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远古及夏商的音乐
关于远古及夏商的音乐的思维导图, 介绍了音乐起源、主要形式、乐器,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周秦时期的音乐的思维导图,在周代的礼乐制度下,人分等级,用乐有严格规定。 礼乐制度就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音乐的等级化,则体现在“佾”和“乐悬”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远古及夏商的音乐
音乐起源
劳动起源说
模仿起源说
巫术起源说
异性求爱起源说
“太一”起源说
游戏起源说
信号起源说
潜意识起源说
语言抑扬起源说
主要形式
歌舞
黄帝时期《弹歌》—载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反映农牧生活的《葛天氏之乐》或《八阙》—载于汉《吕氏春秋·古乐》
远古祭歌《蜡祭》—载于《礼记·郊特性》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
乐舞
《云门》《云门大卷》—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
《朱襄氏之乐》炎帝部族的乐舞
《咸池》—尧时期崇天的乐舞
《萧韶》《韶》《大韶》—舜时宗教性乐舞
乐器
击乐器
鼓(足鼓、鼗鼓、凤鼓等)
磬(特磬、编磬)
虎纹特磬:1950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为商代晚期遗物,也是商代乐器中的精品。通体用大理石做成,饰以虎纹,造型精美。磬体上侧右方钻有一个“悬孔”,耳部有显著的磨损痕迹,说明一件久被使用的乐器。测音结果为?#C+1音分。音色浑厚,颇类于青铜之声。同墓葬西侧有女性骨架24具,生前应是乐舞奴隶,亦即古代所谓的“女乐”。虎纹特磬应是奴隶主贵族生前死后享乐生活的历史见证。在甲骨文中,“磬”字左半像悬挂之石,右半似一手执槌敲击。目前发现的商代特磬有虎形、鱼形、三角形、长条形等近30件之多
钟
从编制上分有特钟和编钟;
从形制上又分为镈钟、甬钟、钮钟、铙、铎、铃等
缶
吹奏乐器
骨笛(尤以贾湖骨笛引人注目)
贾湖骨笛是发掘于河南舞阳的新石器时代的骨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发掘出五音孔、六音孔、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20余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音孔骨笛用简单的指法,可以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根据碳同位素14 C测定和树轮校正,被测定的骨笛年代为距当今近8000年(±150年)。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地说,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的可考历史了。这些骨笛要比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发现的只有两三个按孔的骨笛先进,而河姆渡骨笛比舞阳骨笛却晚了1000年。
埙
籥(yuè)
龢(hé)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