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分为总体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支撑与保障、强化组织实施,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5-06 16:32:51 浙江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一、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健康优先
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改革创新
坚持政府主导,发展市场机制
科学发展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并重、质量效益提升
公平公正
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公司服务均等化
二、战略主题
“共建共享”
基本路径
“全民健康”
根本目的
三、战略目标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79
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生活方式 生产生活环境 食品安全 重大疾病
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主要指标
人均寿命79、婴儿死亡率0.5%、孕产妇死亡率0.0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6%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030年提高到 3人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从 2015年29.3 降到 2030年25左右
其他。。。
二、普及健康生活
四、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
五、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引导合理膳食
开展控烟限酒
促进心理健康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三、优化健康服务
七、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防治重大疾病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
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引导负责任、有计划的生育、普及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八、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
15分钟基本卫生服务圈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达到4.7人
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均衡化
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群
健康扶贫工程,加大中西部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
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
完善医疗联合体、加快医疗卫生领域军民融合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与国际接轨,推国际化标准规范
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
再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
全国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
推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血,检验结果互认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九、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基层卫生机构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提供中医药服务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
鼓励开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十、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住院分娩补助,提供生育全过程服务
加强儿科建设及儿童重点疾病防治
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促进健康老龄化
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医养结合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推动居家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维护残疾人健康
残疾预防、残疾康复--低收入救助,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
四、完善健康保障
十一、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
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病例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保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
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按病种、人头付费,各种探索接疾病诊断(DRGs)付费、按服务绩效付费,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
加快推进异地结算
全面实施医保智能监控,从医院监管 延伸到 医生人员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税收优惠鼓励
促进商保与医疗、体检、护理机构合作
十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深化药品 、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
规范医药电子商务
健全中药材现代沟通网络与追溯体系
落实医疗机构采购主体地位,鼓励联合采购
完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建立药品出厂价信息可追溯机制
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
提高基层及边远地区药品供应能力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保障儿童用药
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价格监管
五、建设健康环境
十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推广清洁能源
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十四、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
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
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
十五、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药品安全监管
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标准
加快创新药审批
推进仿制药质量了疗效一致性评价
十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预防和减少伤害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消防安全
紧急医疗教授
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
六、发展健康产业
十七、优化多元办医格局
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鼓励医师业余 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执业或开工作室
个体诊所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
十八、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
培育健康文化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
制定健康医疗旅游标准规范
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
十九、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
加快开放体育资源,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
鼓励多形式体育健身,培育冰雪、山地、水上、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的时尚运动项目
打造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产业带
二十、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加强医药技术创新
医药创新(专利药、首仿制药)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专业医药园区,支持创新-产
推进医药流通升级,减少流通环节-销
七、健全支撑与保障
二十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对健康的影响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有效控制医药费不合理增长,不断解决群众看病问题
推进军队医院参加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完善健康筹资机制
中央、地方、社会、企业、个人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经服务
二十二、加强健康人国资源建设
加强健康人才培养培训
全科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
健康教育云平台: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中国健康医疗教育慕课联盟
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
落实医疗机构用人自主权,全国推行聘用制
二十三、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加快生物医药 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
加强医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推进医学科技进步
启动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
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
二十四、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
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规范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
实施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全国建立远程医疗应用
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二十五、加强健康法治建设
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等
二十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合作
加强南南合作、落实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
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在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等研究、谈判与制定中发挥影响,提升健康领域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八、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
二十八、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
二十九、做好实施监测
制定5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阶段任务,及时总结、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