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讲述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见、攻击性、从众性和利他行为等诸多方面。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惑,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答案。本书内容严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被译成14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发行,吸引的读者之多令其他任何一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都难以企及!
编辑于2023-03-31 17:57:44 广东“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这些傻的错误在许多决策中会出现,包括购物、投资、用人、择偶等。这本书基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决策学,又基于作者10余年的管理教学经验,帮你揭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决策误区,并教你如何纠正。读完本书,希望你能“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胜人一筹!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因其颠覆性的观点和实用的方法,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探讨才能与练习之间关系的经典之作。它挑战了我们对天才的传统认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即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任何人都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这些傻的错误在许多决策中会出现,包括购物、投资、用人、择偶等。这本书基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决策学,又基于作者10余年的管理教学经验,帮你揭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决策误区,并教你如何纠正。读完本书,希望你能“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胜人一筹!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因其颠覆性的观点和实用的方法,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探讨才能与练习之间关系的经典之作。它挑战了我们对天才的传统认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即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任何人都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一些思考及感悟
本书告诉了我们人行为背后的种种动机,有时候我们做出的很多选择会受各式各样因素的影响。喜欢与讨厌,热爱与排斥,都会使我们对待一件事物产生意料之外的行为
人作为一种社会群居动物,了解他人和自己才可以更好的去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更好的去爱我们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类有自身进化遗传及社会伦理造成的不足及缺陷,读心理学的书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人的行为的不可预知性和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实证心理学便是建构在实验基础之上用于研究人类行为的非生理特性的学科
9、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科学的本质,也是科学的魅力
无论猜测有多完美,猜测者有多聪明、多有名望都无关紧要
如果实验不能证明猜测,那么猜测便是错的
科学中没有神圣不可推翻的真理
我们正在研究的是那些一生都生活在社交世界中的成年人的行为,以及他们带给这个世界的所有情感、感知、信仰、偏见和经历
人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以某种方式行事,或者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信念
被试条件的随机分配是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的关键区别
将人们随机分配给条件的最大好处是:理论上,任何没有完全控制的变量都是随机分布在不同条件下的
这意味着这些变量绝对不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8、喜欢、爱与联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保持幸福和健康
孤独并不会产生更多的压力事件,但它是压力源转化为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爱情
激情型爱情的特点是强烈的情感、兴奋、无法抑制的性欲和对所爱的人的强烈关注
陪伴型爱情是一种更温和、更稳定的体验,以相互信任、可靠和温暖的感觉为特征
7、偏见
何谓偏见
偏见是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
偏见定义为对一个可区分的群体中的所有成员的一种消极态度
仅仅依据的是他们是该群体的成员
一旦我们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我们就会对它们标签化来总结群体的本质
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偏见的情感成分:直觉和仇恨
尽管可能在智力上被击败,偏见在情感上依然存在
偏见的行为成分
歧视
内隐关联测验
研究一再发现,当白人的脸与正面的词配对,而黑人的脸与负面的词配对时,人们的反应会更快
导致偏见的四个基本社会心理原因
经济和政治竞争或冲突
替代性攻击
维持地位或自我形象
符合现行社会规范
6、人类的攻击性
因为每当一场潜在的危险冲突迫在眉睫时,倭黑猩猩就会发生性行为,这会消除紧张局势
体育活动:如击打沙袋或攻击性运动
既不能驱散愤怒,也不能减少随后对挑起愤怒的人的攻击
事实上,这些数据把我们引向了相反的方向:人们越是用攻击性的行为发泄愤怒,他们便会越加愤怒,也就会变得越有攻击性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人们通过诸如他们的信仰和对事件的感知等认知过程,以及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学习如何去行动——包括攻击行为或有益行为
互联网上,没人需要知道你是谁,结果是人们经常发表非常明显的恶意评论
5、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发展带来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的方式去解决
技术将继续迅猛发展,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最好的反应不是哀叹这一事实,而是学会明智和适度地利用我们的技术设备
媒体对某件事情关注得越多,它就越具有“传染性”,其他人也就越有可能被激励去效仿
坚信自己不会上当受骗的人
我们的免疫感会让我们更易受各种说服的影响
一但这种坚定的指针被成功拨动,反而更容易成为诈骗的坚定受害者
说服的中心途径
对观点加以权衡,对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加以考虑,在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说服的外围路径
没有经过多少深思熟虑
人们并非依据对观点说服力的权衡和思考过程,而是不做过多思考地依据那些简单的、往往不太相关的线索对观点做出正确与错误或者是否有吸引力的反应
语言词汇
尽管意思相同,那些押韵的格言比不押韵的格言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更大
词语唤起强大的图像和情感,可以超越我们对事实的估量
接种效应
如果让人们先接触某一简短的宣传,而且接着他们能够对其加以反驳,人们就会对后来大规模出现的同样观点产生“免疫”
这就如同在人体内注入少量经过稀释的病毒可以帮助人们对这种病毒的大规模进攻产生“免疫”
书籍信息
作者
[美] 艾略特·阿伦森
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杰出的、多才多艺的心理学家
他是美国心理学协会125年历史中唯一一位获得三个重要奖项的心理学家
[美] 乔舒亚·阿伦森
纽约大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副教授,在那里他领导着正念教育实验室,是大都会中心的学者
他在研究和教学方面都获得了奖项,其中包括实验社会心理学学会颁发的科学影响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5-1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定义
他人真实的、想象的或暗示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影响他人的科学研究
事后聪明偏见
一旦我们知道某一事件的结果,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想要让一个人喜欢你,就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好话,并想办法让他感觉无意间听到
2、社会认知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总是寻求保存认知(心理)能量并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处理的方法
我们会利用经验法则去走捷径。我们会忽略一些信息以减少认知负担
我们会过度利用一些信息以避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
或者我们只是按照最初的直觉,接受一个不够完美的选择,因为它已经足够好了
经验
并不是从零开始的
它对已经存在的东西加以细化,进行修正,并利用个人、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来给它着色
150人进行双向通信局限
即使在脸书和推特的时代,尽管我们确实从拥有成百上千的朋友或追随者中获得了一些自尊,但这一限制依然存在
证实偏见
它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处理信息
我们注意、记住、接受各类信息,这些信息证实了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并且倾向于忽视、遗忘、拒绝那些与我们的观点相悖的信息
自我中心偏见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种群,但我们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置于宇宙的中心
巴纳姆效应
当人们被赋予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的模糊、万能的自我描述时,他们通常会说“难以置信!那就是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情绪的影响更大。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容易、更经常地被分享
贴标签和刻板印象
一旦把人们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我们的头脑就会自动地夸大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注意那些相似之处
集体荣誉感
这种偏见带来了骄傲和尊重的感觉
我们扭曲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样我们的部落看起来比其他人更好,我们感觉会更好,因为我们是它的一部分
归属感
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有意义的联系
对于那些感到被边缘化和被疏远的人来说,对归属和被重视的需要可能比生命本身更珍贵
控制感
会让我们体验到幸福,因为它让我们感到自己可以主动且有能力去完成事情
价值感
人类具有让自己感到有价值的强烈动机,希望自己在所在社区中有社会地位、有积极的声誉
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3、自我辩护
自我辩护的本质
当我们被要求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试图构建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同时满足我们的愿望,让自己和他人看起来都不错
认知失调
失调理论预测人们会记住那些赞同自己观点的似是而非的论点以及赞同对方观点的不可信的论点
当我们需要减少失调时,我们都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一旦某个决定是不可挽回的,人们便会竭力让自己为所作出的选择感到高兴
举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叛逆爱情,外部压力越大,内部感情越好外部理由越少,对内部理由的需要也就越大
允许人们有机会形成自己的内部理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套永久的价值观
外部理由越少,对内部理由的需要也就越大
允许人们有机会形成自己的内部理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套永久的价值观
关于失调和自我概念的原则
人们觉得自己要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人的行为与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相冲突
个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
个人的行为不可挽回,难以更改
4、从众
团体思维的牺牲品
这种思维方式发生在有凝聚力的团体中
在这种团体中,成员对一致性的需求超越了他们现实地评估行动方案及其替代方案的能力
从众的定义
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的改变,受到了来自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的结果
模仿他人
因为这样做既体现出亲密感,也会产生亲密感,创造出一种“社交粘合剂”
旁观者效应
仅仅因为其他旁观者在场便会抑制人们去采取行动
责任扩散
即使人们认为事件的确是紧急事件,其他见证人在场也会分散每一个人的责任感
多元化无知
即由他人模棱两可的行为所导致错误规范的集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