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外科学:有头疽
中医外科学:有头疽。包括概述:概念,临床特点等等;病因病机;辨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辨证论治,外科治法,其他治法等等
颉斌斌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论课技巧方法总结,无论是精准定位题干关键信息,还是巧妙对比选项差异,亦或是运用二分法思维破解难题,都为考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适用于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一)(二)。
基于学霸笔记精粹思维导图,梳理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包含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高频考点一图囊括,期末/考研锁分利器!
颉斌斌新题型技巧课。包括做题策略,小标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排序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七选五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有头疽
概述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
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
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
范围常超过9cm,大者可在30cm以上。
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
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
并容易发生内陷。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有多种病名。
如生在头顶部的称百会疽;
生于鬓角者,称鬓疽;
生于项部者,名脑疽,又名对口疮、对口发;
有头疽发于脊背部正中者,称为背疽,又名发背;
生于背部两侧的称搭手,又分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等;
生于少腹部者,名少腹疽;
生于四肢部者,名太阴疽、石榴疽、臀疽、腿疽等。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亦有多种病名。
如过饮药酒兼厚味积毒蕴发者,称酒毒发;
湿痰郁结而成者,称痰注发。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痈。
【病因病机】
外感风温、湿热
情志内伤
本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辨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凡在皮肤坚韧、肌肉丰厚之处均可发生,以项、背部为多见。
好发于成年人,以中老年人居多。
①初期
局部红肿结块,肿块上有粟粒状脓头,作痒作痛,
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散,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
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多滑数或洪数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②溃脓期
疮面腐烂形似蜂窝,肿势范围大小不一,常超过10cm,甚至大逾盈尺;
伴高热口渴,便秘溲赤。
此为二至三候,病变范围大者往往需3~4周。
③收口期
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
亦有少数病例腐肉虽脱,但新肉生长迟缓。此为四候,常需1~3周。
若兼见神昏谵语、气息急促、恶心呕吐、腰痛、尿少、尿赤、发斑等严重全身症状者,为合并内陷。
体虚或消渴病患者容易并发内陷。
(2)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脓液培养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
2.鉴别诊断
(1)发际疮
(2)脂瘤染毒
【治疗】
应明辨虚实,分证论治,谨防疽毒内陷。
1.辨证论治
(1)火毒凝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热壅滞证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3)阴虚火炽证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
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4)气虚毒滞证
治法:扶正托毒。
方药:托里排脓汤加减。
2.外治疗法
(1)初起未溃
患部红肿,脓头尚未溃破,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证,用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
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用冲和膏外敷。
(2)酿脓期
以八二丹掺疮口;
待脓腐大部脱落,疮面渐洁,改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
若脓腐阻塞疮口,脓液蓄积,引流不畅者,可用五五丹药线或八二丹药线多枚分别插入疮口,蚀脓引流;
若查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脓,行十或双十字形切开,务求脓泄畅达。
切开时应注意尽量保留皮肤,以减少愈合后瘢痕形成。
(3)收口期
疮面脓腐已净,新肉渐生,以生肌散掺疮口,外敷白玉膏。
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黏合者,可用垫棉法加压包扎。
(4)后期
腐肉已脱,但脓水较多,可用垫棉法加压
一则可防止袋脓的发生
二则可使皮肉粘合,促进疮口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初起脓栓未松动时,不可强行剥出,以防止毒邪扩散;
后期毒邪未尽应慎用垫棉法,勿使毒邪不得外泄反陷入里。
3.其他疗法
1)服降血糖药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可用胰岛素制剂,以达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
2)可根据病情及脓液培养的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