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外科学:瘰疬
中医外科学:瘰疬。包括概述,病因病机,辨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辨证论治,外科治疗等等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本思维导图合计是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为主构架。 分为总论、各论和附论等,涉及理论、临床和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正常妊娠、正常分娩、妇科检查与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计划生育等内容。适用于执业医,考研,期末复习等等。
颉斌斌新题型技巧课。包括做题策略,小标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排序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七选五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等等。
颉斌斌16节阅读理论技巧课。包括如何精准定位,如何对比选项,选择题的固有缺陷,二分法思维等等,讲解了细节题和主旨题的做题技巧。以及16节课具体讲解的内容等等。
中医外科学:9.瘤、岩。包括概述,血瘤,肉瘤,筋瘤,脂瘤,失荣,肾岩等等。分别论述了概述,病因病机,辨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辨证论治,外科治疗,其他治疗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瘰疬
概述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名瘰疬。又名 “疬子颈”“老鼠疮”。
临床特点
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人,多为女性
好发于颈部及耳后
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红不痛,逐渐增大,融合成串
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此愈彼溃,经久难愈,形成窦道,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病因病机】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
肝郁化火,下灼肾阴,阴虚火旺,热盛肉腐而成脓。
溃后脓水淋漓,耗伤气血,经久难愈
或因肺痨阴虚,肺肾阴亏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颈部的淋巴结结核病
【辨病】
1.诊断
(1)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好发于颈项及耳前、耳后,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及腋部者,
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前常有虚痨病史。
①初期
颈部结核如豆,一个或数个不等,孤立或成串状,
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活动,不热不痛,多无全身症状。
②中期
颈部结核渐大,渐感疼痛,皮核粘连
皮色渐转暗红,扪之微热,按之有应指感,为脓已成,有时相邻的结核可互相融合成块,推之不动。
伴低热及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
③后期
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呈潜行性空腔,疮面肉色灰白,疮周皮肤紫暗,疮口久不收敛,形成窦道。
常伴有潮热、咳嗽、盗汗等肺肾阴亏之症;
或面色无华、精神倦怠、头晕、失眠、经闭等气血两虚之症;
或腹胀便溏、形瘦纳呆等脾虚之症。
(2)辅助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脓液培养可有结核杆菌生长
必要时可取病灶组织做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以扶正祛邪为总则
1.辨证论治
(1)气滞痰凝证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3)气血两虚证
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
2.外治疗法
(1)初期
局部肿块外敷冲和膏或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
(2)中期
潜行性穿刺抽脓、冲洗;或切开引流。
(3)后期
溃疡疮面外用七三丹或八二丹,红油膏或冲和膏外敷。
腐脱新生时,外用生肌玉红膏纱条;腐肉已尽,新肉鲜红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
形成空腔,皮肉不能粘合时,采用垫棉法;出现窦道时用药线引流,或扩创手术。
3.其他治疗
(1)抗结核治疗
(2)针刺
(3)拔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