县级规划
专项规划-支撑作用
区域规划-支撑作用
空间规划-基础作用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
规划管理与规划编制程序
发展规划的政策协同
年度计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
财政政策的保障作用
金融政策的支撑作用
对产业政策货物区域政策的引导约束作用
发展规划实施
年度监测分析
中期评估
总结评估
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指导思想
一是明确遵循
二是明确战略
三是明确要求
四是明确任务
五是明确总体目标
目标
总体目标
主要目标
具体指标
实施保障
体制机制保障
法治保障
要素保障
管理与建设保障
国土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监督实施
一些概念
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支撑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合理规模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
总体框架
五级三类
全国侧重战略性
省级侧重协调性
市县和乡镇侧重实施性
编制要求
体现战略性
提高科学性
坚持生态优先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坚持陆海统筹
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
加强协调性
注重操作性
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
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
能用、管用、好用
因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或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修改规划的,须先经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边界内“详细规划+规划许可”
边界外“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
“放管服”统筹规划、建设、管理
双评价与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
“双评价”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原则
底线约束
问题导向
因地制宜
简便实用
本底评价
针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三大核心功能
应用
两种或多种功能特征明显的区域,安全优先、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
支撑划定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种植业生产适宜区、城镇建设适宜区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战略性、协调性、综合性和约束性。
明确省域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
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布局有优化
水平衡为前提,优先保护水土光热条件好、质量等级高、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
多中心、网络化、集约型、开放式的空间格局
做到边界不交叉、空间不重叠、功能不冲突
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流量为基本导向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
“小街区、密路网”
通风廊道、隔离绿地和绿道系统
特色保护、风貌塑造和高度控制
网络化、分布式的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布局要求
预留一定应急用地和大型危险品存储用地
乡村振兴为目标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任务与重大举措
劳动年龄、绿色生态、粮食和能源安全是约束性,其他都是预期性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2.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3.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4.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17%
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
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
同线同标同质
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扩大节假日消费
全面深化改革
四个原则: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
主要任务
A.全面完善产权制度
B.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C.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D.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E.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
主要手段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 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
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 35%。
提升国民素质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 90%以 上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 92%以上
增进民生福祉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十大报告】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慈善等第 三次分配作用,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实施金融安全战略
重点领域发展规划与政策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生态宜居是关键
乡风文明是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
生活富裕是根本
建设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类别
(一)信息基础设施
(二)融合基础设施
(三)创新基础设施
重要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
(二)优化政策环境。
(三)抓好项目建设。
(四)做好统筹协调。
建设交通强国
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互联网+行动
坚持开放共享。
坚持融合创新。
坚持变革转型。
坚持引领跨越。
坚持安全有序。
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一带一路
共建原则:四个坚持一个恪守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京津冀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雄安新区
1.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2.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3.协调发展示范区
4.开放发展先行区
2035,雄安新区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到本世纪中叶,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解决“大城市病”
北京城市副中心
2035 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长江经济带
(一)江湖和谐、生态文明 (二)改革引领、创新驱动 (三)通道支撑、协同发展 (四)陆海统筹、双向开放 (五)统筹规划、整体联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2020,2030
上海,武汉,重庆
粤港澳大湾区
(一)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五)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2022,2035
海南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三)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2020,2035,2050
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对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
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长江三角洲
战略定位
A.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B.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C.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
D.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E.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发展目标
2025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3%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5%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18%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
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
2035
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
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
黄河流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二十大
三个务必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面对疫情的原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