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级造价第三章 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
一级造价第三章 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的思维导图,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4-23 21:17:53 四川省第三章 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

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编制

一、项目决策阶段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项目决策 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4.工程造价的数额影响项目决策的结果。
(二)影响工程造价 的主要因素
1.建设规模(项目生产规模)
制约规模合理化的因素
市场因素
首要因素
需求状况
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
供应状况
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对建设规模的选择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价格分析
制定营销策略和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方法:回归法、比价法
风险分析
确定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 方法:定性、定量
技术因素
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
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
管理技术
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
环境因素
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士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
政策因素: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 确定建设规模,考虑因素:
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充分考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赋存条件等因素
水利水电项目
应充分考虑水的资源量、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以及移民安置等因素
铁路、公路项目
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影响区域内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以及该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系统中的作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等因素
技术改造项目
应充分研究建设项目生产规模与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关系;新建生产规模属于外延型还是外延内涵复合型,以及利用现有场地、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可能性等因素
合理规模确定的方法
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
分析产量与费用和收入的变化关系。找出盈亏平衡点
平均成本法
通过项目最低平均成本
生产能力平衡法
技改项目中使用,分为最大工序生产能力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政府或行业规定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
(1)建设地区的选择
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
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
大量消耗原料
尽可能靠近原料产地
高能耗
如铝厂、电石厂,减少电能输送损失所获得的利益,大于原料、半成品调运中的劳动耗费
宜靠近电厂
技术密集型
大中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力量雄厚,协作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
宜在大中城市
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省钱、环保】
优点
■有利于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形成综合生产能力;
■便于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结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
■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不“适当”
聚集要适当,“外部不经济性”的总和超过生产集聚带来的利益时,综合经济效益反而下降:
■各种原料、燃料需要量大增,运输距离延长,流通中增加劳动力的耗费;
■城市人口集中,农副产品需求大,增加相应的费用;
■“水”的用量增加,如远距离引水,耗资巨大;
■生产生活排泄物集中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2)建设地点的选择
1)选择建设地点(厂址)的要求
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减少土地补偿费用
尽量选择荒地、劣地、山地和空地
减少拆迁移民数量
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好的地段
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
便于供电、供水和交通运输条件好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建设地点(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
投资费用
土地征购费、拆迁补偿费、 土石方工程费、运输设施费、 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费、动力设施费、生活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建材运输费
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
原材料、燃料运入及产品运出费用, 给水、排水、污水处理费,动力供应费用等
3)建设地点方案的 技术经济论证
(建安环、建营运)
■ 建设条件 ■ 安全条件 ■ 建设费用 ■ 经营费用 ■ 运输费用 ■ 环境影响
【二条件、三费用、环境】
3.技术方案
含义:产品生产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1)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技术方案选择的内容包括:
①生产方法选择
生产方法直接影响 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
产品的制作方法
①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方法。
②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否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③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的技术来源的可得性,若采用引进技术或专利,应比较所需费用。
④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是否符合节能和清洁的要求,尽量选择节能环保的方法
②工艺流程方案选择
投入物变为产出物的 过程
①研究工艺流程方案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②研究工艺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工艺流程应通畅、简捷;
③研究选择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提高收益;
④研究选择主要工艺参数研究工艺流程的柔性安排(生产稳定性,产品有一定的灵活性)
③技术方案的比选
4.设备方案 (设备的选择与技术需匹配)
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或进口一些技术资料可以仿制的设备。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
5.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对于建筑标准的确定。
工程方案选择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路走向),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网的位置。
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4)经济合理。
6.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应坚持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坚持“三同时原则” ,即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
(2)环境治理方案比选的主要内容
■ 技术水平对比,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可得性。
■ 治理效果对比。
■ 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分析优缺点。
■ 环境效益对比,效益费用比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二、投资估算 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
投资估算:投资决策阶段,对拟建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预测和估计。
(一)投资估算的含义及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也是编制项目规划、确定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可研报告批准后,将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3)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4)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5)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6)是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1.国外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投资设想
无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也未进行设备分析,比照已投产项目的投资额估算,考虑涨价因素。 毛估,比照估算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
投资机会研究
有初步工艺流程图、主要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等,套用相近单位生产能力建设费用来估算投资额。粗估或因素估算
初步可行性研究
具有设备规格表、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大致尺寸等。 认可估算
详细可研
细节已清楚,有材料、设备询价,图纸尚不完备。根据此时期的估算额筹款。确定估算或控 制估算
工程设计
具有全部设计图纸、详细的技术说明、材料清单等。详细估算或投标估算
注释为特点
国外对比我国
2.我国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议书
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判断项目是否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预可行性研究
初步明确项目方案,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供依据,判断是否进行可研
可行性研究
决定项目是否可行,此阶段的投资估算经审查批准后,即是工程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投资限额,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
注释为特点
(三)投资估算的内容
■封面
■签署页
■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分析
(1)工程投资比例分析。
(2)各类费用构成占比分析。
(3)分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4)与类似工程项目的比较,对投资总额进行分析。
■总投资估算表
■单项工程估算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投资估算的编制
(一)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要求及步骤
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求
(1)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进行编制,并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2)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不重不漏,不提高或降低估算标准,计算合理。
(3)应充分考虑拟建项目设计的技术参数和投资估算所采用的估算系数、估算指标,在质和量方面所综合的内容,应遵循口径一致的原则。
(5)参考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投资估算指标或各类工程造价指标和指数等,依据工程所在地市场价格水平,结合项目实体情况及科学合理的建造工艺,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建设前期和建设期的全部投资。
(6)应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
(6)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的误差。
投资估算的编制步骤

1.投资估算静态部分
工程费用估算
建筑工程费估算
安装工程费估算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估算
工程其他费用估算
基本预备费估算
2.投资估算动态部分
价差预备费估算
建设期利息估算
建设投资估算:工程费用、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
3.流动资金估算
(二)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1.项目建议书阶段 投资估算方法
匡算法 投资估算的精度较低
1.生产能力指数法
例题: 
适用:设计定型并系列化。一般拟建项目与已建类似项目生产能力比值不宜大于50,以在10倍内效果较好,否则误差就会增大。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
优点: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2.系数估算法(因子估算法)
适用: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
设备系数法
例题: 
计算基数:拟建项目的设备购置费
C=E(1+f1P1+f2P2+f3P3+……)++I 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 P1、P2、P3……—已建成类似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f1、f2、f3……—不同建设时间、地点而产生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差异的调整系数;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主体专业系数法
计算基数: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
C=E(1+f1P1’+f2P2’+f3P3’+……)++I E—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 式中P1’、P2’、P3’……—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程费用(总图、土建、采暖、给排水等)与工艺设备投资的比重
计算基本一样
朗格系数法

计算公式:C=E·(1+ΣKi)·Kc 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 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用在内的总估算系数 朗格系数=静态投资/设备购置费 朗格系数KL=(1+ΣKi)·Kc 投资=直接费+间接费
【补充】 产品加工流程按使用的材料分类: 固体流程指加工流程中材料为固体形态。 流体流程指加工流程中材料为流体(气、液、粉体等)形体。 固流流程指加工流程中材料为固体形态和流体形态的混合。
3.比例估算法
例题: 
【对比记忆】系数估算法(因子估算法) 系数:乘法 比例:除法
I一一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K一一已建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占已建项目静态投资的比例 n一一主要设备种类数 Qi一一第i种主要设备的数量 Pi一一第i种主要设备的购置单价(到厂价格)
主要应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
4.混合法
是根据主体专业设计的阶段和深度,投资估算编制者所掌握的各类主体发布的相关投资估算基础资料和数据,以及其他统计和积累的可靠的相关造价基础资料, 对一个拟建项目采用上述多种方法混合估算其静态投资额的方法。
2.可行性研究阶段 估算方法
指标估算法 投资估算精度要求高
方法:指标估算法
例题: 
(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 方法:主要采用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计算:单位实物工程量的建筑工程费×实物工程总量
(2)安装工程费估算(以单项工程为单元) 主材费根据价格信息或市场询价估算。 安装费根据设备专业属性估算:
(3)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估算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①应结合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有合同或协议明确的费用按合同或协议列入;
②无合同或协议明确的费用,根据国家和各行业部门、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有关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规定)和计算办法估算;
③没有定额或计算办法的,参照市场价格标准计算。
(5)基本预备费估算
基本预备费= (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
(三)动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1.价差预备费
如果是涉外项目,还应该计算汇率的影响。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化意味着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升值或贬值。
(1)外币对人民币升值
(2)外币对人民币贬值
外币付不变,外币升值人民币兑换付增加 外币贬值人民币兑换付减少
2.建设期利息我国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工程造价的构成
(四)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周转,其周转额的大小与生产规模及周转速度直接相关。
1.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的估算:
流动负债的估算:
【技巧】保守估计,低估资产,高估负债
2.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估算。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 各类流动资金率 基数: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建设投资等。
3.流动资金估算应注意的问题
■ 长期性流动资产,长期负债和资本金(30%)
■ 借款部分按全年计利息,流动资金利息应计入生产期间财务费用。(计入总成本)
■ 流动资金估算应能够在经营成本估算之后进行
■ 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应按不同生产负荷所需的各项费用金额,根据上述公式分别估算,而不能直接按照100%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乘以生产负荷百分比求得
(五)投资估算文件的编制
■ 建设投资估算表
概算法
■工程费用
◇设备工器具购置费(设备原价+运杂费)
◇建筑与安装工程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价差预备费
形成资产法

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
固定资产费用包括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按规定将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后者被称为固定资产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建设管理费、技术服务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和市政公用设施费等。
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
无形资产费用是指直接形成无形资产的建设投资,主要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
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
其他资产费是指建设投资中除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部分,如生产准备费等
预备费
■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 流动资金估算表
■ 单项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 总投资估算汇总表
■ 分年度总投资估算表(安排融资,估算建设期利息)
■ 【有重大投资影响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列出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和综合单价进行详细估算
第二节 设计概算的编制

一、设计阶段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工业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总平面设计
是指总图运输设计和总平面配置
影响因素
口诀:面条分方
现场条件
地质、水文、地形地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
占地面积
征地费用、管线布置成本和建成运营的运输成本 原则:尽可能节约用地
功能分区
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平面布置紧凑、安全。既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可以降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运输方式
决定运输效率和成本(有轨运输、无轨运输),综合考虑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区的要求以及建设场地等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
2.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规模、标准和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选型;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定员情况;“三废”治理及环保措施等。
按照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确定。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工艺技术方案的设计,确定具体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
3.建筑设计
(1)平面形状
圆形施工复杂会增加费用,正方形如果不能满足美观和使用要求,也没有意义。所以建筑物平面形状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周长系数,充分注意建筑平面形状的简洁、布局的合理,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建筑周长系数越小,设计越经济
圆形、正方形、矩形、T形、L形,建筑周长系数依次增大
(2)流通空间
【原因】楼梯、过道等并非为了获利设置的,采光、采暖、装饰、清扫等方面的费用高。
在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将流通空间减少到最小
(3)空间组合
层高,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层高的增加会引起各项费用的增加
层数,不一定
室内外高差:过大,造价提高; 过小,影响使用及卫生要求
(4)建筑物的体积与面积
建筑物尺寸的增加,一般会引起单位面积造价的降低。(单位面积固定费用会减少)
(5)建筑结构
【口诀】五砌 厂砼 大跨钢 高框剪
(6)柱网布置(工业项目特有)
■ 单跨厂房,当柱间距不变时,跨度越大单位面积造价越低。【单间不变、单增跨度】
■ 多跨厂房,当跨度不变时,中跨数目越多越经济,因为柱子和基础分摊在单位面积上的造价减少。【多跨不变、多增跨数】
4.材料选用(占直接费的70%)
设计阶段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控制材料单价或工程量,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
5.设备选用(占工程总投资的20%~50%)
设备配置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建筑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 应选择能满足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求的最适用的设备和机械。
(二)影响民用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 民用建筑设计包括:
住宅设计、公共建筑设计、住宅小区设计
住宅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大量、最主要的建筑形式
1.住宅小区建设规划中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1)占地面积(用地,道路、管线和公共设备多少)
(2)建筑群体的布置形式
■ 集中公共设施,提高公共建筑的层数,合理布置道路,充分利用边角用地,有利于提高建筑密度,降低小区的总造价。
■ 合理压缩建筑的间距、适当提高住宅层数或高低层搭配以及适当增加房屋长度等方式节约用地。
2.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周长系数
在矩形住宅建筑中,长宽比2 :1 为佳
一般住宅单元3~4 个,房屋长度 60~80 米较为经济。
在满足住宅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住宅宽度。宽度加大,墙体面积系数相应减少,有利于降低造价。
(2)住宅的层高和净高
住宅层高每降低10cm ,可降低造价 1.2% ~ 1.5% 。层高降低,可提高住宅区的建筑密度。
民用住宅层高一般不宜超过2.8m
(3)住宅的层数 【不一定】
在民用建筑中,在一定幅度内,住宅层数的增加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以及节约用地的优点。
【总结】并不是层数越高,造价越低。
【说明】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需要较多的交通面积(过道、走廊要加宽)和补充设备(供水设备和供电设备等)。当住宅层数超过一定限度时,要经受较强的风力荷载,需要提高结构强度,改变结构形式,使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
(4)住宅单元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
■ 指标:结构面积系数
■ 结论:越小越经济
■ 影响因素:房屋结构、外形及长度和宽度、房间平均面积大小、户型组成。
(5)住宅建筑结构的选择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适合本地区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三)影响工程造价的其他因素
1.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
2.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风险因素
二、设计概算 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
(一)设计概算的含义及作用
1.设计概算的概念
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对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概略计算
两个层次:(静依、动限) ■ 静态投资:评价和选择设计方案的依据; ■ 动态投资:作为项目筹措、供应和控制资金使用的限额。 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概算经批准后,一般不得调整。 一个工程只允许调整一次概算。
①初步设计提出的投资概算超过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投资估算10%的,项目单位应当向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可以要求项目单位重新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投资概算。②因国家政策调整、价格上涨、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确需增加投资概算的,项目单位应当提出调整方案及资金来源,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或者投资概算核定部门核定。【客观原因、政策导致的】 ③概算调增幅度超过原批复概算10%的,概算核定部门原则上先商请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并依据审计结论进行概算调整。
2.设计概算的作用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表现形式
(1)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项目投资的依据。政府投资项目设计概算一经批准,将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2)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3)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
(4)设计概算是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
(5)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合同的依据。
(6)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链接】投资估算的作用:
可研报告批准后,投资估算额将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
(3)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4)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5)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6)是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设计概算的编制内容
三级概算:
当建设项目只有一个单项工程时,单位工程概算、总概算两级概算编制形式。(无综合概算)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单位建筑工程概算
一般土建工程概算
给排水、采暖工程概算
通风、空调工程概算
电气、照明工程概算
弱电工程概算
特殊构筑物工程概算
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热力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用
■单位工程概算
直接费
企业管理费
利润
规费、税金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建筑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建设项目总概算
建筑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
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生产或经营性项目铺底流动资金
三、设计概算的编制
(一)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及要求
1.依据
(1)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规定。
(2)概算定额(或指标),费用定额,工程造价指标。
(3)工程勘察与设计文件。
(4)拟定或常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5)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6)工程所在地编制同期的人工、材料、机具台班市场价格,以及设备供应方式及供应价格。
(7)建设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专利使用情况等。
(8)建设项目批准的相关文件、合同、协议等。
(9)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发布的价格指数、利率、汇率、税率及工程建设其他其费用,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等。
(10)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经济资料
2.设计概算编制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按编制时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总投资应完整地反映编制时建设项目实际投资。
(2)设计概算应考虑建设项目施工条件等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3)设计概算应按项目合理建设期限预测建设期价格水平,以及资产租赁和贷款的时间价值等动态因素对投资的影响。(价差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二)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
1.单位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
概算定额法 (计量、组价)
扩大单价法、扩大结构定额法 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尺寸比较明确
建筑工程概算表的编制,按构成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编制。
①收集基础资料、熟悉设计图纸和了解有关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
②按照概算定额子目,列出单位工程中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并计算工程量。(用软件)
③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工程量× 全费用综合单价。
④计算措施项目费。 单价措施项目、总价措施项目。
⑤计算汇总单位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算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
⑥编写概算编制说明。
消耗量采用定额消耗量,单价为报告编制期的市场价
概算指标法
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有类似概算指标
①适用的情况包括: 【没量、急需、通用】
1)在方案设计中,由于设计无详图而只有概念性设计时,或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技术比较成熟时,可以选定与该工程相似类型的概算指标编制概算。
2)设计方案急需造价概算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的情况。
3)图样设计间隔很久后再来实施,概算造价不适用于当前情况而又急需确定造价的情形下,可按当前概算指标来修正原有概算造价。
4)通用设计图设计可组织编制通用图设计概算指标来确定造价。
情况1:拟建工程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相同时的计算。
直接套用,拟建工程与概算指标中的工程应符合以下条件:(地点、特征和面积)
①建设地点相同; ②工程特征、结构特征基本相同; ③建筑面积相差不大。
单位工程概算造价=概算指标每m2(m3)综合单价×拟建工程建筑面积(体积) 注:综合单价为全费用综合单价。
情况2:拟建工程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
1)调整概算指标中的每m2(m3)综合单价
例题: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Q1P1-Q2P2
式中:J——原概算指标综合单价; Q1—概算指标中换入结构的工程量; Q2—概算指标中换出结构的工程量; P1—换入结构的综合单价; P2—换出结构的综合单价。 单位工程概算造价: =修正后的概算指标综合单价×拟建工程建筑面积(体积) 若指标中的单价为工料单价,应调整为综合单价
2)调整概算指标中的人、材、机数量。
例题: 
类似工程预算法
工程设计对象与已建成或在建工程类似, 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
利用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相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概算的方法。 适用:拟建工程项目在建筑面积、结构构造特征要与已建工程基本一致,如层数相同、面积相似、结构相似、工程地点相似等,采用此方法时必须对建筑结构差异和价差进行调整。
①建筑结构差异的调整(同概算指标法)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J+Q1P1-Q2P2
②价差调整
例子: 
■造价资料有人、材、机用量时,采用拟建工程所在地的人、材、机的单价,计算人、材、机费,再取费。 ■造价资料只有人、材、机费和企业管理费费用或费率时,对价格差异进行调整。 D=A×K K=a%×K1+b%×K2+c%×K3+d%×K4 式中: D-拟建工程成本单价;A-类似工程成本单价;K-成本单价综合调整系数; a%、b%、c%、d%——类似工程预算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占预算成本的比重,如:a%=类似工程人工费/类似工程预算成本×100%,b%、c%、d%类同; K1、K2、K3、K4——拟建工程地区与类似工程预算造价在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之间的差异系数,如:K1=拟建工程概算的人工费(或工资标准)/类似工程预算人工费(或地区工资标准),K2、K3、K4类同
2.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1)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概算
包括:设备总原价、运杂费 设备运杂费=设备总原价×运杂费率
(2)设备安装工程费概算的编制方法
预算单价法
初步设计较深,有详细设备清单时适用
扩大单价法
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备清单不完备,只有主体设备或仅有成套设备重量时,采用主体设备或成套设备的综合扩大安装单价
设备价值百分比法
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只有设备出厂价,无规格、重量 设备原价×安装费率 常用于价格波动不大的定型产品和通用设备产品
综合吨位指标法
初步设计提供的设备清单有规格和设备重量时;常用于设备价格波动较大的非标准设备和引进设备的安装工程概算 设备吨重×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
(三)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综合概算表是根据单项工程所辖范围内的各单位工程概算等基础资料,按照规定的统一表格进行编制。
综合概算一般应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即工程费用】
工业建筑,其概算包括建筑工程和设备及安装工程;
民用建筑,其概算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采暖、通风及电气照明工程等。
(四)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
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文件。它是由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利息、预备费和经营性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概算所组成,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表格进行编制。
组成:编制说明、总概算表、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书、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表、主要建筑安装材料汇总表。
【对比】 投资估算文件的编制
建设投资估算表、建设期利息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总投资估算汇总表和分年度总投资估算表等
设计概算文件包括: (1)封面、签署页及目录。 (2)编制说明。 (3)总概算表。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表。填写时注意以下事项: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应填写土地补偿单价、数量和安置补助费标准、数量等,列式计算所需费用,填入金额栏。 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费率”或有关定额列式计算。 3)研究试验费应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研究试验的项目分别填写项目名称及金额或列式计算或进行说明。 (5)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和建筑安装单位工程概算表。 (6)主要建筑安装材料汇总表。针对每一个单项工程列出钢筋、型钢、水泥、木材等主要建筑安装材料的消耗量。
第三节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一、施工图预算 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
(一)施工图预算 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
以施工图设计文件为依据,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的预测与计算,形成施工图预算书,简称施工图预算。
■计划或预期性质:工程招标投标前或招标投标时,基于施工图纸,按照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各类工程计价信息等计算得到的
■实际预算价格:中标后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定额、资源市场价格以及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计算得到的
2.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投资方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概 算的重要措施
■控制造价及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筹集建设资金,合理安排建设资金 计划,保证资金有效使用。
■确定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
■可以作为确定合同价款、拨付工程进度款及办理工程结算的基础
施工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
■建筑工程预算包干的依据和签订施工合 同的主要内容。
■施工企业安排调配施工力量、组织材料 供应的依据。
■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成本的依据
(二)施工图预算 的编制内容
1.组成: 三级预算、二级预算
■单位工程预算
建筑工程预算
设备及安装工程预算
■单项工程综合预算
■建设项目总预算
当建设项目只有一个单项工程时,单位工程预算、总预算两级概算编制形式。 (无综合预算)
三级的工程预算文件包括? 封面、签署页及目录、编制说明、总预算表、综合预算表、单位工程预算表、附件等。 二级的工程预算文件包括?(不含综合预算表) 封面、签署页及目录、编制说明、总预算表、单位工程预算表、附件等。
2.内容
建设项目总预算
◆反映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的造价文件,预算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控制在已批准的设计总概算范围内
■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
单项工程 综合预算
◆反映施工图设计阶段一个单项工程(设计单元)造价的文件。
■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总和(工程费用)
单位工程预算
◆依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以及人、材、施工机具台班价格……。 ◆单位建筑工程预算和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预算
建筑工程:一般土建,给排水工程预算,采暖通风工程预算,煤气工程预算,电气照明工程预算,弱电工程预算,特殊构筑物如烟窗、水塔等工程预算以及工业管道工程预算等 安装工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工业管道安装工程预算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预算等。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反映工程所在地当时价格水平的原则】
(一)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规定; (2)预算定额或企业定额、单位估价表等; (3)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图集和规范; (4)项目相关文件、合同、协议等; (5)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设备、施工机具单价、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等; (6)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7)项目的管理模式、发包模式及施工条件; (8)其他应提供的资料。
(二)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计量、组价)
1.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
■ 实物量法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 单位工程直接费=单位工程人工消耗量×人工日工资单价+单位工程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单位工程施工机械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单位工程仪器仪表台班消耗量×仪器仪表台班单价 【重点】工料单价法与实物量法首尾部分的步骤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中间两个步骤,即: ①实物量法套用的是预算定额(或企业定额``````)人工工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消耗量,工料单价法套用的是单位估价表工料单价或定额基价。 ②实物量法采用的是当时当地的各类人工工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的实际单价,工料单价法采用的单位估价表或定额编制时期的各类人工工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单价,需要用调价系数或指数进行调整。
■ 单价法:工料单价、全费用综合单价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造价=Σ(分项工程量×分项工程工料单价)+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 分项工程工料单价:一般采用地区统一单位估价表中的定额基价
准备工作: ①收集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②熟悉施工图等基础资料 ③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情况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计算
计算方法及内容可参照设计概算相关内容。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器具购置费一般以设备购置费为计算基础。
3.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制
■单位建筑工程预算书
■ 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预算书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建筑安装工程预算+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三)单项工程综合预算的编制
各单位工程预算造价汇总而成。
单项工程综合预算书主要由综合预算表构成。
(四)建设项目总预算的编制
三级:总预算=Σ 单项工程综合预算+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
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及铺底流动资金具体编制方法可参照第一章相关内容。
以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制时为界线,若上述费用已经发生,按合理发生金额列计,如果还未发生,按照原概算内容和本阶段的计费原则计算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