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可·波罗游记》思维导图
《马可·波罗游记(英汉双语)》由马可·波罗所著,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皇帝、国王、公爵、骑士、议员和其他一切人民,想要知道世界上各民族的差异和东方各国、省及一切地方的不同,一定要看这本书……波罗先生在《马可·波罗游记(英汉双语)》中明白说出何者为他所亲见,何者为他所亲闻,读这本书的人,应信其真。
作者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对结构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创办「创造课程」的实践成效,发现人生如同自然界一样有着“潜藏结构”——由我们的欲望、信念、假设、抱负与客观现实结合而成,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在这个结构中,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反抗-顺应”陷阱,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会使我们陷入“来回摆荡”的困境。 对此,本书提出了一种更为底层、更富有动力的心智成长方式——通过选择和创造来改变人生的结构张力;并且解释了创造的5个步骤、创造历程的3个周期,以及每个周期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启发人们走出一条阻力最小的人生道路。 本书因此成为二十世纪关于“创造力”的启蒙之作和30年经典之作,影响了许多成功人士。
世界上所有优秀的销售奇才,他们的销售思维其实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相反——他们运用的正是反直觉销售思维! 对于销售,我们通常都会联想到销售员那种过度自信、控制欲强、不接受任何反驳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销售,成功人士更善于推销,包括他们自己、他们的想法及产品。
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孤独,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而西方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与年轻人失业,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的缩减让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马可·波罗游记》思维导图
走进别具风情的元代中国
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
中世纪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
元代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一个欧洲人眼中的元代中国
阅读收获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中国,提高认知复杂度
破解历史迷案,走进历史学的世界
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
关于马可·波罗
意大利威尼斯人,当时意大利的富庶举世闻名
父亲、叔父都是商人,随父亲、叔父来到中国
据他所说,他在中国游历十七年,奉命护送阔阔真公主去和亲,然后回到威尼斯
关于《马可·波罗游记》
时代背景
当时从欧洲到中国的交通已经打通了
他们不是第一批欧洲到中国的官方使者
写作背景
在狱中写下,他本人口述,鲁思梯谦撰写
原名《对世界的描绘》,版本繁多
内容中有不少夸大其词的部分
涉及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广阔的地区
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
【01】 城市
汗八里(大都)
人们都穿着绫罗绸缎
城市布局非常方正
天文学发达,有五千多位星象家,还有观天仪、浑天仪等
杭州
他认为,杭州是世界上最优美和最高贵的城市
街道宽敞
有运河,还有无数桥梁
人口突破百万
提到了西湖
【02 】纸币
纸币发展情况
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元明清都使用纸币
当时的欧洲还在使用金属货币,对纸币没有概念
元代的纸币
使用桑皮纸制作纸币
有不同的面额
有各级官员的签名和盖章,还要盖上大汗的玉印
是通用货币,制造伪币会遭到严厉惩罚
纸币如果损坏了,还可以去造币厂支付3%的费用,换取新币
【03】 匠户制度
手工业发展情况
有十二种手工业被公认地位较高
每种手艺都有上千个工厂,都可以雇佣工人
手工业主人及其妻子不用亲自劳动
匠户制度
专门的户口管理制度
这些人必须世代从业,不能改换其他的职业
【04】 葬俗
蒙古大汗死后,要护送到草原上的山里,直接埋到地下,隐藏尸身
如果沿途有民众看到,为了不泄露大汗尸身所在,要杀死这些人
【05】道路
杭州城里,所有的道路都是铺砖石的
大汗的信使不能在铺石头的道路上驰聘,只能在旁边的土道上奔驰
原因:石板路容易让马的脚打滑
【06】杭州民风
西湖有大量的画舫和游船
居民性情平和,对武器的使用一无所知
【07】泉州
商贸重地
泉州当年叫作刺相城,当时是东亚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商业繁华
商人要交付10%的税款,给大汗带来巨大的收入
国际化大都市
各色人种往来频繁
【08】煤炭
煤炭发展史
起码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知道煤炭
秦汉时期,部分地方已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但是因为采矿技术局限,运用范围有限,到唐代仍然以木炭、木柴作为主要燃料
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炭
马可·波罗对煤炭的记载
描述:一种黑石,容易燃烧
因为煤炭可以大量获取且廉价,人们保持着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经常洗澡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一些疑点
疑点1
既然马可·波罗做过官,为什么中国汉文及蒙文的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
解释:可能当时做的是主管盐务的小官
疑点2
书中为什么没有长城的相关记载?
解释:长城并不都像明八达岭长城那样巍峨壮观,河西走廊、新疆的很多长城其实就是一道土墙
疑点3
当时中国人已经有饮茶的习惯,书中为什么没有茶叶的相关记载?
难以有明确解释
疑点4
书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汉字和印刷术?
解释:马可·波罗接触的都是蒙古人,他们不讲汉语也不使用汉字
疑点5
为什么不记录缠足?
解释:从五代到宋元,缠足不是全社会的普遍行为难以引起马可·波罗的注意
用他者的视角,看待我们的历史
从不同的角度,分辨历史的疑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认知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