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是一本专为商务人士设计,以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南。本书在逻辑思考的基础之上,建构出一套体系,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在背后支撑它的分析技术。《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的举例范围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到企业策略都包含在内,阅读本书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本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于2023-04-26 23:57:00 河南2023一建市政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管涵和箱涵施工的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介绍了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城镇道路基层施工、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相关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的思维导图,介绍了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K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1K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3一建市政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管涵和箱涵施工的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介绍了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城镇道路基层施工、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相关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的思维导图,介绍了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K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1K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内容。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前言
让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成为你的强项
针对商务人士,以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5个基本步骤
1. 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分类
发现问题最为关键
2. 将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3. 找出解决课题的替代方案
4. 运用合适的标准,评估各项替代方案
对应第二部分”情境分析“
5. 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介绍本书内容
前半段
解说问题的本质、分类、解决过程,帮助你掌握“问题解决技术“的全貌
第一部分
后半段
说明”情境分析“的技术,借此提升解决问题的质量
第二部分
最后
介绍增强分析力的架构,介绍培育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正确心态
第三部分
致谢
第一部分 从发现问题到想出解决策略
第一章 如何掌握问题
问题的本质
所谓“问题”,就是“必须被解决的课题”
“解决”的意思是:做了决定便难以撤回
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状的落差
问题的两面性
“问题“:现状与期待之间的落差
“课题“:表示追求答案的提问(或必须解答的提问)
解决问题的流程:先发现“问题“,后选定“课题“,再找出“答案“
问题的类型
1. 恢复原状型,目标是恢复原状
2. 防范潜在型,目标是维持现状
3. 追求理想型,目标是提升现状
问题的优先级
两维度(紧急性和重要性)组合成四类型
优先处理高重要性且高紧急性的问题
不紧急但重要性高的问题,最容易忽略
潜在型问题,预防与应对并重
第二章 如何解决恢复原状型问题
两大课题
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 基于事实、掌握状况
在解决问题中,分析力最重要
分析力的基础就在于逻辑思考
分析是什么
”分析“是指针对对象的状态和现象,追根究底的进行归类。换句话说,分析就是将混沌的现实区分成有意义的群组后,阐明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脑力作业。
符合MECE原则:不重复,不遗漏
用数据和事实分解一件事的结构,便能掌握状况的原因
以“推销员的生产力下降”为例说明
推销员销售额=积极推销员人数×推销员人均顾客数×顾客人均购买金额
是否要分析原因
否
修缮型问题,偶然发生:爆胎、骨折
是
频繁发生
应对策略:防止复发
6W3H分析法
What: 什么产生不良状态?什么样的不良状态? 这可用于发现问题。
Where: 发生不良状态的地点在何处? 发生的对象在何处?这适用于确定不良状态。
Which: 发生在哪个对象?这适用于面对数个性质相同的对象时,限定其中一个对象。
When: 何时发生不良状态? 这是以时间序列来掌握状况,有助于分析原因。
Who:为何会发生状态?这有助于询问、收集情报。
Why: 为何会发生损害?这是分析原因的主轴。
How: 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发生? 有时候这就是直接原因
How much: 损害的程度是什么?损失多少金额?
How many:损害的数量是多少?
采取应对策略
紧急处理(治表面)
根本解决
防止复发
差异化分析找原因
是将发生问题的对象与其他没发生问题的对象做一番比较,并找出彼此之间的差异
差异分析
单因素
标杆学习
是指从同业中选出几家被称为“实务典范”的企业,与自家公司做比较,筛选出自身必须改善之处。
比较同一对象的变化
发生问题之前与之后的差异
多因素
选择最具说服力的解释不良状态发生的选项
可采用6W3H分析法
因果关系成立的3个条件
1. 视为原因的因素(X)与结果(Y)之间有关联性
2. 视为原因的因素(X)发生在结果(Y)之前
3. 没有其他干扰对象
第三章 如何解决防范潜在型问题
两大课题
预防策略(拟定出防患未然的预防策略)
事前控制
应对策略(发生不良状态后的应对策略)
事后控制
课题领域:确定不良状态——确定诱因——预防策略——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两种解决途径
由下而上法
从个别的状况和现象(诱因),思考可能发生的不良状态
四个步骤
1. 从现状中确定必须注意的特定因素
2. 假设不希望发生的不良状态
诱因→不良状态
3. 拟定预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诱因
4. 预先拟妥发生不良状况时的应对策略
由上而下法
先假设最后会发生某种不良状态,再思考可能引发这个状态的个别诱因
四个步骤
1. 假设不希望发生的不良状态
2. 确定引发不良状态的诱因
不良状态→诱因
3. 拟定预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诱因
4. 预先拟妥发生不良状态时的应对策略
危机管理是防范潜在问题,不是紧急处理
其实就是“风险管理” 从项目风险管理角度来总结,与原文不同
风险识别
收集信息,确定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两个维度组合成四种类型
风险响应
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
风险监控
收集和分析与风险相关的信息,监控预警
第四章 如何解决追求理想型问题
追求理想型问题的课题: 最终目标要明确
出发点必须基于一种价值观:追求理想是较佳的选择,而不是安于现状
课题领域
资产盘点
选定理想
行动计划
实践理想:如何解决规划性课题(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四要素
1. 设定实现理想的期限
2. 列出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
3. 学习实现理想必备的技术或知识
4. 制订实现理想的实施计划
工具
甘特图(project)
网络图(双代号、单代号)
理想的选定
现状分析难以导出明确的理想
价值观明确,状况分析能得到理想的具体形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理想也会变
不变的目标:获利和存续
经营目标变化:规模→利润→企业价值→企业社会责任
实现最终价值和追求理想,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第五章 如何以“分析”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很重要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原点在于“发现问题的存在”
关键是对变化要够敏感
问题必须靠自己找出来
被动的态度不可取,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就是要积极发掘出问题所在
自己权限内的问题,才是“能解决”的问题
要拥有大格局的视点,但别超出自己的权责范围,要以当事者的身份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SCQA分析,帮你发现问题、设定课题
所谓SCQA分析,是通过描述当事者的心理及状况,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以设问的方式刻画出课题的问题接近法
步骤
1. 预先确认当事者的具体形象 (人或公司)”主角
2. S”状况”,描述当事者过去的经验、目前稳定的状态和心中的理想,以及未来的目标
3. C”障碍”,假设一个正在颠夏目前稳定状态的事件
发现问题
4. Q“疑问”,针对这个事件,假设一个对主角最重要的问题(课题)
5. A“回答”,思考出疑问(课题)的解答(解决方案)
用“桃太郎”的故事举例说明
自己找问题,实践SCQA分析
向客户做提案时的应用窍门
所谓提案型业务,具体地说,就是针对企业顾客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所谓符合对方的问题要点,是指提出的问题领域、问题类型、课题领域与对方一致
问题认知的坐标轴
问题领域(是否符合对方的业务范围,并提出对方关心的问题领域)
问题类型(是否在特定的问题领域中,关注到对方重视的问题类型)
课题领域(是否在问题类型中,把焦点放在对方重视的课题领域)
第六章 如何掌握问题的本质,制订替代方案
问题背后的问题:课题的本质是什么
解决方案只有一个,但不能只想一种
课题的设定,决定了解答的范围
关键在于设定出本质性的课题
举例“雨天是否带伞”、“提升制造能力”
如何理性评价各种替代方案
先不做任何评价,列出所用解决策略
脑力激荡法(头脑风暴法)
替代方案的评价标准必须明白清楚
必须能解决问题、制约条件、期望条件、负面评价
万一只有一个解决提案,怎么办
”独立型方案“
用于执行的行动计划
实施效果=计划的完美度×实施率
第二部分 情景分析,提升决策质量
第七章 情景分析反应快,笃定预测风险高
笃定的预测——总遇上不愿面对的真相
情境分析将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带入解决问题的作业过程,能够提升解决问题时做决策的质量
做判断时能够充分理解决策背后的风险,才称得上是好的决策过程
解决防范潜在型和追求理想型问题,得考虑环境变化
时间可能改变解决行动的效果
无视环境的不确定性,执着于单一脚本(预测型)的分析,最后失败收场
情景分析——预想几种最可能发生的故事
所谓的“情景分析”,是环境面的风险分析(对环境做风险分析)。环境因素是指当事者无法掌控的因素
环境预测
环境预测论点主张,世界是一组庞大的机械装置,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换句话说,假如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就可以百分之百预测未来。
情境分析
情景分析则认为,不管搜集多少情报,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测未来,只能以概率来表示状况发展的方向性。
第八章 说未来的故事:制作环境脚本
制作环境脚本,是针对解决问题时的周遭环境,进行风险分析
三个步骤
1. 从”结构“来掌握环境因素
将环境中的风险因素视为一连串的相关现象,予以结构化
环境有哪些因素构成,哪些因素造成风险
2. 掌握各类风险因素的重要度
依据风险因素对于当事者的影响和不确定性,掌握各类风险类别的重要程度
绘制风险矩阵
确定风险等级
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两个维度组合成四种类型
矩阵风险因素的选择
重点是必须缩小风险因素的范围,锁定重要因素
特别重视右上方风险因素
锁定两个彼此独立互不影响重大的风险因素做主轴
所有风险因素都能由两轴覆盖
天灾人祸属于危机管理,别列入脚本
3. 制作环境脚本
以影响较大且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为主轴,拟定不同性质的脚本
两种主轴,各两种状态,结合出四种脚本
环境脚本矩阵
壳牌公司的情境分析事例
第九章 结合脚本和替代方案
用环境脚本评价各替代方案
用脚本/行动矩阵掌握状况
以切身的例子确认流程
以”雨天打伞“为例
制作环境脚本/战略行动矩阵
2×2或3×3矩阵,对每种(4种或9种)组合进行评价(评分)
评价企业的投资,用净现值来分析
定性分析
是前提
定量分析
净现值NPV
内部收益率IRR
第十章 解决策略的选择顺序
剔除超出容许范围的解决策略
思考环境脚本各状况的发生概率
考虑风险和报酬,再选择行动
计算行动的加权平均值=
选定最终策略
中风险/中报酬
风险中立性
选择加权平均值最高的行动
低风险/低报酬
风险回避型
高风险/高报酬
风险喜好性
第三部分 麦肯锡的强项:分析
第十一章 分析要合乎逻辑,其实很简单
分析与解决的基础:逻辑思考
没有逻辑的主张,没有人理会
逻辑就是:说出主张,提出论据
逻辑太跳跃,因为论据无法支持主张
逻辑不凭感觉,而是有具体主张和论述
论述跳跃,逻辑上便欠缺说服力
逻辑跳跃,问题出来自以为是的默契
以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逻辑
用后设认知“检视自己的逻辑
锲而不舍地自问”为什么这么认为“
逻辑思考三要点,逻辑过程无止境
1. 主张之后,提出论述
2. 检视主张和论据有没有正确地联结,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
3. 锲而不舍、反复检验假设
第十二章 分析的本质
以MECE的概念分析
分析即拆解,本质为MECE发想
MECE兼具相互排他性与集合罗网性(不重复、不遗漏)
拆解分类必须不重复、不遗漏
在生活中养成MECE思考的习惯
活用现成的架构,进行分析
MECE架构有三种
1. 将分析对象区分成符合MECE的项目,有助于当事者理解分析对象的结构
第十三章
2. 用流程概念掌握MECE的项目,有助于当事者理解分析的过程
第十四章
3. 使用由纵轴和横轴所建构的“矩阵”来整理事务,可帮助分析者达成结构性的理解
第十五章
分析架构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十三章 如何分析策略、产业、组织、营销
思考事业战略的“3C”
Company公司分析
Competitor 竞争对手分析
Customer顾客和市场分析
可加C渠道和C当局构成5C
适用于业务分析的“五力”
目前的产业竞争
新加入者的威胁
替代品的威胁
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思考组织策略的“7S”
strategy经营策略
structure组织架构
system营运系统
style经营风格
staff职品
skil组织技能
shared value共享价值观
拟定营销策略的“4P”
product产品
price价格
place渠道
promotion促销
将促销策略用MECE分解
宣传广告
公关活动
营业推广
人员销售
第十四章 如何分析价值链、消费行为、公关危析
显示获利模式的“商业系统,又称价值链”
制造业者
广告商
投资银行
分析消费者决策流程的“AIDMA”模型
A注意attention
I兴趣关心interest
D欲望desire
M记忆/动机memorv/motivate
A行动action
保全品牌名声的“道歉启事”架构
道歉→说明现状→分析原因→说明应对策略→提出防止复发策略→表明责任
第十五章 矩阵分析: 从个人职业发展到公司成长
分析事业组合的“PPM矩阵“
基本决策核心:先从摇钱树攒现金流量,再将现金分配给明日之星和问题儿童,培养成新摇钱树,同时把败犬结束掉
用“产品*市场矩阵”思考成长策略
策略为:先追求市场渗透策略,然后寻求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策略,最后进行多元化成长策略
检讨企业并购的“企业价值创造矩阵”
协助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矩阵”
纵轴为业务,横轴为职能,两轴的度量都是同一和相异
职业生涯丰富型
通过跳槽来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换工作则为“公司专注型”,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研发总监)
职能专攻型
跳槽到不同行业提升经历,跨业务的专业人才(会计、公司高管)
业务专攻型
同行业担任不同职务,特定业务的专业人才,公司专注型中的总经理
职业生涯变换型
五花八门 (风险大)
不建议采用
第十六章 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
三种想法,会害你失去“平常心”
1. 否定状况
不愿意接受现实
2. 在错误的时机追究责任
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3. 对状况产生非现实性的评价
将事态解释为难以承受的悲剧
”世界末日了,一切都完了“
”死脑筋思考“的问题点
惊慌失措是“死脑筋思考”所造成
“死脑筋思考”是心理压力的根源
“死脑筋思考”是一种偏执
以绝对不退让的态度要求自己和他人
”管他呢“,“无所谓”
另一个极端
用“期望思考”找回正面心态
1. 摒弃死脑筋,心里有”期望
2. ”期望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预先模拟”良好思考
良好思考四要素
肯定相对性愿望的价值
我希望、我想这么做、我希望是这种状态
否定绝不不退让的态度
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它不会发生
承认愿望未达成的可能性
这是可能发生的事
评价愿望未达成的现实面
太阳依旧会升起、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一定撑得住
4. 以“期望思考”选择正确的负面情绪
后记
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待遇
1. 上班族得到高薪的核心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析力是解决问题必要技术
3. 有解决问题的技术,专业才得以发挥
4. 能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会供给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