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存货(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
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 第一章存货的思维导图。实用性很强,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5-05 23:16:14 湖南第一章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存货的概念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等(最终目的是出售)
原材料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 不属于存货
在产品
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为期末在产品,属于企业存货
制造费用期末一般无余额,结转计入了生产成本,因季节性原因导致制造费用出现余额, 属于企业存货
半成品
产成品
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 代制品 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 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 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视同企业的产成品,即企业为加工或修理产品发生的材料、人工费等作为受托企业存货核算)
商品
委托代销商品确认为委托方企业存货; 受托代销商品 属于受托方的存货
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 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属于购买方的存货
已经发货,但存 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买方的发出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企业的存货
周转材料
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材料
为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物,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 皿、劳动保护用品;
在经营周转过程中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
周转材料 符合固定资产 定义的,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提示
根据销售合同 已经售出 ,即使该存货 尚未运离企业 ,也不能再确认为本企业的存货
企业 承诺的订货合同 ,由于并未实际发生,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此就不能确认购买企业的存货
企业 预计发生的制造费用,不能可靠确定其成本,因此就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
采购成本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进货费用(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和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
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外购存货成本
购买价款
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扣除商业折扣)
相关税费
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等
采购过程中的合理支出
存货采购过程中的 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等( 入库前 的合理支出)
费用能分清负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应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 分配计入有关存货的采购成本
采购过程中的物资毁损、短缺
合理损耗 :存货成本
应从供货单位等收回的: 冲减存货采购成本
意外灾害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得增加存货采购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
发生时直接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先归集后分摊: 已售商品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未售商品计入存货成本
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其他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
仓储费用
采购的过程中 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采购入库后 领用前所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生产过程中为 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 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提示
增值税与关税、消费税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购买时支付给卖方的进项税额如按规定可抵扣,则不计入购买物资的成本,如按规定不可抵扣 , 则计入购买物资的成本
关税、消费税属于价内税, 应计入购买物资的成本
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计算
a. 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b.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1-消费税税率)
c. 进口环节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d. 进口环节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合理损耗
合理损耗不影响购买物资的总成本, 仅影响单位成本
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
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的成本
①加工中 实际耗用物资 的成本
②支付的 加工费用
③ 应负担的运杂费
④ 支付的税费
委托加工业务中消费税、增值税的处理
确认(消费税)
收回后 直接销售 (销售价格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计入 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收回后 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 的,记入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
计量
如 受托方有同类消费品 的计税价格,则按该计税价格计算
如 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 的计税价格,则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
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成本+加工费)÷( 1-消费税税率) 应由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支付给受托方加工费时,同时将增值税一并支付给受托方,该增值税按加工费×增值税税率计算,委托方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自行生产的存货
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 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和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①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 间接费用 。包括企业 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损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停工损失 等。
②在生产车间 只生产一种产品 的情况下,企业归集的制造费用可 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 ;
③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企业应采用与该制造费用相关性较强的方法对其进行 合理分配 。
提示
①企业生产车间 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② 非正常消耗 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非正常消耗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非正常消耗应计入管理费用。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
按照 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存货的期末计量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①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应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
②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 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 的金额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市价 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
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 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 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
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 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 可变现净值为零 。(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 产成品、商品等 直接用于出售 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 需要 经过加工的材料 存货
①用其生产的 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 计量;
②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 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的,该材料应当按照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材料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 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 产成品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计算
①用于加工的材料是否减值看最终完工产品是否减值,如最终完工产品未减值,即使用于加工材料价格下跌,也不对该材料确认减值;期末以成本计量
②如最终完工产品减值,且该减值是由于材料价格下跌造成,则再计算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确定是否减值。
可变现净值中 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 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 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 为基础计算。
即有合同按合同价,无合同按市场售价。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 单个存货项目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存货类别的成本的 存货类别总额与可变现净值的总额进行比较,每个存货类别均取较低者确定存货期末价值。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 可以合并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核算
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 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 计提前“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转回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在 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内: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是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 ,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不允许转回该存货跌价准备。
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 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 ,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 结转已对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发出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