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思想,内容有:幼稚园教师的培养问题、关于教材编写与教法的探讨、生平与教育活动、确立民族化 幼稚教育的目的、建立幼稚园 “行为课程”体系,欢迎交流。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的思维导图,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础是让儿童在准备好的环境中自由活动,将儿童置于成人干涉最少,而自我教育机会最多的环境之中,并根据以下管理安排。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幼稚园教师的培养问题
幼稚师范开办原则
提出骑马要在马背上学,学做幼稚园教师要在幼稚园的实际活动中学
实习的作用
第一有步骤,第二有范围, 第三有相当的时间,第四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
实习的四阶段
一、参观 二、见习 三、试教 四、辅导
他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造充实,他的行为课程体系体现出生活教育的时代特征,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
幼稚师范教育是幼稚教育的本根本
关于教材编写与教法的探讨
选择教材的标准
一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三合于幼儿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四合于幼儿目前的学习能力
与幼稚园的教法
他主张只有一条路子,就是和幼儿的生活发生关系,幼儿不是自己孤立的生活下去的,他发生动作必有发生动作的原因,这原因便是他的环境,教师,教材,设备等和他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提出“做学教合一”
生平与教育活动
张雪门
生平简介
1891年到1973,浙江宁波鄞县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 早年受私属教育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
1917
创办了星荫幼儿园任首任园长 又与人合办了一所二年制的幼稚师范亲任校长
1924
在北京大学担任职员,编译了《福禄贝尔母亲游戏辑要》和《福氏积木译文》
1926
创办和主持了北平幼稚教育研究会,文艺幼稚园,孔德幼稚园,师范和孔德幼稚园
1930
到香山慈幼园编辑《幼稚师范丛书》,又在香山慈幼院内创办了北平幼稚师范
1932
先后在北平民国大学,中国大学教育系,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担任教授,讲授幼稚教育
20世纪 二三十年
发表了大量的幼教论著和译著《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的学理与施》《幼稚园教育理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组织法》《幼稚教育论》
1937
将北平幼稚师范切至广西桂林
1938
在桂林成立广西幼稚师范亲任校长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北平,为恢复北平幼稚师范而奔波
1946
担任台北幼育幼院院长,为台湾幼教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世纪 50年代
《幼稚教育》《幼稚园活动中心》 《幼稚教师进修讲话》 《幼教无际录》《幼稚教育50年》
教育活动
确立民族化 幼稚教育的目的
1929年
出版《幼稚园教育概论》主张我们的幼稚教育的目的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身心的发展,并培养其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环境
20世纪30年代后
幼稚教育目的观开始转向了对“民族性”,“社会性”的强调,更多的是将现实儿童与将来社会联系,考虑从国情特点和时代需要谈论幼稚教育
出版了《幼稚园研究集》自序中谈及了自己的这种变
1933
出版了《新幼稚教育》《幼稚园教育概论》 修订本中张雪门认为,发展我国幼稚教育 既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情形, 又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为民族的改造和社会基础的建设培养人才
1936
同学们将当时流行于中国的幼稚教育目的观大致分为四
建立幼稚园 “行为课程”体系
幼稚园课程 的内涵
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经验的价值,而幼稚园课程就是给3到6岁孩子能所能做而又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其目的在于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养成扩充经验的方法和习惯,并使之有系统的组织
幼稚园课程需要 遵循的一些标准
儿童自然的诸般活动,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的活动,儿童与人世界接触而生的活动,人类的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幼稚园的课程 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幼儿对于自然界和人世界没有分明的界限 他看宇宙间一切都是整个的 二对于幼儿而言,满足个体的需要是胜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三根据幼儿自己直接的经验
1966
出版了增定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将其课程理论体系命名为行为课程
提倡行为课程 的理由
第一,幼儿从一无所知到有知有能,完全是由于个体和环境的接触,第二,教材无论是现成的还是创造了其唯一的目的,是充实幼儿的生活,绝非灌注他们以熟的材料
行为课程的 重要原则
一,课程固有自然的行为,却必须经过人工的精选, 二,课程固有劳动行为,却须在劳动上劳心,三,课程固有儿童生活中取材,但必须有远大的客观标准
“行为课程”即 “生活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