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创新与创业管理
创新与创业管理的思维导图,介绍了 21世纪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前沿、创业过程与要素模型、创新与创业机会的来源、识别与开发、创业融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创业者、团队、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商业计划书,感兴趣别错过。
编辑于2023-03-28 13:23:18 北京市创新与创业管理
21世纪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前沿
国外大学创业与创业教育发展
美国竞争力的源泉
创新
企业家精神
教育
能源 石油+美元
中国大学创业与创业教育发展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创业
大学的功能是什么?
培养企业家
创业过程与要素模型
创业的内涵与定义
定义:一般指创业者发现、创造和利用使用的创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资源,创立新的事业,以获得新的商业成功的过程和活动。
特征:创新性、风险性、商业性
两类创业活动:独立创业、内部创业
创业过程模型的核心是机会的识别、开发和利用
创业过程与管理路线图
四个阶段
决定创业
开发创意
识别机会、产生创意
机会可能性分析
产业与竞争者分析
构建有效的商业模式
创立企业
组建创业团队
整合资源实力和可行性
构建合理的伦理和法律依据
撰写商业计划书
获得融资
成长管理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问题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问题
评估成长面临的挑战
核心能力培育
创业成功的要素模型
创新资源
要素资源
场地资源
场地内部的基础设施、通讯系统、物业管理、生活交通等
资金资源
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政府低息与无偿扶持基金
人才资源
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专家顾问、员工队伍
管理资源
企业策划、营销管理策划、制度化管理、流程管理
科技资源
研发团队、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实验设备资料等
环境资源
政策资源
创新激励政策、企业税收政策
信息资源
市场信息、良好的市场采购和销售渠道信息
文化资源
合作与支持的文化,集体学习文化
品牌资源
企业商标、企业形象
创业的十个“坎”
资金、市场、债务、战略、员工、技术、人才、质量、场地、政府关系
企业的成长寿命周期
初创期
I:机会+定位
D:人才
发展期
I:战略+管理+流程+资金
D:融合+现金流
稳定期
I:创新
D:多元化、国际化
衰退期
新的发展期
创新与创业机会的来源、识别与开发
机会的来源与分类
创业机会的概念
是创业者可以利用的、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实现商业利益的商业机会。创业者据此可以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并同时使创业者自身获益。
创业机会的来源
信息
不同的信息导致不同的决策
更好的信息导致更好的决策
变化
使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成为可能
使以前能做的事情更加有效
机会识别的方法
符合发展趋势(新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意)
经济力量
经济状况
可支配收入
消费者消费模式
社会力量
社会与文化趋势
人口统计变化
人们的流行观
技术进步
新技术
新兴技术
原有技术的新用途
政治和体制变革
政治的新变化
新法律法规
能够解决问题
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是驱动市场机会最重要的因素
机会的分类
常见的创业(商业)机会
技术机会
由科技进步或现有机会的缺陷造成的适于创业的机会
市场机会
由市场变化或现存市场缺陷造成的适于创业的机会(杀毒软件)
制度与政策机会
由国家法律、政府政策调整造成的适于创业的机会(新能源、环保)
机会的行业选择
产业知识环境差异
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专门技术)
对新知识的依赖程度(电子商务网络)
创新发生的位置:产业链的低端或高端
创新是否发生在价值链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活动上(研发专利收费)
产业需求差异
顾客的需求量(市场规模、人口因素)
需求的成长速度(是否爆发性增长)
不同的客户对需求的异同(市场区隔、市场细分)
产业寿命周期
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产业机构差异
资本密集型
资金需求很大的创业机会,不合适初创企业
企业规模
以中小企业规模为主的产业,适合新企业的生存
产业集中状态
一个产业的市场份额越集中(垄断越强),新企业越不容易生存
平均企业规模大小
规模经济因素,一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显著,新企业越不容易生存
21世纪主流产业的选择 产业知识化 知识产业化
为提高经济效率
通讯、计算机网络、交通运输、物流、智能化装备、节能节电
为提高生活质量
种植业、医药、娱乐、数字视听产品、轿车越野车
为创造优越环境
基础交通运输(快速交通、轨道交通、高铁)、新材料、新能源、环保
机会的市场分析
你的产品能解决消费者什么难题?消费者购买的动机有多强烈
有难题的消费者是谁?
你的产品能提供其他解决方案所不能提供的什么利益?
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证据证明消费者会购买你的东西?
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你的目标市场有发展潜力?
有什么其他细分市场可以从相关产品中获益?
有能力开发出新的细分市场吗?
机会开发的时间之窗理论
杜拉克根据产业的发展,提出机会之窗理论
隐喻:描述企业实际进入新市场的时间期限,一旦新产品市场建立起来,机会窗口就打开,随着市场成长,企业进入市场并建立有利可图的定位;在某个时点,市场成熟,机会窗口就会关闭。
技术创新与机会
什么是技术创新?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
所谓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引入新产品
引入新技术
开辟新市场
掌握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
技术创新强调新技术必须实现商业化应用
发明创造是新概念、新设想或者实验品,是技术创新的思路来源、技术来源,不包含应用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的区别
研发是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产出主要是科学论文和专利
技术创新与模仿、改进的区别
技术创新首先必须是以新技术为载体,新技术必须是首次商业化应用
模仿是指企业通过反向工程等方法,仿制和生产创新者的产品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创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评价指标:专利
产品的技术创新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从投入市场到更新换代的过程
消费者对产品的特殊要求增加了
知识老化速度加快
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研发投入成为评价一家企业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主体是指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组织或社会角色。
创新决策主体
研发(R&D)主体
生产技术创新主体
市场创新主体
管理创新主体
创业融资
为何融资
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现金为王
何时融资
不同阶段的创业企业融资
种子期
拥有新创意、新技术的创业者--自筹
创建期
发展创新产品直至符合市场需求--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
成长期
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可估算市场潜力--风险投资或战略投资
扩张期
创新企业不断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战略投资或投资银行
创业企业的融资时机
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投融资行业的整体状况与趋势
创业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创业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现金流压力
创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融资策略
从何融资
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天使投资(AI)
指富有的个人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以换取创业企业的股权,专业投资机构通常不愿投资早期项目,天使投资主要投资早期项目
风险投资(VC)
是由专业投资机构投入到新兴的、快速成长的、有巨大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与管理相结合的资本
战略投资
银行贷款 融资租赁 商业信用
IPO
公募债券
如何更好的融资
创业企业的融资“十四条军规”
把企业做好
把财务做好
不要急需资金时才融资
确认融资底线
融资是要付出成本的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风险投资并不偏好风险
选择最可能帮助你成功的投资公司,而不是出价最高的投资公司
嘴里的馒头比画出来的饼更实在
亲自出马
态度决定一切
权达变通
不要寄希望于一锤子买卖
融资后的投融资关系更重要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
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类现象
企业梦 成为世界500强
途径 跨产业的多元化
企业扩张理论发展演化
核心能力理论
什么是核心能力理论的本质?
如何识别核心能力?
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可以归结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深入解读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的内涵
决定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竞争的根
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管理
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体的学习
核心能力是企业协调、把握相互关联的技术和市场变化趋势的创新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沟通、参与和对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的把握能力
创业者、团队、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创业者
创业者的定义
彼得 德鲁克 创业者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有能力的人
熊彼特 创业是创造性的i行为 使生产要素重组 创业者使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主体
创业者的个人素质
心理素质
自我意识、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构成要素
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路敏捷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创新能力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
管理能力
社交能力
预见、应变能力
激励能力
中国创业者的十大特征
欲望
忍耐
明势
敏感
人脉
反省
分享
胆量
谋略
创业者应具备的十大品格
诚实守信
人际交往
创新求异
灵活变通
把握机会
执着忍耐
自信自强
善于学习
勇于冒险
知人善任
创业四大准备
创业观念
创业知识
创业能力
创业心理准备
创业团队
什么是团队
团队强调:集体绩效、共同的责任、积极的合作、相互补充的技能
创业团队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创业团队是进行创业而形成的集体
内涵
各成员联合起来,行为上相互作用、心理上彼此相互归属的感受和工作精神
团队精神
定位、整体、补位
做团队中的贡献者、合作者、沟通者、挑战者
优秀团队的特征
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
脚踏实地的心态
有好的团队带头人
注重团队成员的充分沟通
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组织
能力上互补
彼此信任
企业家
企业家特征
创新是灵魂
冒险是天性
合作是精华
敬业是动力
学习是关键
执着是本色
诚信是基石
企业家精神
定义与内涵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竞争的本质是提供价值
商业计划书
什么是创业商业计划书
含义:主要是对企业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筹划,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和市场等各方面展开分析。
创业的商业计划书,主要用于向投资方和创业投资者说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展示自己实现战略和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能力,从而取得投资方或创业投资者的支持。
创业为什么要商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是对特定创业活动详细思考、筹划后的系统描述。
必要性:理清思路、凝结团队、吸引资源、争取支持、创业融资、认识自己、战略定位
典型的商业计划书结构
计划概述(3-5页)
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
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策略
项目总体进度安排
管理团队组建
企业成长构想
企业未来三年经济状况、财务预测
预期为投资者提供的利益
关键风险与对策
撰写商业计划书注意事项
计划书注意的问题
清楚、简洁
清晰展示创业者所做的市场调查
清晰描述预期市场的容量、顾客的需求特征
令人信服的解释顾客为什么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适当描述“创业受阻”时的“投资退出策略”
清晰的解释为什么“你最适合做这件事情”
计划书不能有的弊病
别人看不明白(如早期的可研报告)
过分乐观
含有与产业标准、常规经验相距甚远的数据
整个创业活动仅仅面向一种产品(业务缺乏发展性)
忽视竞争威胁
进入一个拥挤的市场(机会之窗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