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人清洁的护理
病人清洁的护理,具体有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操作、晨晚间护理,欢迎查看。
编辑于2023-04-14 12:35:15病人清洁的护理
口腔护理
一、口腔护理
适应症:
禁食、昏迷、高热、鼻饲、大手术后、口腔疾患及血液病
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并发症
2.防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特殊口腔气味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大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 肝臭味——肝性脑病
常用漱口溶液
子主题
二、口腔健康维护
(一)口腔卫生指导
1.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指导病人早、晚刷牙,餐后漱口
2.口腔清洁用具的选择
牙刷:
牙刷外形较小、质地较软、表面平滑的尼龙毛刷
每个三月换一次
牙膏:
药物牙膏一般能抑制细菌生长,起到预防龋齿和治疗牙齿过敏的作用
牙膏不宜常用一种,应轮换使用
3.指导正确剔牙方法
与牙成45°,快速环形震颤来回刷动
4.牙线剔牙法
不宜用牙签,防损牙龈
(二)义齿清洁护理
昏迷病人的义齿清醒后带上
活动义齿取下后,用冷开水刷净义齿各面,暂时不用时浸于冷水中备用,每天更换1次清水。不可以将义齿放在热水或乙醇中, 以防褪色、变形或老化。
概述
口腔内环境:
辅助说话
咀嚼食物
水解淀粉
分泌唾液
常用口腔护理液
表格 漱口溶液 作用 适用口腔PH 生理盐水 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中性 朵贝尔溶液(复方硼砂) 轻微抑菌,除臭 中性 0.02%呋喃西林溶液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中性 1%-3%过氧化氢溶液 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氧,抗菌,除臭 偏酸 1%-4%碳酸氢钠溶液 碱性溶液,用于真菌感染(抗生素) 偏酸 2%-3%硼酸溶液 酸性防腐剂,抑菌 偏碱 0.1%醋酸溶液 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偏碱 0.08%甲硝唑溶液 用于厌氧菌感染 0.01%氯己定溶液(洗必泰)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头发护理
一、头发的保健和护理
1.养成头发卫生习惯
即定期洗发一般每周洗发1-2次
2.正确梳发、选择洗发护发用品
以胶木、木质、牛角的较好,以钝圆为宜
3.掌握发护发方法
自然晾干;束发不要过紧;烫发次数不宜过多
4.注意全身养护
5.化疗后头发置垃圾袋
皮肤护理
概述
皮肤(最大器官)
分层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一、皮肤状况评估
1.颜色与温度评估
2.感觉与弹性
3.完整性与清洁度
二、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概念
称压力性波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一)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1.局部组织持续受压
(1)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
①垂直压力(最主要)
压力超过30~35mmHg,持续2小时以上,即可引起压疮。
②摩擦力
当病人长期卧床皮肤可受到床单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液、尿液、粪便等浸渍时,易发生压疮
③剪切力
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
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如当病人取半坐卧位时,可使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2)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固定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2.潮湿对皮肤的刺激
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物质的刺激,引起皮肤酸碱度的改变,致使表皮角质层的抵抗力下降,皮肤组织破损,容易继发感染。
3.全身营养不良(内因)
全身营养不良和水肿者,皮肤变薄,抵抗力减弱,受力后容易破损;营养摄入不足,则蛋白质合成减少,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因而易发生压疮。
(二)压疮易发部位
仰卧位:骶尾部(最常见) 侧卧位:耳廓、肩峰部 俯卧位:髂前上棘 坐位:坐骨结节
(三)压疮的预防
“七勤一好”:
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檫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营养好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1)定期翻身,解除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关键)
经常翻身——最有效
一般每2h一次,必要时1h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避免拖、拉、推
(2)保护骨粗隆处,支持身体空隙处
需要时可垫海绵垫褥、气垫褥、水褥等,使支撑体重的面积增大,从而降低骨突处皮肤所承受的压强,塑料垫及橡胶气圈(× )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摩擦易损伤皮肤角质层,使皮肤抵抗力下降,所以应防止病人身体滑动
协助病人翻身更热床单及衣服时,一定要拾起病人的身体,避免拖、推等动作以免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也不可直接卧于橡胶单上
使用便器时,应协助病人抬高馨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以软纸、布垫或撒上滑石粉, 防止擦伤皮肤。不可使用破损的便器。
3.避免潮湿刺激
4.促进血液循环
(1)手法按摩
①局部按摩
蘸少许50%乙醇或润滑剂以手掌大小鱼际肌紧贴受压皮肤,做向心方向按摩,力量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
因受压已经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不主张按摩,因此时皮肤组织已经有损伤,按摩可造成深部组织损伤
②红外线照射
(2)红外线照射
5.增进营养摄入
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vC)及富含锌元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组修复能力。
(四)压疮的分期、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表格 分期 损伤深度 典型表现 病情发展 治疗 淤血红润期(Ⅰ期) 局部受压的皮肤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 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仍不能恢复正常 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及时去除诱因可阻止压疮发展 及时祛除病因,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因皮肤已有损伤,不提倡按摩,半透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炎性浸润期(Ⅱ期) 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之间发生损伤或坏死 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水疱,易破溃;水疱破坏后表皮脱落显露潮湿、红 润的创面,有痛感 若解除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洁创面,仍可阻止压疮进一步发展 防止感染最重要。 ①未破的小水疱防止破裂,使其自行吸收; ②大水疱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疱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消毒包扎; ③水疱已破溃需消毒创面及创周皮肤,包扎 浅度溃疡期(Ⅲ期) 全层皮肤破坏,可到达皮下组织,但肌肉、骨骼尚未暴露。 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创面有黄色液体渗出 感染后有脓液流出,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患者疼痛感加剧 1.清除坏死组织,引流伤口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2.红外线灯照射,促进创面愈合 ①无感染生理盐水冲洗; ②有感染者0.02%呋喃西林清洗创面 ③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3%过氧化氢冲洗,抑制厌氧菌生长; 坏死溃疡期(Ⅳ期) 坏死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向周边扩展,可深达骨面 坏死组织颜色变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易造成全身感染,甚至引起脓毒症,危及生命 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或腐肉,保持引流通畅;创面外敷药物,定期换药,无菌敷料包扎
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
1.20%-30%乙醇: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给氧,从而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2.30%乙醇:湿润、松解头发缠结。 3.50%乙醇:床上擦浴、背部按摩、灭头虱液 4.75%乙醇:皮内注射和新生儿头皮静脉、脐部消毒、预防接种皮肤消毒,供皮区的消毒(70%)。 5.95%乙醇:用于燃烧法消毒和静脉炎湿敷等。
操作
操作 准备 操作步骤 操作说明 注意事项 图片 口腔护方理法 吸水管(昏迷者不需要准备) 开口器(昏迷患者必备) 安置体位 协助病人仰卧或侧卧、头侧向护士(右侧),便于操作,防止误吸 擦洗时动作要轻,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及牙龈。 擦洗口腔 湿润口唇与口角,嘱病人张口,观察口腔情况,取下义齿。协助病人用漱口水漱口(昏迷病人无法吞咽,不能漱口,以免误入气管) 昏迷患者禁忌漱口和棉球过湿,使用开口器应从磨牙(臼齿)处放入,对牙关紧闭者,不可暴力使其开口。每个部位使用1~2个湿棉球,拧干至不滴水。棉球用止血钳夹紧,每次只使用1个,防止棉球遗留引发窒息,必要时清点棉球数量。 用压舌板撑开一侧颊部,弧形擦洗一侧颊部(由内向外),由臼齿(磨牙)到门齿,擦洗左侧外面。同法擦洗右侧外面。 活动义齿先取下待漱口后戴上,暂不用的义齿浸于冷水中备用,每天更换1次清水。不可以将义齿放在热水或乙醇中,以防褪色、变形或老化。 嘱病人张口,依次擦洗左侧上内侧、下内侧、咬合面。同法擦右侧,再擦洗上腭及舌面、舌下,勿触及咽,以免引起恶心,每擦一个部位,更换一个湿棉球。 漱口涂药 擦洗完毕,协助病人漱口,擦净口周,再次观察,如口腔黏膜有溃疡、真菌感染等,酌情涂药于患处 口唇干裂者可涂液状石蜡 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特别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 为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做特殊口腔护理时发现肝臭味,提示为肝性脑病的前兆。 感染病人用物需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床上梳发 梳理头发 梳发时由发梢一段段地梳到发根,脱落头发至于纸袋中 粘连成团,可用30%乙醇湿润 床上洗发 室温24℃(22-26℃) 水温40-45℃(略高于体温,以不超过40℃为宜) 保护耳目 用棉球塞两耳,沙布遮盖双眼或嘱病人闭上眼睛 洗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面色、脉搏、呼吸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灭头虱、虮法 30%含酸百部酊:取百部30g加50%乙醇100ml及纯乙酸1ml盖严浸泡48h 戴帽包裹24h,脱落头发用纸包裹焚烧 淋浴和盆浴 室温24℃(22-26℃) 水温40-45℃(以皮肤温度为准) 协助沐浴 盆浴:浴盆中的水位不可超过心脏水平,以免引起胸闷,浸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1.沐浴应在进餐1小时后进行,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2.浴室不应闩门,可在门外挂牌示意,以便出现意外及时入室处理。 3.沐浴中防止病人受凉、晕厥烫伤滑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并教会病人使用信号铃。 4妊娠7个月以上的孕妇禁用盆浴;衰弱、创伤和患心脏病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不宜淋浴或盆浴 5.传染病病人根据病种病情,按隔离消毒原则进行。 床上擦浴 室温24℃(22-26℃) 水温50-52℃ 50%乙醇 预防皮肤过敏× 清洁面部 手套式擦拭 洗眼部:由内眦擦向外眦 洗脸、鼻、颈部:依“3”字形擦洗 檫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立即停止檫洗。 擦洗上肢 为病人脱去上衣,先脱近侧,后脱对侧,如肢体有外伤,先脱健侧,后脱患侧,暴露一侧上肢将浴巾铺于一侧上肢下,一手支托病人肘部及前臂,另一手远心端到近心端擦洗 同法擦洗另一侧上肢 檫洗背部 用50%乙醇按摩受压部位,协助病人穿上清洁上衣先穿对侧,后穿近侧如肢体有外伤先穿患侧后穿健侧 擦洗下肢 一湿、二皂、三净、四干 背部按摩 室温24℃(22-26℃) 水温50-52℃ 50%乙醇——计算题P58 翻身观察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背向护士)病人身体靠近床缘,暴露背部,观察受压部位→减少不必要暴露 清洁背部 将面盆放于床尾椅上,倒入热水2/3满,调试水温 将浸湿的毛巾拧成半干包在手上,掀起浴巾,依次擦洗颈部、肩部、背部及臀部,至擦净为止 按摩背部 用50%乙醇或润滑剂以各种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如按摩法、揉捏法、叩击法,同一部位每个动作执行3-5次,时间4-6min 按摩法: 护士站于病人右侧,双手掌蘸少许50%乙醇或润滑剂从骶尾部开始沿脊柱两侧向上按摩,至肩部时手法稍轻,以环形动作向下按摩至腰部骶尾部,如此反复按摩,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 揉捏法: 用大拇指及其余四指一连串抓起或捏起大块肌肉,采取有节律地抓起或压缩动作,先揉捏病人的一侧背部及上臂,由臀部往上至肩部 叩击法: 用两手掌小指侧,轻轻叩敲臀部背部及肩部
△晨晚间护理
1.晨间护理
一般在清晨诊疗工作(发口服药)前完成
2.晚间护理
一般在晚饭后开始或睡觉前完成
3.操作
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