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思维导图,整理了 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抗高血压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抗心绞痛药的内容。
编辑于2023-05-09 17:36:19 湖南心血管系统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正常心脏电生理特性
快细胞: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希-浦细胞
钠离子内流介导
慢细胞: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
钙离子缓慢内流介导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折返
自律性升高
自律性的产生:自律细胞动作电位4相自动去极化
后除极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
降低自律性
降低动作电位4相斜率
提高动作电位发生阈值
增加静息膜电位绝对值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减少后除极
减少早后除极 (抑制钙离子内流)
减少迟后除极 (抑制钙离子、钠离子内流)
延长有效不应期
提高ERP/APD比值
使相邻心肌ERP趋于均一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轻度抑制钾外流, 延长复极过程,显著延长有效不应期。
奎尼丁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药理作用
全心抑制药。
还有抗胆碱作用,和拮抗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
还阻滞多种钾通道,延长APD
还减少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
临床应用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与预防。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腹泻引起的低血钾可加重奎尼丁所致的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金鸡纳反应
奎尼丁晕厥 (最严重)
普鲁卡因
I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促进钾离子外流,轻度降低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降低自律性, 缩短或者不影响动作电位时程。
利多卡因
体内过程
口服首过消除明显,一般肠道外用药
临床应用
首选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等 (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和低血压(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
眼球震颤是中毒的早期症状
苯妥英钠
首选于由于强心苷过量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低血压慎用,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孕妇禁用。
Ic类
明显抑制钠通道,显著降低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及幅度,明显 减慢传导。
普罗帕酮 (心律平)
广谱,还可以轻度阻滞β受体和钙离子通道
长期服用用于维持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窦性心律,也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II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拮抗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减慢4相 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降低自律性;减慢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率,减慢传导速度。
普萘洛尔
首选用于治疗交感兴奋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哮喘;血脂异常及糖尿病患者禁用。
有反跳现象
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阻滞多种钾通道,延长APD和有效不应期。
胺碘酮
广谱
不良反应
角膜褐色微粒沉着
甲状腺毒性
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IV类钙通道阻滞药
主要抑制L型钙电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性。
维拉帕米
首选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患者禁用;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利尿药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尿液的生成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常用的利尿药
袢利尿药
呋塞米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可与吲哚美辛和丙磺舒竞争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途径。
药理作用
机制:抑制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共同转运子,抑制NaCl重吸 收,降低肾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减少了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重吸收,也可抑制近曲小管上 的碳酸酐酶活性,使碳酸氢根排出增加。
还可以促进肾脏前列腺素合成
可以增加肾血流量
临床应用
是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可以治疗脑水肿
其他严重水肿
急、慢性肾衰竭
高钙血症
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结合输液
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水与电解质紊乱
五低 (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低镁血症)
低血钾可以增加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和诱发肝性脑病。
耳毒性
依他尼酸最易引起,布美他尼耳毒性最小
高尿酸血症
可能引发高血糖、高血脂,也可以发生过敏反应
噻嗪类及类噻嗪类利尿药
氢氯噻嗪
肾衰禁用
体内过程
脂溶性较高,口服迅速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Na+-Cl-共同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
只影响稀释作用。
促进钙离子的重吸收
与袢利尿药区别的点
抗利尿作用
针对尿崩症患者,减少其尿量和口渴症状。
降压作用
早期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降压
长期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水肿
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好(首选)
高血压
可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
不良反应
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低氯血症、代谢性碱血症、高血钙,(合用保钾利尿药)
高尿酸血症
可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症
过敏反应
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可抑制血液系统。
保钾利尿药
螺内酯
药理作用及机制
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临床应用
治疗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
首选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久用引起高血钾(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性激素样副作用
氨苯蝶啶
作用机制
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减少钠离子重吸收
临床应用
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不良反应
高血钾(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高钾血症倾向者禁用)
消化道症状
与吲哚美辛合用可致急性肾衰竭
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
药理作用
抑制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活性而抑制碳酸氢根的重吸收
临床应用
治疗青光眼(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
急性急性高山症
碱化尿液
纠正代谢性碱中毒
癫痫的辅助治疗等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
尿结石
失钾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渗透性利尿药
甘露醇
静脉注射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脱水治疗
降低颅内压和眼压
首选治疗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安全有效地首选药)
也可以用于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
利尿作用
可用于预防急性肾衰竭
心衰患者禁用、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要求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
一线抗高血压用药
利尿药
合并有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可选用呋塞米, 伴有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可用吲达帕胺(噻嗪类利尿药)
钙通道阻滞药
机制:抑制血管、心脏钙离子内流,胞质内钙离子水平下降。
代表药:硝苯地平
推荐缓释片剂以减轻迅速降压造成的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加
优点
防止和逆转血管壁和心肌肥厚
不影响正常血压
扩张肾血管
不影响糖/脂质代谢
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水钠潴留
首选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不良反应:踝部水肿
β受体阻断药
机制
阻断心脏β受体
心排血量下降
阻断肾小球球旁器β1受体,肾素下降
AngII下降
外周血管舒张,阻力下降
PGI2合成增加
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活性
交感神经末梢β2受体抑制正反馈
NE下降
血压下降
普萘洛尔适用于青年性高血压 (适用于肾素活性高、心输出量增高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I)“XX普利”
降压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缓激肽的降解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
增敏胰岛素受体
阻止心血管病理性重构
临床应用
首选用于伴有心衰、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
刺激性干咳 (缓激肽浓度的增加)
有轻度潴留钾离子作用,高血钾患者慎用。
禁忌症
禁用于双侧肾A有狭窄、重度肾衰、孕妇
AT1受体阻断药 (ARB)“XX沙坦”
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器官保护作用
几乎不出现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可代替卡托普)
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中枢型降压药 (不推荐老年人使用)
可乐定
机制:兴奋α2受体;抑制咪唑啉I1受体
临床应用
降低血压
镇痛
口服用于预防偏头痛
可用于治疗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药
还可用于戒烟
镇静
抑制胃肠道分泌和运动
还可以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不良反应
常见口干和便秘
有停药反跳现象
不宜用于高空作业或驾驶机动车辆人员。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
机制:在体内代谢成NO后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作用。
首选用于高血压危象患者
适用于高血压急性治疗和手术麻醉时控制性低血压
要监测血浆氰化物浓度
神经节阻断药
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有首剂效应
适用于伴有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
舒张小静脉、小动脉等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利血平
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早期高血压
注射给药可用于高血压危象治疗
不良反应:有中枢抑制、副交感相对功能亢进症状
胍乙啶
最常引起体位性高血压
钾通道开放药
肾素抑制药
阿利吉仑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
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是138/83mmHg
保护靶器官作用较好的药物
ACEI
ARB
长效钙拮抗药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体内过程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血胆固醇水平正常值为2.9-6.0mmol/L
调血脂药
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他汀类
机制:抑制HMG-CoA还原酶
药理作用
调血脂作用,在治疗剂量下,降低LDL-C作用 最强,略升高HDL-C。
非调脂作用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和分泌功能
抗血栓作用
抗氧化作用
肾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调节血脂
降低TC和LDL-C的首选药
肾病综合征
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在狭窄
不良反应
横纹肌溶解症
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胆汁酸结合树脂
考来烯胺
药理作用及机制
口服不吸收,在肠道通过离子交换与胆汁酸结合
降低TC和LDL-C,但对HDL几乎无影响
临床应用
适用于IIa和IIb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
不良反应
有一定的刺激性和特殊臭味
偶见转氨酶升高、高氯酸血症或脂肪痢
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依折麦布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药
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贝特类
药理作用
降低TG、VLDL-C、TC、LDL-C等 (调血脂作用)
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炎作用等 (非调脂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以TG或VLDL升高为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
最好疗效是家族性III型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横纹肌溶解症 (一般不与他汀类联用)
烟酸
抗氧化剂
多烯脂肪酸
黏多糖和多糖类
抗心绞痛药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扩张冠状动脉是主要治疗手段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酯类
扩血管 (NO供体)
药理作用及机制
基本药理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
稳定型心绞痛首选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对抗交感
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临床应用
尤适用于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定型心绞痛
首选用于伴有心律失常及高血压患者
禁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 (β受体被阻断,α受体相对占优势,易导致冠状动脉收缩)
与硝酸酯类合用原因
钙通道阻滞药
扩血管+抑心脏
机制
降低心肌耗氧量
舒张冠状血管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抑制血小板聚集
常用药物
硝苯地平
变异型心绞痛首选药,其他心绞痛也可使用。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ACEI (用于防血栓)
心血管系统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正常心脏电生理特性
快细胞: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希-浦细胞
钠离子内流介导
慢细胞: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
钙离子缓慢内流介导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折返
自律性升高
自律性的产生:自律细胞动作电位4相自动去极化
后除极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
降低自律性
降低动作电位4相斜率
提高动作电位发生阈值
增加静息膜电位绝对值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减少后除极
减少早后除极 (抑制钙离子内流)
减少迟后除极 (抑制钙离子、钠离子内流)
延长有效不应期
提高ERP/APD比值
使相邻心肌ERP趋于均一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轻度抑制钾外流, 延长复极过程,显著延长有效不应期。
奎尼丁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药理作用
全心抑制药。
还有抗胆碱作用,和拮抗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
还阻滞多种钾通道,延长APD
还减少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
临床应用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与预防。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腹泻引起的低血钾可加重奎尼丁所致的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金鸡纳反应
奎尼丁晕厥 (最严重)
普鲁卡因
I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促进钾离子外流,轻度降低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降低自律性, 缩短或者不影响动作电位时程。
利多卡因
体内过程
口服首过消除明显,一般肠道外用药
临床应用
首选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等 (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和低血压(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
眼球震颤是中毒的早期症状
苯妥英钠
首选于由于强心苷过量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低血压慎用,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孕妇禁用。
Ic类
明显抑制钠通道,显著降低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及幅度,明显 减慢传导。
普罗帕酮 (心律平)
广谱,还可以轻度阻滞β受体和钙离子通道
长期服用用于维持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窦性心律,也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II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拮抗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减慢4相 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降低自律性;减慢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率,减慢传导速度。
普萘洛尔
首选用于治疗交感兴奋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哮喘;血脂异常及糖尿病患者禁用。
有反跳现象
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阻滞多种钾通道,延长APD和有效不应期。
胺碘酮
广谱
不良反应
角膜褐色微粒沉着
甲状腺毒性
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IV类钙通道阻滞药
主要抑制L型钙电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性。
维拉帕米
首选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患者禁用;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利尿药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尿液的生成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常用的利尿药
袢利尿药
呋塞米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可与吲哚美辛和丙磺舒竞争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途径。
药理作用
机制:抑制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共同转运子,抑制NaCl重吸 收,降低肾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减少了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重吸收,也可抑制近曲小管上 的碳酸酐酶活性,使碳酸氢根排出增加。
还可以促进肾脏前列腺素合成
可以增加肾血流量
临床应用
是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可以治疗脑水肿
其他严重水肿
急、慢性肾衰竭
高钙血症
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结合输液
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水与电解质紊乱
五低 (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低镁血症)
低血钾可以增加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和诱发肝性脑病。
耳毒性
依他尼酸最易引起,布美他尼耳毒性最小
高尿酸血症
可能引发高血糖、高血脂,也可以发生过敏反应
噻嗪类及类噻嗪类利尿药
氢氯噻嗪
肾衰禁用
体内过程
脂溶性较高,口服迅速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Na+-Cl-共同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
只影响稀释作用。
促进钙离子的重吸收
与袢利尿药区别的点
抗利尿作用
针对尿崩症患者,减少其尿量和口渴症状。
降压作用
早期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降压
长期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水肿
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好(首选)
高血压
可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
不良反应
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低氯血症、代谢性碱血症、高血钙,(合用保钾利尿药)
高尿酸血症
可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症
过敏反应
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可抑制血液系统。
保钾利尿药
螺内酯
药理作用及机制
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临床应用
治疗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
首选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久用引起高血钾(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性激素样副作用
氨苯蝶啶
作用机制
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减少钠离子重吸收
临床应用
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不良反应
高血钾(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高钾血症倾向者禁用)
消化道症状
与吲哚美辛合用可致急性肾衰竭
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
药理作用
抑制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活性而抑制碳酸氢根的重吸收
临床应用
治疗青光眼(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
急性急性高山症
碱化尿液
纠正代谢性碱中毒
癫痫的辅助治疗等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
尿结石
失钾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渗透性利尿药
甘露醇
静脉注射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脱水治疗
降低颅内压和眼压
首选治疗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安全有效地首选药)
也可以用于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
利尿作用
可用于预防急性肾衰竭
心衰患者禁用、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要求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
一线抗高血压用药
利尿药
合并有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可选用呋塞米, 伴有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可用吲达帕胺(噻嗪类利尿药)
钙通道阻滞药
机制:抑制血管、心脏钙离子内流,胞质内钙离子水平下降。
代表药:硝苯地平
推荐缓释片剂以减轻迅速降压造成的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加
优点
防止和逆转血管壁和心肌肥厚
不影响正常血压
扩张肾血管
不影响糖/脂质代谢
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水钠潴留
首选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不良反应:踝部水肿
β受体阻断药
机制
阻断心脏β受体
心排血量下降
阻断肾小球球旁器β1受体,肾素下降
AngII下降
外周血管舒张,阻力下降
PGI2合成增加
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活性
交感神经末梢β2受体抑制正反馈
NE下降
血压下降
普萘洛尔适用于青年性高血压 (适用于肾素活性高、心输出量增高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I)“XX普利”
降压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缓激肽的降解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
增敏胰岛素受体
阻止心血管病理性重构
临床应用
首选用于伴有心衰、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
刺激性干咳 (缓激肽浓度的增加)
有轻度潴留钾离子作用,高血钾患者慎用。
禁忌症
禁用于双侧肾A有狭窄、重度肾衰、孕妇
AT1受体阻断药 (ARB)“XX沙坦”
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器官保护作用
几乎不出现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可代替卡托普)
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中枢型降压药 (不推荐老年人使用)
可乐定
机制:兴奋α2受体;抑制咪唑啉I1受体
临床应用
降低血压
镇痛
口服用于预防偏头痛
可用于治疗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药
还可用于戒烟
镇静
抑制胃肠道分泌和运动
还可以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不良反应
常见口干和便秘
有停药反跳现象
不宜用于高空作业或驾驶机动车辆人员。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
机制:在体内代谢成NO后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作用。
首选用于高血压危象患者
适用于高血压急性治疗和手术麻醉时控制性低血压
要监测血浆氰化物浓度
神经节阻断药
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有首剂效应
适用于伴有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
舒张小静脉、小动脉等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利血平
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早期高血压
注射给药可用于高血压危象治疗
不良反应:有中枢抑制、副交感相对功能亢进症状
胍乙啶
最常引起体位性高血压
钾通道开放药
肾素抑制药
阿利吉仑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
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是138/83mmHg
保护靶器官作用较好的药物
ACEI
ARB
长效钙拮抗药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体内过程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血胆固醇水平正常值为2.9-6.0mmol/L
调血脂药
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他汀类
机制:抑制HMG-CoA还原酶
药理作用
调血脂作用,在治疗剂量下,降低LDL-C作用 最强,略升高HDL-C。
非调脂作用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和分泌功能
抗血栓作用
抗氧化作用
肾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调节血脂
降低TC和LDL-C的首选药
肾病综合征
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在狭窄
不良反应
横纹肌溶解症
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胆汁酸结合树脂
考来烯胺
药理作用及机制
口服不吸收,在肠道通过离子交换与胆汁酸结合
降低TC和LDL-C,但对HDL几乎无影响
临床应用
适用于IIa和IIb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
不良反应
有一定的刺激性和特殊臭味
偶见转氨酶升高、高氯酸血症或脂肪痢
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依折麦布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药
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贝特类
药理作用
降低TG、VLDL-C、TC、LDL-C等 (调血脂作用)
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炎作用等 (非调脂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以TG或VLDL升高为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
最好疗效是家族性III型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横纹肌溶解症 (一般不与他汀类联用)
烟酸
抗氧化剂
多烯脂肪酸
黏多糖和多糖类
抗心绞痛药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扩张冠状动脉是主要治疗手段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酯类
扩血管 (NO供体)
药理作用及机制
基本药理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
稳定型心绞痛首选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对抗交感
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临床应用
尤适用于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定型心绞痛
首选用于伴有心律失常及高血压患者
禁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 (β受体被阻断,α受体相对占优势,易导致冠状动脉收缩)
与硝酸酯类合用原因
钙通道阻滞药
扩血管+抑心脏
机制
降低心肌耗氧量
舒张冠状血管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抑制血小板聚集
常用药物
硝苯地平
变异型心绞痛首选药,其他心绞痛也可使用。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ACEI (用于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