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
第三章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汇总了小学数学学习概述、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特征、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元认知、小学数学知识表征、儿童数学学习迁移、儿童数学能力培养的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与标准元认知,介绍了元认知的概念和元认知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三章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
第一节 小学数学学习概述
一、小学数学学习分类
1.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有意义发现学习、机械接受学习、机械发现学习
2.布鲁姆:三大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3.我国学者:符号学习、概念学习、运算技能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二、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及特点
1.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
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
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过程
2.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学习时的情感因素
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发展的阶段性
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第二节 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特征
一、数学认知结构
1.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区别
概念的内涵不同
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
结构的构造方式不同
结构的完备性不同
内容的科学性不同
2.数学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
原有认知结构中对新的学习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3.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特点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形式
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组织系统
二、数学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1.输入阶段
2.相互作用阶段
同化
顺应
3.操作应用阶段
4.输出阶段
三、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
1.小学数学概念学习
数学概念形成
数学概念同化
2.小学数学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
派生类属学习
相关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学习
第三节 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元认知
一、元认知的概念
1.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知识
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
关于认知对象的知识
关于认知活动中的策略知识
3.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即主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4.元认知监控
制定计划,做好准备
实际控制,调节过程
检查结果,反思总结
采取补救措施
二、元认知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运算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反映在数学运算活动中包括三方面
学生对运算所具备的元认知知识
学生对运算活动所具备的元认知体验
学生运算活动中的元认知监控
运算元认知与运算能力的关系
运算元认知开发与运算能力的培养
改进学生学法,使其掌握知识整体结构和基本原理
加强元认知体验,学习反思方法,培养反思习惯
掌握运算监控方法,培养运算监控能力
2.数学元认知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元认知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元认知知识的统摄作用
元认知体验的调解作用
元认知的监控作用
加强小学数学的元认知训练
3.小学生矫正数学差错中的元认知培养
小学生矫正数学差错规则的作用
有利于师生矫错信息的反馈、调解
有利于学生由外部操作向内部思维转化
教师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渗透式指导
专题式指导
第四节 小学数学知识表征
一、数学知识表征
1.知识表征
知识的分类
知识表征的内涵
知识表征质量的三个指标
知识表征的清晰度
知识表征的牢固度
知识表征的系统度
2.数学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喻平认为可将数学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二、数学知识的内在表征
1.命题与命题网络(CPFS)
2.表现与心智映象
3.图式
4.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
三、数学知识的外在表征
1.叙述性表征
2.描绘性表征
3.两种外在表征的区别
四、数学知识的多元表征
1.数学多元表征的含义
2.多元表征的形式
莱什的表征分类
实物情景
教具模型
口语
图形或图表
书写符号
3.多元表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直观表征引入数学概念
多元表征变式加深数学理解
引导学生自己创建多元表征
第五节 儿童数学学习迁移
一、数学学习迁移分类
1.正迁移和负迁移
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4.特殊性迁移和一般性迁移
5.近迁移和远迁移
6.概念的迁移和思想方法的迁移
二、小学数学类比迁移机制
1.数学迁移机制
2.类比迁移机制
3.类比迁移优化数学认知结构
三、数学样例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1.促进正迁移
设置生动的情景,诱发迁移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诱发迁移
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好‘’双基“的掌握,创造”联想“的条件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
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2.防止负迁移
小学数学常见的负迁移现象
概念方面
计算方面
应用题方面
产生负迁移的原因
范围变化,概念延伸,易产生负迁移
思维呆板,思路狭窄,易产生负迁移
学风浮躁,方法不当,易产生负迁移
防止负迁移
加强辨析对比,理解概念的本质
精心选择选习题,适时充分训练
引导多向思考,克服思维定式
第六节 儿童数学能力培养
一、数学能力成分
《课程标准(2011年版)》
曹日昌
克鲁捷茨基
二、数学能力结构
吉尔福特:操作、材料内容、产品
林崇德:三种数学能力,五种思维品质
张士充:数学能力的本质是逻辑思维能力
三、儿童数学基本能力
1.数学一般能力
观察能力
注意能力
记忆能力
2.数学的特殊能力
抽象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运算能力
直观想象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