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的思维导图,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有:①虫体左右对称,躯体和成对的附肢均分节 ②有外骨骼 ③体液是开放式循环,一起来学习更多知识吧。
医学原虫学的思维导图,医学原虫是寄生于人体的致病或非致病原虫,本图介绍了 叶足虫、鞭毛虫、纤毛虫、孢子虫,一起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医学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一、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种类
(一)形态结构特征
①虫体左右对称,躯体和成对的附肢均分节 ②有外骨骼 ③体液是开放式循环
(二)主要种类
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倍足纲
二、节肢动物的生物发育、生态学和生活习性
(一)生长发育
1.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
(二)生态学及生活习性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
1.骚扰、吸血 2.刺蜇、毒害 3.超敏反应 4.寄生
(二)间接危害
1.机械性传播 2.生物性传播
四、医学节肢动物
(一)环境治理 (二)物理防制 (三)化学防制 (四)生物防制 (五)遗传防制 (六)法规防制
昆虫纲
蚊
蝇
蛛形纲
蜱
人疥螨
蠕形螨
(一)形态
毛囊蠕形螨,末端钝圆,卵无色半透明,呈蘑菇状或蝌蚪状;皮脂蠕形螨,末端尖细呈锥形,卵呈椭圆形
(二)生活史
1.寄生部位:主要在颜面部
2.食物:细胞液和皮脂腺分泌物
(三)与疾病的关系
1.致病机理:机械作用(损伤毛囊周围细胞、阻塞皮脂腺分泌物)吞食毛囊上皮细胞,虫体进出携带病原体(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
2.症状: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轻者患处皮肤潮红、充血、脂溢、毛孔粗大;严重者可引起毛囊炎、痤疮和酒渣鼻
(四)实验诊断
1.挤压涂片法
2.透明胶纸粘贴法
3.挤粘结合法
(五)流行情况
儿童感染率无性别差异,成年感染率则男性高于女性
直接、间接接触
(六)防治原则
1.加上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直接皮肤接触
2.外用硫磺软膏,内服灭滴灵
成虫体呈近圆形,背面隆起,乳白色。
半变态,生活史有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5期,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疥螨寄生可致疥疮
瘙痒
根据接触史和临床症状
(五)防治原则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
硫磺软膏(抹全身)
1.头胸腹融合(躯体); 2.无翅; 3.幼虫三对足,成虫四队足
1.硬蜱 2.软蜱
蜱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幼虫、若虫、雌雄成虫一般都吸血
硬蜱吸血多在白天,软蜱一般在夜间
1.直接危害:蜱在叮刺吸血时常无痛感。蜱瘫痪
2.传播疾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四)防治原则
1.环境防制;2.化学防制;3.个人防护
1.成虫:一般体长5~10㎜,有暗灰、黑、黄鹤、暗褐等各种颜色,许多科类带有金属光泽,全身被有鬃毛。爪垫和足上密布鬃毛,均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唇瓣、爪垫可粘附脏物和病原体,传播疾病
2.卵:乳白色,呈椭圆形或香蕉状,长约1㎜。
3.幼虫:俗称蛆,乳白色,呈圆柱形,前尖后顿,无足无眼?
4.蛹多呈圆筒形,长5~8㎜,棕褐色至黑色。在夏秋季,蛹一般3~6日羽化
完全变态,典型生活史有卵、幼虫、蛹、成虫4期,成虫羽化1~2日后进行交配,一般一生仅交配1次,数日后雌虫产卵。
孳生地:有机质丰富的场所;与传播疾病有关食性:杂食性,食前呕吐,边吃边排,频道更换取食对象
1.传播疾病:(1)机械性传播:痢疾、霍乱、伤寒、脊髓灰质炎和肠道蠕虫病;(2)生物性传播:睡眠病 2.蝇蛆病
1.消除孳生场所;2.物理灭蝇;3.化学灭蝇;4.中草药防制
1.成虫:分头、胸、腹3部分,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头部半球形,有复眼和触角各1对,喙1支,比头部长数倍。雌蚊轮毛短而稀,雄蚊则长而密。
2.虫卵:长约1mm,通常呈长椭圆形。
3.幼虫:亦称孑孓。
4.蛹:侧面观呈逗点状,分为头头胸部和腹部。
蚊的生活习性:母蚊:人、畜血,交配后进行;公蚊:植物汁液。活动时间和孳生地:伊蚊(昼 清小水体容器型) 按蚊(夜 清大水体 塘、湖、稻田) 库蚊(夜 污水体)
成蚊→卵(孵化)→幼虫(蛹化)→蛹(羽化)→成蚊
成蚊的栖息场所:家栖、半家栖、野栖
成蚊食性:嗜吸人血、兼吸人血和动物血、嗜吸动物血
1.骚扰、吸血
2.作为媒介传播疾病
①疟疾(原虫):按蚊
②丝虫病(蠕虫):库蚊、按蚊
③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库蚊、伊蚊
④登革热(病毒):伊蚊 流行于东南亚
⑤寨卡病毒(病毒):伊蚊
1.整治孳生地;2.灭幼虫;3.药物杀灭成蚊(拟除虫菊酯);4.防蚊侵袭;5.中草药灭蚊;6.遗传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