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执业医师解表药
执业医师考试重点中药解表药,分为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淡豆豉、葛根、升麻、柴胡、蔓荆子、菊花、桑叶、蝉蜕、牛蒡子、薄荷,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4-16 16:41:27 辽宁解表药
麻黄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应用】1.风寒感冒。表实证(麻黄汤 )2.咳嗽气喘。蜜制 实证 (三拗汤 麻杏石甘汤) 3.风冰水水肿。(甘草麻黄汤 越婢加术汤)4.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桂枝
【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应用】1.风寒感冒。表实,表虚(麻黄汤、桂枝汤)2.寒凝血滞诸痛证。(桂枝茯苓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小建中汤、温经汤、桂枝附子汤)3.痰饮、蓄水证。(五苓散、苓桂术甘汤)4.心悸、奔豚。(炙甘草汤、桂枝加桂汤)
紫苏叶
【性能】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应用】1.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闷。(香苏散,杏苏散)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半夏厚朴汤)。3.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
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1.风寒感冒。2.脾胃寒证;胃寒呕吐;“呕家圣药”(小半夏汤)3.肺寒咳嗽。(三拗汤、二陈汤)4.解生半夏、生南星及鱼蟹中毒。
姜汁炮制有止呕作用
香薷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1.暑湿感冒;“夏月麻黄”(香薷散)2.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荆芥
【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应用】1.外感表证。(荆防败毒散、银翘散)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吐站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荆芥炭
介于寒热之间,介于表里之间
防风
【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1.外感表证。为治风通用之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应用。“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荆防败毒散、玉屏风散、羌活胜湿汤)2.风疹瘙痒。(防风通圣散、消风散)3.风湿痹痛,湿热痹痛不可用4.破伤风证。(玉真散)5.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胃不和,腹泻而痛者,(痛泻要方)
羌活
【性能】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风寒感冒。“太阳经”(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2.风寒湿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羌活芎藁汤)
白芷
【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祛风止痒,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止)脓。
【应用】1.风寒感冒(九味羌活汤)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阳明经头痛”(都梁丸、川芎茶调散、一捻金散)3.鼻渊4.带下证5.疮痈肿毒(仙方活命饮、托里透脓散)6.皮肤风湿瘙痒
细辛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应用】1.风寒感冒,阳虚外感(九味羌活汤、麻黄附子细辛汤)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少阴经”(独活细辛汤、川芎茶调散、独活寄生汤)3.鼻渊鼻劓4.肺寒痰饮咳喘(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藁本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1.风寒表证,颠顶疼痛。(羌活胜湿汤)2.风寒湿痹。
苍耳子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使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应用】【应用】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2.鼻渊,鼻軌,鼻塞流涕 为治鼻渊、鼻軌、鼻塞流涕之要药(苍耳子散)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用布包煎。
淡豆豉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栀子豉汤
葛根
【性能】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应用】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柴胡葛根解肌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2.麻疹不透。(升麻葛根汤)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玉泉丸)4.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
用法:煎服。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升麻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应用】1.外感表证,麻疹不透(升麻葛根汤)2.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清胃散、普济消毒饮)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等。(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
柴胡
【性能】苦、辛,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应用】1.表证发热,少阳证(半表半里)(小柴胡汤)。2.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逍遥散)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补中益气汤)此外,本品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蔓荆子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应用】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还可用治风湿痹痛。
菊花
【性能】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桑菊饮)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羚角钩藤汤)3.目赤昏花。(杞菊地黄丸)4.疮痈肿毒
桑叶
【性能】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桑菊饮)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蜜制(清燥救肺汤)3.肝阳上亢。4.目赤昏花。5.血热妄行咯血、吐血、衄血。
蝉蜕
【性能】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外风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清风散)3.目赤翳障。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内风5.小儿夜啼不安。
牛蒡子
【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银翘散)2.麻疹不透,风热疹痒。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普济消毒饮)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脾虚便溏者慎用。
薄荷
【性能】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银翘散)。2.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逍遥散)5.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煎服,3~6g;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透疹 烁哥独家记忆:麻葛紫荆倍牛叉。 升麻、葛根、紫草、荆茶、薄荷、牛蒡子、蝉蜕。
柴胡、葛根、枳实、黄芪、升麻 升阳--胡歌只骑马
内风、外风均可祛的中药?烁哥独家记忆 天上刮风三条虫 天麻、防风、蕲蛇(乌梢蛇)、僵蚕、蝉蜕。
通鼻窍 细辛、辛夷、白芷、苍耳子。烁哥独家记忆:辛姨买纸藏儿子
烁哥独家记忆:祛风胜湿止痛?高防枪子。藁本、防风、羌活(独活)、苍耳子
引经药 阳明经─白芷、葛根 少阳经─柴胡 太阳经—羌活 太阴经—苍术 厥阴经─吴茱萸 少阴经—细辛、独活 诸经头痛─川芎
内风外风都能治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外风,息风止痉内风
透疹:紫草、葛根、荆芥、牛蒡子、蝉蜕、升麻、薄荷自哥借牛产生不和
用量不宜过大,汗为津液,因时因地而异,入汤剂不宜久煎
本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此即《黄帝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