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班级管理
幼儿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对班级乃至整个幼儿园的发展与提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幼儿园管理的基础与核心。
编辑于2023-05-01 11:09:40 广东班级管理
管理概述
基本认识
1.含义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中一个微小的体系,幼儿园班级及其管理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决定幼儿的生活状态和教育的品质
基本结构
1.人员结构
1.幼儿
2.保教人员
2.组织结构
1.班集体
2.小组
3.个体
3.物质设施
1.空间条件
2.设施设备
主要任务
1.保教
2.教育
管理的内容
含义
1.管理工作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和人们的共同活动中
2.幼儿园班级管理是班级保教人员对班级工作有关的人.事.物的管理
重要性
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对班级乃至整个幼儿园的发展与提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幼儿园管理的基础与核心
管理的内容
1.生活管理
1.创设温暖的心理环境
2.安全的物质环境
3.加强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
4.加强幼儿日常的培养
2.教学活动管理
1.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2.选择合适的教育计划
3.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4.进行及时评价
3.空间环境管理
1.班级空间管理
2.班级环境管理
4.财产和资源管理
为幼儿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合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便于幼儿园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5.家长工作管理
1.学会引领家长,引导其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调动家长积极性
2.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活动,更好的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育,共同自持和助推幼儿健康成长
6.组长工作管理
身上承担着三重任务,班级“人”的管理,班级“事”的管理,班级“物”的管理
7.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通过“精密观察”的方式把握其特殊个性,有针对的施以符合个体发展的特点的教育
各年级班级幼儿特点及管理要点
1.小班
特点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期
管理要点
可适当利用文学作品或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幼儿不断形成并巩固良好的常规行为
根据年龄特点展开一些国际、班级交往活动
2.中班
特点
自我能力明显加强
出现一些年龄段特有的问题 如“告状”行为逐渐增多、争抢玩具动作激烈
管理要点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建立互相信任、尊重、平等的师幼关系
3.大班
特点
动作水平提高
词汇量以及语言表达均有明显提升
初步具有学习规划能力和具有一定控制力和执行力
高级道德情感明显发展
管理要点
从班级日常环境布置、生活、教育、活动等方面着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幼儿在集体意识、责任行为、合作行为等方面获得发展
管理的方法
1.规则引导法
规则引导幼儿的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同时确保幼儿自身安全而不危及他人的一种管理方法
1.规则制定的主体性
2.规则内容的指向性
3.规则内容的可操作性
4.规则呈现的形象性
5.规则执行的一致性
2.情感沟通法
激发和利用师生间或幼儿间的情感,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
1.日常化的情感沟通方式
2.多样化的情感沟通方式
3.个性化的情感沟通方式
3.榜样激励法
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的行为,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目的的方法
1.榜样标准指向行为
2.班级中所有的幼儿都有可能成为榜样
3.及时强化、巩固幼儿的榜样行为
4.目标指引法
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的行为方式的管理方法
1.目标具体明确
2.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3.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相结合
5.互动指导法
在幼儿、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影响幼儿的行为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
1.观察先于指导
2.指导方式多样化
1.平行式指导法
2.交叉式指导法
3.垂直式指导法
管理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教师、学习主体的幼儿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整体性原则
幼儿班级管理是一个整体
保教一体意味着教育和保育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高效性原则
通过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来帮助班级幼儿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加健康和谐的状态
1.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计划
2.保证班级管理计划有力实施
班级管理可分为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价四个方面
3.适时检查和调整班级管理计划
4.做好班级管理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评价
4.秩序性原则
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秩序感,并将秩序性原则贯穿于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
1.建立幼儿一日生活的时间秩序
2.建立班级物品摆放的空间秩序
生活管理
管理概述
含义:生活管理是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之一
意义
1.保持并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2.促进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
原则
1.适宜性原则
2.稳定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管理的实施
准备
1.设立班级生活管理目标
2.形成班级生活管理制度
实施
1.合理、有弹性地安排一日生活活动
2.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教育活动
3.落实幼儿一日生活活动
1.优化过渡环节,提升教育意识
2.选用适宜的方法,促进幼儿行为内化
1.操作巩固法
2.榜样激励法
3.环境暗示法
4.游戏强化法
3.观察情绪情感的变化,呵护幼儿心灵
教育教学活动管理
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与实施
1.管理概述
含义:给予幼儿指导帮助,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德育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注意事项
1.遵循幼儿学习发展的特点
2.重视班级幼儿的自我管理
组织实施流程
计划的制定
1.活动计划
2.注意要点
二次备课
1.年级二次备课
2.教师个人二次备课
具体实施
1.教学具准备
2.时间控制
3.场地布置
4.突发事件处理
观察调整
1.掌握观察方法
2.制定观察计划
3.整理与使用观察记录
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的影响因素
人员分工与配合
班级师生比
班级座位摆放
幼儿的自主管理
空间与环境管理
管理概述
班级活动区域
合理使用橱柜
根据区域活动特点划分活动区域
关注活动区域的围合程度
关注活动区域的高空与地面
区域环境
主题墙面与环境
资源利用与管理
特点与原则
特点
动态性
科学性
艺术性
创造性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最大化原则
主动参与y z
实施方法
图示法
观察法
访谈法
作品收集法
财产和资源管理
管理概述
内容
基本含义:需要把人和物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其效用,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主要内容
班级物质资源管理
文本资源管理
财务资源管理
意义
保障班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有利于资源共享,节约幼儿园办园经费
有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教师管理能力的提高
原则
有效性原则
统筹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节约性原则
管理的实施
规划
根据班级幼儿发展需要,在对班级现有的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原资源的“二次开发”,同时设想所需的新资源
组织
班级教师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完成相应任务,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诸多要素对班级财产和资源进行管理
方法
采用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统一合理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规划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类型
制度化管理
过程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