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综】逻辑72技完整版
24年MPAcc管综逻辑-技巧版思维导图,整理了 形式逻辑、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的知识,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编辑于2023-05-25 10:13:05 北京市管综逻辑
形式逻辑
题型01 复言命题之推出结论(核心)
题型特征
(1)问题求解:要求推出结论。
(2)题干特征:假言、且、或、要么。
01技 条件联立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条件可以联立
基本知识
共同话题(特征),结合逆否(工具),首尾联立(目标)
联立模式
①首尾联立
A→B、B→C,推出A→B→C
【特征】共同话题B在箭头首尾 →【预判】直接首尾联立
②逆否联立
A→B、C→非B,推出A→B→非C
【特征】共同话题B都在箭头右侧,且为矛盾关系 →【预判】将其中一个推理关系逆否之后,就可以首尾联立
解题思路
先联立条件,再验证选项
【特征】多个假言→【预判】观察条件是否可以联立(找共同话题)
【特征】题干只有假言命题→【预判】答案大概率也是一个假言命题
条件联立找首尾:优先寻找首尾的推理关系
02技 确定代入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中给出“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
基本知识
确定信息:且、事实、单肢
不确定信息:或、要么、假言
解题思路
①确定信息做起点
常规:确定信息作为起点往不确定的信息中代入。
【典例】
已知:①如果焕哥特别帅,那么他就爱喝奶茶;②焕哥特别帅;③焕哥不爱喝奶茶
【预判】②代入①中→肯前推肯后;③代入①中→否后推否前
②逆向思维找确定
思路:当题干有假言以及其他类型的条件,逆向思考,观察其他条件能否代入到假言命题中
【特征】假言+其他条件→【预判】观察其他条件能否代入到假言命题。
根据共同话题寻找关联条件进行推理
推理目标:肯前、否后
❤️提醒
在综合推理大量运用
03技 二难推理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符合二难推理的结构
基本知识
①联言式
已知:PΛQ、P→J、Q→K
结论:JΛK
备选理解:【确认代入模型】
②选言式
已知:PVQ、P→J、Q→K
结论:JVK
备选理解:【条件联立模型】
③永真式
已知:P→Q、┐P→Q
结论:Q
备选理解:【重复元素&分类假设】
④归谬式
已知:P→Q、P→┐Q
结论:┐P
备选理解:【重复元素&分类假设】
【细节】题干是不确定信息,而选项是确定结论→考察“永真式、归谬式”。
解题思路
①套用二难推理公式
②可以利用“确定代入”、“条件联立”、“重复元素&分类假设”替代二难推理
04技 选项代入模型
适用范围
①题干仅有一个推理关系
②题干多个条件无法联立
解题思路
逐一带入选项做验证
❤️提醒
肯前否后优先验、否前肯后优先排
假言命题优先验,答案多为逆否式
【思考逻辑】题干:P→Q
正确答案:P→…(肯前推肯后) / ┐Q→…(否后推否前)
错误答案:┐P→… (否前推后?)/ Q→…(肯后推前?)
辨析-选项代入法
①推出结论: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的选项。
②补充前提: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结合题干论据,推出特定目标结论的选项。
③寻找矛盾: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05技 特殊联立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符合特殊联立的结构
基本知识
“同首同尾”的特殊联立:
公式1
已知:①A→B;②A→C
结论:A→BΛC
公式2
已知:①A→C;B→C
结论:AVB→C
公式3
已知:①A→BVC;②A→┐B
结论:A→C
解题思路
①套用公式
②利用“选项代入”验证选项
题型02 复言命题之补充前提
题型特征
(1)问题特征:要求补充前提,推出特定结论。
(2)题干特征:假言、且、或、要么。
06技 选项代入法
适用范围
补充前提类问题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推出目标结论的选项
辨析-选项代入法
①推出结论: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的选项。
②补充前提: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结合题干论据,推出特定目标结论的选项。
③寻找矛盾: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07技 逆向思维法
适用范围
补充前提类问题的优化解法
解题思路
根据公式性质,逆向预判答案
常规套路
①P→Q: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②PVQ:一否推另肯
题型03 复言命题之寻找矛盾
题型特征
(1)问题特征
①问题要求质疑题干
②上真推下假:题干为真,找不可能为真(必然为假)的选项
③上假推下真:题干为假,问能推出什么。
【思考的逻辑】质疑公式的最佳策略是找矛盾,因为矛盾命题一定1T1F 。
(2)题干特征:假言、且、或、要么。
08技 矛盾公式法
适用范围
题干结构较为简单
解题思路
直接套用矛盾公式
P→Q的矛盾:PΛ┐Q
09技 选项代入法
适用范围
题干结构较为复杂
解题思路
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提醒
P→Q的矛盾:PΛ┐Q
找“肯前且否后”的选项
辨析-选项代入法
①推出结论: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的选项。
②补充前提: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结合题干论据,推出特定目标结论的选项。
③寻找矛盾: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题型04 复言命题之联立推理(三段论)
题型特征
题干给出多个性质命题
10技 联立之推出结论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推出结论
题干:多个性质命题
基础知识
①换质换位
A→B = ┐B→┐A
有的A→B = 有的B→A
A→B ⇒ 有的A→B
②联立规则
共同话题(特征),有的开始 换质换位(工具),首尾联立(目标)
若题干有特称命题"有的",则将其作为联立起点。
联立模型
模式一
已知:A→B,B→C
联立:A→B→C
模式二
已知:A→B,C→┐B(=B→┐C)
联立:A→B→┐C
模式三
已知:A→B,有的C→A
联立:有的C→A→B
模式四
已知:A→B,有的A→C(=有的C→A)
联立:有的C→A→B
无法联立
有的在中间
已知:A→B,有的B→C
两个有的
已知:有的A→B,有的B→C
解题思路
①若题干条件可联立,则先联立条件,再验证选项(早年&简单)
②若题干条件无法联立,则逐一带入选项进行验证(偶考难点)
类似考点
复言命题之推出结论:
①条件可联立、确定信息、二难推理结构、特殊联立 →联立条件推结论
②题干条件无法联立 →选项代入做验证
11技 联立之补充前提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补充前提
题干:论据、论点均为性质命题
解题思路
①选项代入法
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推出目标结论的选项
②逆向思维法
补充三段论:肯+肯=肯;肯+否=否;全+全=全;全+特=特;周延规则
类似考点
复言命题之补充前提:
①“06技 选项代入法”: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目标结论的选项
②“07技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考,根据公式性质预判答案思路
12技 联立之寻找矛盾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质疑题干
题干:多个性质命题
解题思路
①题干有论点
反驳补充三段论:结论的矛盾+补充三段论
②题干无论点
先联立题干条件推出结论(+换质换位&首尾联立),再寻找和该结论矛盾的选项
综合推理
题型05 真话假话题
题型特征
问题特征: 要求推出结论。
题干特征:给出若干真假不定的命题。
【解题核心思想】先定真假再推理
13技 两大关系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有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
解题思路
矛盾关系
仅有1真 - 矛盾关系(1真1假) → 其余命题为假
仅有1假 - 矛盾关系(1真1假) → 其余命题为真
下反对关系
仅有1真 - 下反对关系(至少1真) → 其余命题为假
❤️本质:“真假数量-特殊关系真假”→ 判断其余命题真假
14技 假设反证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无矛盾、下反对关系,但有推理关系和重复元素。
解题原理
①假设归谬
若假设某种情况,能够推出矛盾,则该假设不成立。
②分类恒真
若对于分类的某一种情况,某结论都成立,则该结论是必然为真。
③若假设某种情况,满足题干条件,则该情况是可能为真的。
解题思路
①推理关系(包含关系)
若A⇒ B,仅有1T → 假设A真,推出B真(矛盾)→ 假设不成立:A为假。
若A⇒ B,仅有1F → 假设B假,推出A假(矛盾)→ 假设不成立:B为真。
②重复元素
根据重复元素 分类恒真 或 假设归谬。
15技 三大复杂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符合复杂模型的特点
解题思路
①多真多假
特征
题干真假数量均不止一个(2T2F)
思路
找多组关系
一般是先找一组特殊关系,再进行一次假设反证(经验)
②箭头变或
特征
题干给出P→Q,而没有其矛盾命题
思路
先把P→Q变为┐PVQ,再进行解题
③冠军模型(重难点)
特征
题干强调仅有一个待选元素(例如冠军)
思路
①将题干条件均变为等价的“选谁”的表达
【例】甲乙丙中, 不选甲 = 乙V丙
②若题干仅有1真,则冠军是仅出现1次的元素;若题干仅有2真,则冠军是仅出现2次的元素;以此类推……
16技 真城假城模型(考频低)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影响真假的关键要素
解题思路
根据关键要素进行分类讨论-找恒真
题型06 元素匹配题
题型特征
题干要求在两类或者多类元素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17技 元素匹配(复盘)
适用范围
元素匹配相关的题目
解题本质
元素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基本起点
确定信息、重复元素、分类假设、代入排除
①分类假设
假设归谬
若假设某种情况,能够推出矛盾,则该假设不成立。
分类恒真
若对于分类的某一种情况,某结论都成立,则该结论是必然为真。
若假设某种情况,满足题干条件,则该情况是可能为真的。
②代入排除
问“不可能为真”“可能为真”“补充前提”、穷举选项、假言选项时,用“选项代入法”。
❤️提醒 :4个基本起点对于元素匹配、组队选人、排序方位都是通用的。
两大法则
分析法则、逆向法则
①分析法则-解题习惯
问题导向(补充信息-解题起点、特殊问题-选项代入、特殊目标-推理方向)
⇒ 确定起点 ⇒顺藤摸瓜(共同话题) ⇒逐步验证(答案往往不需要推到最后就能找到/无法确定每个元素的情况)
②逆向法则-思维习惯
不定否定找剩余 :不确定型、范围型、否定型结论,关注剩余元素
重复限制做起点:重复元素、限制较多的位置 优先分析
逆向思维用条件:元素匹配、组队选人、排序方位要充分利用题目条件
18技 假言命题(核心)
适用范围
题干有假言命题
通用:匹配、组队、排序
解题思路
①确定代入
若题干有确定信息,则考虑将确定信息代入到假言命题P→Q中进行推理
【拓展】套路代入
套路条件(数量、范围) &假言命题⇒套路条件代入到假言命题进行推理。
【典例】
已知:(1)张三是湖北人或者湖南人。(2)如果焕哥不爱喝奶茶,那么张三就是北京人。
(1): 张三不是其他地方的人 +(2) ⇒ 否后否前:焕哥爱喝奶茶。
❤️思考的逻辑:若有P→Q & 其他条件(确定信息、范围、数量) → 逆向思考,关注其他条件能否肯定P or 否定Q。
②假设反证(归谬)
若题干无确定信息以及套路条件,考虑假设P真 or 假设Q假,推出矛盾(目标),再否定假设。
①假设P为真,结合题干→推出矛盾→否定假设:P为假。
②假设Q为假,结合题干→推出矛盾→否定假设:Q为真。
19技 数量限制
适用范围
题干有数量关系
通用:匹配、组队、排序
解题思路
①满足限制
元素的对应情况必须满足题干的数量限制。
①是否超过
若已达到上限,则其余元素不能继续放入。
②是否足够
若尚未达到下限,则需要放入其余元素。
②假设反证(经验)
若题干存在数量关系,且需要进行假设,假设的矛盾点往往是和数量有关。
20技 范围占位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范围条件
通用:匹配、组队、排序
解题思路
①简单占位
甲在AVB → 甲不在其他
②复杂占位
甲、乙在AVB → 甲、乙不在其他 + A、B不是其他
❤️本质:在某个范围(不定结论)⇒ 不在其他范围(确定信息)
❤️思维习惯-逆向法则:不定否定找剩余
题型07 组队选人题
题型特征
题干强调分组问题或选人问题
21技 组队选人(复盘)
适用范围
组队选人
解题本质
①元素与组对应和不对应
②选谁、淘汰谁
【复盘】
基本起点
确定信息、重复元素、分类假设、代入排除
两大法则
分析法则、逆向法则
套路条件
假言命题(确定代入、套路代入、假设归谬)、数量关系、范围条件
22技 同组分组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元素同组或不同组
解题思路
①分组占位不定组
若题干强调元素不同组,则考虑将这些元素分到各组占位,但不需要确定元素在哪一组。
【典例】
已知:5人分两组,第一组2人,第二组3人,甲、乙不同组。
结论:甲、乙在这两组各占一个位置。
②同组打包找空间
若题干强调元素同组,则打包后寻找能放入的组。
【典例】
已知:5人分两组,第一组2人,第二组3人,丙、丁、戊同组。
结论:丙、丁、戊只能在第二组。
③优先分组
若既又同组,也有分组,则优先分组占位,再同组打包。(解题经验)
23技 选人条件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选人或淘汰人
解题思路
①强调选几个
考虑淘汰几个
【典例】5选3→考虑淘汰2个
②强调淘汰几个
考虑选几个
【典例】5淘汰3→考虑选2个
24技 名额分配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每组数量限制
解题思路
先将名额进行分配,再进行推理
【典例】5个元素分三组,每组1~2个元素 → 1、2、2
题型08 排序方位题
题型特征
题干强调元素之间的排序问题
25技 排序方位(复盘)
适用范围
排序方位题
解题本质
元素和位置的对应关系
规律
元素匹配: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组队问题:元素和组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排序方位:元素和位置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26技 相邻定距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元素相邻或定距
解题思路
打包后,整体观察位置结构(长度)。
❤️经验:长度越长越先分析。
【典例】甲、乙、丙相邻 →(甲乙丙)组合需要连续3个位置
【典例】甲、乙相隔2个元素 →(甲XX乙)组合需要连续4个位置
27技 排序占位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元素的先后顺序关系
解题本质
反向排除位置。
【典例】甲前面有3个位置 → 甲不在前3位
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 -削弱题
题型09 削弱的基本思路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①给出论据;②给出论点。
28技 三大削弱方法(削弱思路)
适用范围
削弱题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典例】焕哥逻辑好,说明焕哥可以考上研究生。
①质疑论点
直接反驳论点:指出论点不成立。
❤️经验:当结论表示预测、因果关系和方法建议时 ,优先考虑直接质疑论点。
【选项】焕哥考不上研究生 ——质疑论点
②割裂关系
①直接割裂
指出论据与论点无关 / 即使论据为真也推不出论点
特征:相关性强(优先看相关性最强的选项)
【选项】即使逻辑好也考不上研究生 ——直接 割裂关系
②间接割裂
指出题干的逻辑谬误 / 提出有削弱作用的新论据 / 质疑题干的隐含假设
特征:相关性稍弱
【选项】焕哥数学特别差 ——间接割裂关系
❤️经验:论据和论点之间有概念跳跃,优先考虑割裂关系
③质疑论据
直接反驳论据:指出论据不成立。
【选项】焕哥逻辑不好 ——质疑论据
29技 三大比较原则(选项比较)
适用范围
论证逻辑通用
解题思路
①话题相关原则
论证逻辑总是优先验证话题最相关的选项。
【应用1】做论证逻辑时,优先验证话题最相关的选项。
【应用2】若多个选项符合问题要求,选择话题更相关的选项。
②力度比较原则
①题型要求
力度从强:最能削弱、最能支持、最能解释
力度不宜过强:假设题(过度假设)、推论题(过度推理)
②力度词
强:大多数、所有、许多、很可能、决定性、必然、主要、唯一、重要、往往、经常…
弱:有的、可能、也许、个例、至少一个…
③相对合理原则
①优中择优
②差中择优
30技 五大命题陷阱(干扰项)
适用范围
论证逻辑通用
解题思路
①反向提问
特征:除了…、最不能…
思路:找思路相反或无关的选项
②偷换概念
特征:选项话题关键词进行了替换
思路:可能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不优先考虑(同义替换≠偷换概念)
③并非唯一
特征:并非+唯一/必然/所有
思路:力度较弱
削弱、支持、解释,不优先考虑
假设、推论,优先考虑
④诉诸主观
特征:主观性表达,专家说、认为…
思路:不优先考虑
⑤诉诸未知
特征:没有证据、没有反例、尚不可知…
思路:选项并未作出具体判断,不优先考虑
⑥暧昧选项
特征:既能支持,也能削弱
思路:一般不考虑
若题干中的论据/论点中有举例,选项针对这部分的削弱,均不选。
题型10 方法模型的削弱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方法关系
31技 基本方法模型的削弱(重点)
适用范围
提出方法,用来达到目的/解决问题
如:为了…、…的提议、…的建议、…能够…、…可以…
解题思路
①方法无效
方法达不到目的(重点)
②方法不可行
方法不具有可行性(次选)
③方法有恶果
方法导致其他恶果(一般不选)
❤️细节:价格高≠不可行
【典例】
【题干】方法:每天喝奶茶 → 目的:减压。
【选项1】喝奶茶无法减压
思路:方法达不到目的。
【选项2】没有奶茶
思路:方法不可行。
【选项3】奶茶很贵
干扰项:价格高不意味着不可行。
【选项4】喝奶茶会变胖
干扰项:恶果(副作用)
32技 必要方法模型的削弱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必须某方法
解题思路
优先指出方法不必要(有替代方法)
【典例】
①为了减压,建议喝奶茶。
强调:奶茶是有效的
【削弱】喝奶茶无法减压。
②为了减压,必须喝奶茶。
强调:奶茶是必要的
【削弱】每天做1000个综合推理可以减压。
题型11 因果模型的削弱(重难点)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因果模型
I. 因果推理: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II. 果因推理: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
33技 因果推理的削弱(简单)
适用范围
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解题思路
①指出预测失败
②指出原因不成立
【典例】
【题干】焕哥每天喝奶茶,因此,焕哥将会长胖。
【削弱1】奶茶和长胖无关/焕哥跑步20公里 ——指出预测失败(重点)
【削弱2】焕哥不喝奶茶 ——原因不成立(了解)
34技 果因推理的削弱(重点)
适用范围
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
①割裂关系
指出因果关系不成立。
包含:因果无关、因果倒置、有因无果、无因有果
❤️提醒:话题相关度极强。
②另有他因
指出存在其他的原因,导致这个结果。
①另有他因的力度小于割裂关系
②另有他因和无关选项
共同点
提到新话题。
区别点
若新话题和结果有关,则属于另有他因。
若和结果无关,就属于无关选项。
③若题干是求异法,则寻找他差(一般是差异因素)
③肯因谬误
特征:存在其他原因,也可以导致这个结果 ——重点"也"
思路:间接肯定了题干的原因,有支持的嫌疑,一般不选
【典例】
【题干】…说明,是爱喝奶茶导致长胖。
【选项1】奶茶和长胖无关。——因果无关
【选项2】是长胖导致爱喝奶茶。——因果倒置
【选项3】喝奶茶但是不长胖。——有因无果
【选项4】不喝奶茶也长胖。——无因有果
相关性很强
【选项5 】喜欢做逻辑题。——无关选项(做逻辑题和长胖无关)
【选项6】喜欢喝含糖可乐。——另有他因(含糖可乐会导致长胖)
【选项7】喝含糖可乐也会导致长胖。——支持题干(间接肯定了奶茶的作用)
35技 果因方法的削弱(难点)
适用范围
因果关系+方法关系
解题思路
优先质疑因果关系——命题规律
❤️先针对论点的方法关系做题,若没有合适选项就直接割裂论据中因果的关系。
【典例】
【论据】①喝奶茶的人往往比较胖;②听逻辑课可以戒奶茶
【论点】为了减肥,决定听逻辑课(方法关系)
【逻辑】听逻辑课→ 戒奶茶→减肥
【削弱】奶茶和长胖无关
题型12 数字模型的削弱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数量关系
36技 量比模型的削弱
适用范围
①数量→比例;比例→数量
②数量作为评价标准
解题思路
直接指出题干数量缺陷,但一般是针对基数(总量)。
【典例】
【题干】A大学录取人数多,因此A大学好考。
【削弱】报考人数极多。
37技 比例因果的削弱
适用范围
根据比例得到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找总体比例
①总体比例越大,越能削弱题干
②总体比例越小,越能支持题干
思维本质
已知:听逻辑课的小伙伴有50%脱发。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高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80%
听逻辑课可以防止脱发(降低脱发的概率)——负相关
情况②-总体比例一致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50%
听逻辑课和脱发无关 ——无关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低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30%
听逻辑课会导致脱发(提高脱发的概率)——正相关
论证逻辑-支持题
题型13 支持的基本思路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①论证;②论点
38技 三大支持方法
适用范围
支持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典例】焕哥逻辑好,说明焕哥可以考上研究生。
①支持论点
指出论点成立。
【选项】焕哥的确会考上研究生——支持论点
②建立联系
①直接建立联系
与话题相关性强。
【选项】逻辑好和考上研究生有关/如果逻辑好,那么可以考上研究生——直接建立联系
②间接建立联系
与话题相关性弱。
【选项】焕哥数学好——间接建立联系
③支持论据
指出论据成立。
【选项】焕哥逻辑的确好——支持论据
题型14 方法模型的支持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给出方法关系
如:为了…、…的提议、…的建议、…能够…、…可以…
39技 基本方法模型的支持
适用范围
提出方法⇒ 达到目的or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
①方法有效(重点)
②方法可行(次重点)
③方法无恶果(易错点:一般不选)
❤️细节:价格低≠可行
【典例】
【题干】(方法) 每天喝奶茶 → (目的) 减压。
【选项1】喝奶茶可以减压
思路:方法有效。
【选项2】有奶茶
思路:方法可行。
【选项3】奶茶很便宜/有钱买奶茶
干扰项:价格低不意味着可行。
【选项4】喝奶茶不会变胖
干扰项:无恶果(不会长胖,但是是否会减压未知)
40技 必要方法模型的支持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 必须使用某方法
解题思路
优先指出方法是必要的
①没有替代方法
②过去没有采取该方法
❤️强干扰项:方法有效。
【典例】
【题干】为了减压,必须喝奶茶。
【支持】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压。
【强干扰项-方法有效】喝奶茶可以减压(≠必须喝奶茶)
题型15 因果模型的支持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因果模型
41技 因果推理的支持
适用范围
题干是因果推理(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解题思路
①指出预测成功
②指出原因成立
【典例】
【题干】焕哥每天喝奶茶,因此,焕哥将会长胖。
【支持1】奶茶和长胖有关——指出预测成功(重点)
【削弱2】焕哥爱喝奶茶 ——原因成立(了解)
42技 果因推理的支持
适用范围
题干是果因推理(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
①建立联系
因果相关
直接指出原因和结果相关
并非因果倒置
排除因果倒置的可能性
无因无果
原因不发生,结果就不发生
②排除他因
排除其他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①排除他因<建立联系
②若题干是求异法,则是排除其他差异因素
③排除他因与无关选项的区别在于,排除他因所提及的新话题和结果有关
❤️用“xx率”去评价二者的好坏,与被评价物体的数量无关。
【典例】
【题干】…说明,是爱喝奶茶导致长胖。
【选项1】奶茶的确会导致长胖。——因果相关
【选项2】不是长胖导致爱喝奶茶。——并非因果倒置
【选项3】不喝奶茶就不长胖。——无因无果
相关性很强
【选项4】不喝含糖可乐。——排除他因(可能还是奶茶导致长胖)
43技 果因方法的支持
适用范围
果因(论据)+方法(论点)
解题思路
优先支持因果关系
❤️先针对论点的方法关系做题,若没有合适选项就直接建立论据中因果关系的联系。
题型16 数字模型的支持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数量关系
44技 量比模型的支持
适用范围
①数量推比例 / 比例推数量
②数量作为评价标准
解题思路
找总数(基数)
【典例】
【题干】A大学录取人数多,因此A大学好考。
【支持】报考人数极少。
45技 比例因果的支持
适用范围
比例推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找总体比例
①总体比例越大,越能削弱题干
②总体比例越小,越能支持题干
思维本质
已知:听逻辑课的小伙伴有50%脱发。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高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80%
听逻辑课可以防止脱发(降低脱发的概率)——负相关
情况②-总体比例一致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50%
听逻辑课和脱发无关 ——无关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低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30%
听逻辑课会导致脱发(提高脱发的概率)——正相关
论证逻辑-假设题
题型17 假设的基本思路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假设
(2)题干:给出论证
46技 假设的本质(基本思路)
适用范围
假设题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①建立联系
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
特征:论据+假设→论点
②必要前提
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
特征:该选项不成立→论证不成立
【典例】
焕哥爱喝奶茶,因此焕哥考上研究生。
①建立联系:爱喝奶茶和考上研究生有关/爱喝奶茶有助于考上研究生。
②必要前提:至少有人可以考上研究生。(若②不成立→所有人都考不上研究生→题干论证不成立)
47技 过度的假设(命题陷阱)
适用范围
假设题常见的干扰项
解题思路
若选项力度过强或出现了无关新话题,则可能是过度假设。
❤️细节:结合取非验证判断。
❤️强力度词,往往不选 (与削弱/支持题相反)
强力度词:大多数、所有、许多、很可能、决定性、必然、主要、唯一、重要、往往、经常…
【典例】
焕哥逻辑好,因此焕哥可能考上研究生。
①过度假设(力度):逻辑好必然考上研究生。【取非验证:否定①→逻辑好可能考不上研究生→题干可以成立❌】
②正确假设(力度):逻辑好就可能考上研究生。【取非验证:否定②→逻辑好必然考不上研究生→题干不成立✅】
③正确假设(新话题):焕哥英语不拖后腿。【取非验证:否定③→ 焕哥英语拖后腿→题干不成立✅】
④过度假设(新话题):焕哥英语满分。【取非验证:否定③→ 焕哥英语没有满分→题干可以成立❌】
48技 取非验证法(保底方法)
适用范围
寻找必要前提以及排除过度假设
解题思路
若否定某个选项代入题干,题干的论证不成立,则该项是题干的假设;反之,则不是题干的假设。
❤️解题习惯:先寻找建立联系的假设,再用取非验证。
题型18 方法模型的假设
题型特征
题干是方法关系。
与方法模型的支持高度一致。
如:为了…、…的提议、…的建议、…能够…、…可以…
49技 基本方法模型的假设
适用范围
提出方法⇒ 达到目的or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
①方法有效(重点)
②方法可行(次重点)
③方法无恶果(一般不选)
50技 必要方法模型的假设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必须 某方法
解题思路
优先考虑方法有必要(①没有替代方法 ;②过去没有采取该方法)
❤️强干扰项:方法有效
题型19 因果模型的假设
题型特征
题干是因果模型
与因果模型的支持高度一致。
51技 因果推理的假设
适用范围
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解题思路
指出预测成功
52技 果因推理的假设
适用范围
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
①建立联系
因果相关
并非因果倒置
②排除他因
53技 果因方法的假设
适用范围
果因(论据)+方法(论点)
解题思路
优先支持因果关系
❤️先针对论点的方法关系做题,若没有合适选项就直接建立论据中因果关系的联系。
论证逻辑-分析题
题型20 分析争论焦点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辩论二者的争论焦点/分歧
(2)题干:给出双方辩论的过程
54技 论点争论模型(重点)
适用范围
双方论点有明显分歧
解题思路
答案找双方论点的分歧
核心原则
差异性原则(答案必须是双方观点有分歧的话题)
【典例】
甲:A→B;乙:C→┐B
答案:B是否成立
55技 论证争论模型(难点-考的不多)
适用范围
双方论据/隐含假设有分歧
解题思路
答案找双方论据或隐含假设的分歧
【典例-论据分歧】
甲:A→B;乙:认可B,但┐A
答案:A是否成立
【典例-隐含假设】
甲:A+(C)→B;乙:┐C
答案:C是否成立
56技 标准争论模型(难点-考的不多)
适用范围
双方评价某一事物的标准不同
解题思路
答案找标准是什么
题型21 分析结构相似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和题干最为类似的选项
(2)题干:给出一段或多段论证
57技 结构特征优先看(重点)
适用范围
结构相似题的一般解法
解题思路
①论点特征一致
推理结构(形式逻辑)、因果方法、方法关系、肯否形式
②论证特征一致
推理结构(形式逻辑)、归纳、类比、求因果五法
58技 逻辑谬误其次看(次重点)
适用范围
题干存在逻辑谬误
解题思路
选项需要有同类谬误
59技 归谬模型看一看(了解)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用结构类似的选项证明题干的论证不成立
解题思路
寻找结构类似,但论点荒谬的选项
解题原理
间接反驳-归谬法:结构类似的选项&荒谬结论⇒ 论证存在问题
题型22 分析论证有效性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评价题干论证的关键问题
(2)题干:给出一段或多段论证
60技 两面验证法(基本)
适用范围
题干无明显特征(分析有效性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逐一验证选项,对选项做出不同的回答,若分别可以支持和削弱题干,则该项就是评价题干的关键问题。
61技 对照实验法(重点)
适用范围
题干在讨论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选项构造对照实验(若判断A导致B,分析A和┐A 时,B的情况)
解题原理
求异法是确定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
62技 缺陷分析法(本质)
适用范围
题干有关键缺陷(数字相关、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答案就是针对该缺陷的选项
❤️经验:题干既有比例也有数量,答案找数量;题干仅有比例而无数量,答案找比例。
论证逻辑-解释题
题型23 解释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能解释题干的选项(找原因)
(2)题干:给出现象
63技 合理原因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现象
解题思路
寻找能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选项比较
①话题相关性;②力度-越强越好
64技 可以共存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两个看似存在矛盾的现象
❤️细节:注意转折,转折前后有矛盾。
解题思路
寻找能让矛盾现象共存的选项
论证逻辑-推论题
题型24 推论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推出结论
(2)题干:给出若干信息
“上述论证为真,最能支持以下的哪项结论”——推论题(上支持下)
65技 概括结论法(难点)
适用范围
题干有论点 or 条件可联立(共同话题)
解题思路
①若题干有论点,则优先考虑论点的等价命题
【典例】A→B
【选项①】B的等价命题
【选项②】由A推出的结论
②若条件可联立,则联立条件推出结论(找共同话题)
过度推理
选项出现了力度过强的词或者无关新话题,就可能存在过度推理。
❤️绝对化用语:最主要/最重要/唯一/只有/主要/都/每一个/必然/……
66技 选项代入法(重点)
适用范围
题干条件无法联立/无论点 or 问法特殊
❤️问法特殊
①反向提问-无法推出:逐一验证选项,寻找无法推出的选项。
②问“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逐一验证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③问“上文续写,完成段落”:寻找逻辑上合理的下文。
解题思路
逐一验证选项
❤️注意:过度推理
67技 取非验证法(了解)
适用范围
直接选项代入也无法得到答案
解题思路
将选项取非验证(反证法)
❤️细节:优先验证假言命题或力度较弱的选项。
题型25 数字推理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进行推理
(2)题干:给出数量关系
68技 数学分析方法(重点-通用)
适用范围
题干要求进行数量关系的运算(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①定量分析:列式计算、特值法(基本方法)
②定性分析:根据数字规律进行判断
69技 数量比例模型(重点-较多)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数量、比例这类数据
解题思路
列式计算(基本方法)
①若题干有数量也有比例,则答案一般是数量
②若题干只有比例而无数量,则答案一般是比例
70技 循环倍数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循环、倍数这类数据
解题思路
进行循环和倍数计算
双循环(天干地支):先算共倍数缩小循环范围,再各自循环周期,之后再结合
71技 均值计算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均值类数据
解题思路
①均值计算:部分题目要求大家计算均值,只需要根据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②均值陷阱:注意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均值的影响
72技 概念运算模型(重点-较多)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若干概念要求进行计算
解题思路
①概念划分模型(基本策略)
一般的概念运算题都可以通过先将概念划分,再计算的方法解决。
②多多少少模型(考频3次)
若题干给出A>B,C>D,则答案是找AC>BD。
❤️细节:划分的关系必须是矛盾关系(A与B是矛盾,C与D是矛盾)
③概念交集模型(考频1次)
若题干概念划分后元素变多,则考虑定位重复元素。
❤️重复元素:同时满足若干集合的元素
④概念匹配模型(考频2次)
若题干概念之间有匹配关系,则一般通过列表分类讨论计算。
管综逻辑
形式逻辑
题型01 复言命题之推出结论(核心)
题型特征
(1)问题求解:要求推出结论。
(2)题干特征:假言、且、或、要么。
01技 条件联立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条件可以联立
基本知识
共同话题(特征),结合逆否(工具),首尾联立(目标)
联立模式
①首尾联立
A→B、B→C,推出A→B→C
【特征】共同话题B在箭头首尾 →【预判】直接首尾联立
②逆否联立
A→B、C→非B,推出A→B→非C
【特征】共同话题B都在箭头右侧,且为矛盾关系 →【预判】将其中一个推理关系逆否之后,就可以首尾联立
解题思路
先联立条件,再验证选项
【特征】多个假言→【预判】观察条件是否可以联立(找共同话题)
【特征】题干只有假言命题→【预判】答案大概率也是一个假言命题
条件联立找首尾:优先寻找首尾的推理关系
02技 确定代入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中给出“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
基本知识
确定信息:且、事实、单肢
不确定信息:或、要么、假言
解题思路
①确定信息做起点
常规:确定信息作为起点往不确定的信息中代入。
【典例】
已知:①如果焕哥特别帅,那么他就爱喝奶茶;②焕哥特别帅;③焕哥不爱喝奶茶
【预判】②代入①中→肯前推肯后;③代入①中→否后推否前
②逆向思维找确定
思路:当题干有假言以及其他类型的条件,逆向思考,观察其他条件能否代入到假言命题中
【特征】假言+其他条件→【预判】观察其他条件能否代入到假言命题。
根据共同话题寻找关联条件进行推理
推理目标:肯前、否后
❤️提醒
在综合推理大量运用
03技 二难推理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符合二难推理的结构
基本知识
①联言式
已知:PΛQ、P→J、Q→K
结论:JΛK
备选理解:【确认代入模型】
②选言式
已知:PVQ、P→J、Q→K
结论:JVK
备选理解:【条件联立模型】
③永真式
已知:P→Q、┐P→Q
结论:Q
备选理解:【重复元素&分类假设】
④归谬式
已知:P→Q、P→┐Q
结论:┐P
备选理解:【重复元素&分类假设】
【细节】题干是不确定信息,而选项是确定结论→考察“永真式、归谬式”。
解题思路
①套用二难推理公式
②可以利用“确定代入”、“条件联立”、“重复元素&分类假设”替代二难推理
04技 选项代入模型
适用范围
①题干仅有一个推理关系
②题干多个条件无法联立
解题思路
逐一带入选项做验证
❤️提醒
肯前否后优先验、否前肯后优先排
假言命题优先验,答案多为逆否式
【思考逻辑】题干:P→Q
正确答案:P→…(肯前推肯后) / ┐Q→…(否后推否前)
错误答案:┐P→… (否前推后?)/ Q→…(肯后推前?)
辨析-选项代入法
①推出结论: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的选项。
②补充前提: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结合题干论据,推出特定目标结论的选项。
③寻找矛盾: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05技 特殊联立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符合特殊联立的结构
基本知识
“同首同尾”的特殊联立:
公式1
已知:①A→B;②A→C
结论:A→BΛC
公式2
已知:①A→C;B→C
结论:AVB→C
公式3
已知:①A→BVC;②A→┐B
结论:A→C
解题思路
①套用公式
②利用“选项代入”验证选项
题型02 复言命题之补充前提
题型特征
(1)问题特征:要求补充前提,推出特定结论。
(2)题干特征:假言、且、或、要么。
06技 选项代入法
适用范围
补充前提类问题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推出目标结论的选项
辨析-选项代入法
①推出结论: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的选项。
②补充前提: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结合题干论据,推出特定目标结论的选项。
③寻找矛盾: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07技 逆向思维法
适用范围
补充前提类问题的优化解法
解题思路
根据公式性质,逆向预判答案
常规套路
①P→Q: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②PVQ:一否推另肯
题型03 复言命题之寻找矛盾
题型特征
(1)问题特征
①问题要求质疑题干
②上真推下假:题干为真,找不可能为真(必然为假)的选项
③上假推下真:题干为假,问能推出什么。
【思考的逻辑】质疑公式的最佳策略是找矛盾,因为矛盾命题一定1T1F 。
(2)题干特征:假言、且、或、要么。
08技 矛盾公式法
适用范围
题干结构较为简单
解题思路
直接套用矛盾公式
P→Q的矛盾:PΛ┐Q
09技 选项代入法
适用范围
题干结构较为复杂
解题思路
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提醒
P→Q的矛盾:PΛ┐Q
找“肯前且否后”的选项
辨析-选项代入法
①推出结论: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的选项。
②补充前提: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结合题干论据,推出特定目标结论的选项。
③寻找矛盾:逐一代入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题型04 复言命题之联立推理(三段论)
题型特征
题干给出多个性质命题
10技 联立之推出结论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推出结论
题干:多个性质命题
基础知识
①换质换位
A→B = ┐B→┐A
有的A→B = 有的B→A
A→B ⇒ 有的A→B
②联立规则
共同话题(特征),有的开始 换质换位(工具),首尾联立(目标)
若题干有特称命题"有的",则将其作为联立起点。
联立模型
模式一
已知:A→B,B→C
联立:A→B→C
模式二
已知:A→B,C→┐B(=B→┐C)
联立:A→B→┐C
模式三
已知:A→B,有的C→A
联立:有的C→A→B
模式四
已知:A→B,有的A→C(=有的C→A)
联立:有的C→A→B
无法联立
有的在中间
已知:A→B,有的B→C
两个有的
已知:有的A→B,有的B→C
解题思路
①若题干条件可联立,则先联立条件,再验证选项(早年&简单)
②若题干条件无法联立,则逐一带入选项进行验证(偶考难点)
类似考点
复言命题之推出结论:
①条件可联立、确定信息、二难推理结构、特殊联立 →联立条件推结论
②题干条件无法联立 →选项代入做验证
11技 联立之补充前提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补充前提
题干:论据、论点均为性质命题
解题思路
①选项代入法
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推出目标结论的选项
②逆向思维法
补充三段论:肯+肯=肯;肯+否=否;全+全=全;全+特=特;周延规则
类似考点
复言命题之补充前提:
①“06技 选项代入法”:逐一代入选项,寻找能够推出目标结论的选项
②“07技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考,根据公式性质预判答案思路
12技 联立之寻找矛盾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质疑题干
题干:多个性质命题
解题思路
①题干有论点
反驳补充三段论:结论的矛盾+补充三段论
②题干无论点
先联立题干条件推出结论(+换质换位&首尾联立),再寻找和该结论矛盾的选项
综合推理
题型05 真话假话题
题型特征
问题特征: 要求推出结论。
题干特征:给出若干真假不定的命题。
【解题核心思想】先定真假再推理
13技 两大关系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有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
解题思路
矛盾关系
仅有1真 - 矛盾关系(1真1假) → 其余命题为假
仅有1假 - 矛盾关系(1真1假) → 其余命题为真
下反对关系
仅有1真 - 下反对关系(至少1真) → 其余命题为假
❤️本质:“真假数量-特殊关系真假”→ 判断其余命题真假
14技 假设反证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无矛盾、下反对关系,但有推理关系和重复元素。
解题原理
①假设归谬
若假设某种情况,能够推出矛盾,则该假设不成立。
②分类恒真
若对于分类的某一种情况,某结论都成立,则该结论是必然为真。
③若假设某种情况,满足题干条件,则该情况是可能为真的。
解题思路
①推理关系(包含关系)
若A⇒ B,仅有1T → 假设A真,推出B真(矛盾)→ 假设不成立:A为假。
若A⇒ B,仅有1F → 假设B假,推出A假(矛盾)→ 假设不成立:B为真。
②重复元素
根据重复元素 分类恒真 或 假设归谬。
15技 三大复杂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符合复杂模型的特点
解题思路
①多真多假
特征
题干真假数量均不止一个(2T2F)
思路
找多组关系
一般是先找一组特殊关系,再进行一次假设反证(经验)
②箭头变或
特征
题干给出P→Q,而没有其矛盾命题
思路
先把P→Q变为┐PVQ,再进行解题
③冠军模型(重难点)
特征
题干强调仅有一个待选元素(例如冠军)
思路
①将题干条件均变为等价的“选谁”的表达
【例】甲乙丙中, 不选甲 = 乙V丙
②若题干仅有1真,则冠军是仅出现1次的元素;若题干仅有2真,则冠军是仅出现2次的元素;以此类推……
16技 真城假城模型(考频低)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影响真假的关键要素
解题思路
根据关键要素进行分类讨论-找恒真
题型06 元素匹配题
题型特征
题干要求在两类或者多类元素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17技 元素匹配(复盘)
适用范围
元素匹配相关的题目
解题本质
元素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基本起点
确定信息、重复元素、分类假设、代入排除
①分类假设
假设归谬
若假设某种情况,能够推出矛盾,则该假设不成立。
分类恒真
若对于分类的某一种情况,某结论都成立,则该结论是必然为真。
若假设某种情况,满足题干条件,则该情况是可能为真的。
②代入排除
问“不可能为真”“可能为真”“补充前提”、穷举选项、假言选项时,用“选项代入法”。
❤️提醒 :4个基本起点对于元素匹配、组队选人、排序方位都是通用的。
两大法则
分析法则、逆向法则
①分析法则-解题习惯
问题导向(补充信息-解题起点、特殊问题-选项代入、特殊目标-推理方向)
⇒ 确定起点 ⇒顺藤摸瓜(共同话题) ⇒逐步验证(答案往往不需要推到最后就能找到/无法确定每个元素的情况)
②逆向法则-思维习惯
不定否定找剩余 :不确定型、范围型、否定型结论,关注剩余元素
重复限制做起点:重复元素、限制较多的位置 优先分析
逆向思维用条件:元素匹配、组队选人、排序方位要充分利用题目条件
18技 假言命题(核心)
适用范围
题干有假言命题
通用:匹配、组队、排序
解题思路
①确定代入
若题干有确定信息,则考虑将确定信息代入到假言命题P→Q中进行推理
【拓展】套路代入
套路条件(数量、范围) &假言命题⇒套路条件代入到假言命题进行推理。
【典例】
已知:(1)张三是湖北人或者湖南人。(2)如果焕哥不爱喝奶茶,那么张三就是北京人。
(1): 张三不是其他地方的人 +(2) ⇒ 否后否前:焕哥爱喝奶茶。
❤️思考的逻辑:若有P→Q & 其他条件(确定信息、范围、数量) → 逆向思考,关注其他条件能否肯定P or 否定Q。
②假设反证(归谬)
若题干无确定信息以及套路条件,考虑假设P真 or 假设Q假,推出矛盾(目标),再否定假设。
①假设P为真,结合题干→推出矛盾→否定假设:P为假。
②假设Q为假,结合题干→推出矛盾→否定假设:Q为真。
19技 数量限制
适用范围
题干有数量关系
通用:匹配、组队、排序
解题思路
①满足限制
元素的对应情况必须满足题干的数量限制。
①是否超过
若已达到上限,则其余元素不能继续放入。
②是否足够
若尚未达到下限,则需要放入其余元素。
②假设反证(经验)
若题干存在数量关系,且需要进行假设,假设的矛盾点往往是和数量有关。
20技 范围占位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范围条件
通用:匹配、组队、排序
解题思路
①简单占位
甲在AVB → 甲不在其他
②复杂占位
甲、乙在AVB → 甲、乙不在其他 + A、B不是其他
❤️本质:在某个范围(不定结论)⇒ 不在其他范围(确定信息)
❤️思维习惯-逆向法则:不定否定找剩余
题型07 组队选人题
题型特征
题干强调分组问题或选人问题
21技 组队选人(复盘)
适用范围
组队选人
解题本质
①元素与组对应和不对应
②选谁、淘汰谁
【复盘】
基本起点
确定信息、重复元素、分类假设、代入排除
两大法则
分析法则、逆向法则
套路条件
假言命题(确定代入、套路代入、假设归谬)、数量关系、范围条件
22技 同组分组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元素同组或不同组
解题思路
①分组占位不定组
若题干强调元素不同组,则考虑将这些元素分到各组占位,但不需要确定元素在哪一组。
【典例】
已知:5人分两组,第一组2人,第二组3人,甲、乙不同组。
结论:甲、乙在这两组各占一个位置。
②同组打包找空间
若题干强调元素同组,则打包后寻找能放入的组。
【典例】
已知:5人分两组,第一组2人,第二组3人,丙、丁、戊同组。
结论:丙、丁、戊只能在第二组。
③优先分组
若既又同组,也有分组,则优先分组占位,再同组打包。(解题经验)
23技 选人条件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选人或淘汰人
解题思路
①强调选几个
考虑淘汰几个
【典例】5选3→考虑淘汰2个
②强调淘汰几个
考虑选几个
【典例】5淘汰3→考虑选2个
24技 名额分配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每组数量限制
解题思路
先将名额进行分配,再进行推理
【典例】5个元素分三组,每组1~2个元素 → 1、2、2
题型08 排序方位题
题型特征
题干强调元素之间的排序问题
25技 排序方位(复盘)
适用范围
排序方位题
解题本质
元素和位置的对应关系
规律
元素匹配: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组队问题:元素和组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排序方位:元素和位置之间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
26技 相邻定距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元素相邻或定距
解题思路
打包后,整体观察位置结构(长度)。
❤️经验:长度越长越先分析。
【典例】甲、乙、丙相邻 →(甲乙丙)组合需要连续3个位置
【典例】甲、乙相隔2个元素 →(甲XX乙)组合需要连续4个位置
27技 排序占位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元素的先后顺序关系
解题本质
反向排除位置。
【典例】甲前面有3个位置 → 甲不在前3位
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 -削弱题
题型09 削弱的基本思路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①给出论据;②给出论点。
28技 三大削弱方法(削弱思路)
适用范围
削弱题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典例】焕哥逻辑好,说明焕哥可以考上研究生。
①质疑论点
直接反驳论点:指出论点不成立。
❤️经验:当结论表示预测、因果关系和方法建议时 ,优先考虑直接质疑论点。
【选项】焕哥考不上研究生 ——质疑论点
②割裂关系
①直接割裂
指出论据与论点无关 / 即使论据为真也推不出论点
特征:相关性强(优先看相关性最强的选项)
【选项】即使逻辑好也考不上研究生 ——直接 割裂关系
②间接割裂
指出题干的逻辑谬误 / 提出有削弱作用的新论据 / 质疑题干的隐含假设
特征:相关性稍弱
【选项】焕哥数学特别差 ——间接割裂关系
❤️经验:论据和论点之间有概念跳跃,优先考虑割裂关系
③质疑论据
直接反驳论据:指出论据不成立。
【选项】焕哥逻辑不好 ——质疑论据
29技 三大比较原则(选项比较)
适用范围
论证逻辑通用
解题思路
①话题相关原则
论证逻辑总是优先验证话题最相关的选项。
【应用1】做论证逻辑时,优先验证话题最相关的选项。
【应用2】若多个选项符合问题要求,选择话题更相关的选项。
②力度比较原则
①题型要求
力度从强:最能削弱、最能支持、最能解释
力度不宜过强:假设题(过度假设)、推论题(过度推理)
②力度词
强:大多数、所有、许多、很可能、决定性、必然、主要、唯一、重要、往往、经常…
弱:有的、可能、也许、个例、至少一个…
③相对合理原则
①优中择优
②差中择优
30技 五大命题陷阱(干扰项)
适用范围
论证逻辑通用
解题思路
①反向提问
特征:除了…、最不能…
思路:找思路相反或无关的选项
②偷换概念
特征:选项话题关键词进行了替换
思路:可能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不优先考虑(同义替换≠偷换概念)
③并非唯一
特征:并非+唯一/必然/所有
思路:力度较弱
削弱、支持、解释,不优先考虑
假设、推论,优先考虑
④诉诸主观
特征:主观性表达,专家说、认为…
思路:不优先考虑
⑤诉诸未知
特征:没有证据、没有反例、尚不可知…
思路:选项并未作出具体判断,不优先考虑
⑥暧昧选项
特征:既能支持,也能削弱
思路:一般不考虑
若题干中的论据/论点中有举例,选项针对这部分的削弱,均不选。
题型10 方法模型的削弱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方法关系
31技 基本方法模型的削弱(重点)
适用范围
提出方法,用来达到目的/解决问题
如:为了…、…的提议、…的建议、…能够…、…可以…
解题思路
①方法无效
方法达不到目的(重点)
②方法不可行
方法不具有可行性(次选)
③方法有恶果
方法导致其他恶果(一般不选)
❤️细节:价格高≠不可行
【典例】
【题干】方法:每天喝奶茶 → 目的:减压。
【选项1】喝奶茶无法减压
思路:方法达不到目的。
【选项2】没有奶茶
思路:方法不可行。
【选项3】奶茶很贵
干扰项:价格高不意味着不可行。
【选项4】喝奶茶会变胖
干扰项:恶果(副作用)
32技 必要方法模型的削弱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必须某方法
解题思路
优先指出方法不必要(有替代方法)
【典例】
①为了减压,建议喝奶茶。
强调:奶茶是有效的
【削弱】喝奶茶无法减压。
②为了减压,必须喝奶茶。
强调:奶茶是必要的
【削弱】每天做1000个综合推理可以减压。
题型11 因果模型的削弱(重难点)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因果模型
I. 因果推理: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II. 果因推理: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
33技 因果推理的削弱(简单)
适用范围
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解题思路
①指出预测失败
②指出原因不成立
【典例】
【题干】焕哥每天喝奶茶,因此,焕哥将会长胖。
【削弱1】奶茶和长胖无关/焕哥跑步20公里 ——指出预测失败(重点)
【削弱2】焕哥不喝奶茶 ——原因不成立(了解)
34技 果因推理的削弱(重点)
适用范围
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
①割裂关系
指出因果关系不成立。
包含:因果无关、因果倒置、有因无果、无因有果
❤️提醒:话题相关度极强。
②另有他因
指出存在其他的原因,导致这个结果。
①另有他因的力度小于割裂关系
②另有他因和无关选项
共同点
提到新话题。
区别点
若新话题和结果有关,则属于另有他因。
若和结果无关,就属于无关选项。
③若题干是求异法,则寻找他差(一般是差异因素)
③肯因谬误
特征:存在其他原因,也可以导致这个结果 ——重点"也"
思路:间接肯定了题干的原因,有支持的嫌疑,一般不选
【典例】
【题干】…说明,是爱喝奶茶导致长胖。
【选项1】奶茶和长胖无关。——因果无关
【选项2】是长胖导致爱喝奶茶。——因果倒置
【选项3】喝奶茶但是不长胖。——有因无果
【选项4】不喝奶茶也长胖。——无因有果
相关性很强
【选项5 】喜欢做逻辑题。——无关选项(做逻辑题和长胖无关)
【选项6】喜欢喝含糖可乐。——另有他因(含糖可乐会导致长胖)
【选项7】喝含糖可乐也会导致长胖。——支持题干(间接肯定了奶茶的作用)
35技 果因方法的削弱(难点)
适用范围
因果关系+方法关系
解题思路
优先质疑因果关系——命题规律
❤️先针对论点的方法关系做题,若没有合适选项就直接割裂论据中因果的关系。
【典例】
【论据】①喝奶茶的人往往比较胖;②听逻辑课可以戒奶茶
【论点】为了减肥,决定听逻辑课(方法关系)
【逻辑】听逻辑课→ 戒奶茶→减肥
【削弱】奶茶和长胖无关
题型12 数字模型的削弱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削弱题干
(2)题干:数量关系
36技 量比模型的削弱
适用范围
①数量→比例;比例→数量
②数量作为评价标准
解题思路
直接指出题干数量缺陷,但一般是针对基数(总量)。
【典例】
【题干】A大学录取人数多,因此A大学好考。
【削弱】报考人数极多。
37技 比例因果的削弱
适用范围
根据比例得到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找总体比例
①总体比例越大,越能削弱题干
②总体比例越小,越能支持题干
思维本质
已知:听逻辑课的小伙伴有50%脱发。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高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80%
听逻辑课可以防止脱发(降低脱发的概率)——负相关
情况②-总体比例一致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50%
听逻辑课和脱发无关 ——无关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低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30%
听逻辑课会导致脱发(提高脱发的概率)——正相关
论证逻辑-支持题
题型13 支持的基本思路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①论证;②论点
38技 三大支持方法
适用范围
支持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典例】焕哥逻辑好,说明焕哥可以考上研究生。
①支持论点
指出论点成立。
【选项】焕哥的确会考上研究生——支持论点
②建立联系
①直接建立联系
与话题相关性强。
【选项】逻辑好和考上研究生有关/如果逻辑好,那么可以考上研究生——直接建立联系
②间接建立联系
与话题相关性弱。
【选项】焕哥数学好——间接建立联系
③支持论据
指出论据成立。
【选项】焕哥逻辑的确好——支持论据
题型14 方法模型的支持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给出方法关系
如:为了…、…的提议、…的建议、…能够…、…可以…
39技 基本方法模型的支持
适用范围
提出方法⇒ 达到目的or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
①方法有效(重点)
②方法可行(次重点)
③方法无恶果(易错点:一般不选)
❤️细节:价格低≠可行
【典例】
【题干】(方法) 每天喝奶茶 → (目的) 减压。
【选项1】喝奶茶可以减压
思路:方法有效。
【选项2】有奶茶
思路:方法可行。
【选项3】奶茶很便宜/有钱买奶茶
干扰项:价格低不意味着可行。
【选项4】喝奶茶不会变胖
干扰项:无恶果(不会长胖,但是是否会减压未知)
40技 必要方法模型的支持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 必须使用某方法
解题思路
优先指出方法是必要的
①没有替代方法
②过去没有采取该方法
❤️强干扰项:方法有效。
【典例】
【题干】为了减压,必须喝奶茶。
【支持】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压。
【强干扰项-方法有效】喝奶茶可以减压(≠必须喝奶茶)
题型15 因果模型的支持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因果模型
41技 因果推理的支持
适用范围
题干是因果推理(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解题思路
①指出预测成功
②指出原因成立
【典例】
【题干】焕哥每天喝奶茶,因此,焕哥将会长胖。
【支持1】奶茶和长胖有关——指出预测成功(重点)
【削弱2】焕哥爱喝奶茶 ——原因成立(了解)
42技 果因推理的支持
适用范围
题干是果因推理(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
①建立联系
因果相关
直接指出原因和结果相关
并非因果倒置
排除因果倒置的可能性
无因无果
原因不发生,结果就不发生
②排除他因
排除其他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①排除他因<建立联系
②若题干是求异法,则是排除其他差异因素
③排除他因与无关选项的区别在于,排除他因所提及的新话题和结果有关
❤️用“xx率”去评价二者的好坏,与被评价物体的数量无关。
【典例】
【题干】…说明,是爱喝奶茶导致长胖。
【选项1】奶茶的确会导致长胖。——因果相关
【选项2】不是长胖导致爱喝奶茶。——并非因果倒置
【选项3】不喝奶茶就不长胖。——无因无果
相关性很强
【选项4】不喝含糖可乐。——排除他因(可能还是奶茶导致长胖)
43技 果因方法的支持
适用范围
果因(论据)+方法(论点)
解题思路
优先支持因果关系
❤️先针对论点的方法关系做题,若没有合适选项就直接建立论据中因果关系的联系。
题型16 数字模型的支持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支持题干
(2)题干:数量关系
44技 量比模型的支持
适用范围
①数量推比例 / 比例推数量
②数量作为评价标准
解题思路
找总数(基数)
【典例】
【题干】A大学录取人数多,因此A大学好考。
【支持】报考人数极少。
45技 比例因果的支持
适用范围
比例推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找总体比例
①总体比例越大,越能削弱题干
②总体比例越小,越能支持题干
思维本质
已知:听逻辑课的小伙伴有50%脱发。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高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80%
听逻辑课可以防止脱发(降低脱发的概率)——负相关
情况②-总体比例一致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50%
听逻辑课和脱发无关 ——无关
情况①-总体比例更低 :所有人脱发的比例为30%
听逻辑课会导致脱发(提高脱发的概率)——正相关
论证逻辑-假设题
题型17 假设的基本思路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假设
(2)题干:给出论证
46技 假设的本质(基本思路)
适用范围
假设题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①建立联系
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
特征:论据+假设→论点
②必要前提
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
特征:该选项不成立→论证不成立
【典例】
焕哥爱喝奶茶,因此焕哥考上研究生。
①建立联系:爱喝奶茶和考上研究生有关/爱喝奶茶有助于考上研究生。
②必要前提:至少有人可以考上研究生。(若②不成立→所有人都考不上研究生→题干论证不成立)
47技 过度的假设(命题陷阱)
适用范围
假设题常见的干扰项
解题思路
若选项力度过强或出现了无关新话题,则可能是过度假设。
❤️细节:结合取非验证判断。
❤️强力度词,往往不选 (与削弱/支持题相反)
强力度词:大多数、所有、许多、很可能、决定性、必然、主要、唯一、重要、往往、经常…
【典例】
焕哥逻辑好,因此焕哥可能考上研究生。
①过度假设(力度):逻辑好必然考上研究生。【取非验证:否定①→逻辑好可能考不上研究生→题干可以成立❌】
②正确假设(力度):逻辑好就可能考上研究生。【取非验证:否定②→逻辑好必然考不上研究生→题干不成立✅】
③正确假设(新话题):焕哥英语不拖后腿。【取非验证:否定③→ 焕哥英语拖后腿→题干不成立✅】
④过度假设(新话题):焕哥英语满分。【取非验证:否定③→ 焕哥英语没有满分→题干可以成立❌】
48技 取非验证法(保底方法)
适用范围
寻找必要前提以及排除过度假设
解题思路
若否定某个选项代入题干,题干的论证不成立,则该项是题干的假设;反之,则不是题干的假设。
❤️解题习惯:先寻找建立联系的假设,再用取非验证。
题型18 方法模型的假设
题型特征
题干是方法关系。
与方法模型的支持高度一致。
如:为了…、…的提议、…的建议、…能够…、…可以…
49技 基本方法模型的假设
适用范围
提出方法⇒ 达到目的or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
①方法有效(重点)
②方法可行(次重点)
③方法无恶果(一般不选)
50技 必要方法模型的假设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必须 某方法
解题思路
优先考虑方法有必要(①没有替代方法 ;②过去没有采取该方法)
❤️强干扰项:方法有效
题型19 因果模型的假设
题型特征
题干是因果模型
与因果模型的支持高度一致。
51技 因果推理的假设
适用范围
已知原因⇒ 预测结果
解题思路
指出预测成功
52技 果因推理的假设
适用范围
已知结果⇒ 分析原因
解题思路
①建立联系
因果相关
并非因果倒置
②排除他因
53技 果因方法的假设
适用范围
果因(论据)+方法(论点)
解题思路
优先支持因果关系
❤️先针对论点的方法关系做题,若没有合适选项就直接建立论据中因果关系的联系。
论证逻辑-分析题
题型20 分析争论焦点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辩论二者的争论焦点/分歧
(2)题干:给出双方辩论的过程
54技 论点争论模型(重点)
适用范围
双方论点有明显分歧
解题思路
答案找双方论点的分歧
核心原则
差异性原则(答案必须是双方观点有分歧的话题)
【典例】
甲:A→B;乙:C→┐B
答案:B是否成立
55技 论证争论模型(难点-考的不多)
适用范围
双方论据/隐含假设有分歧
解题思路
答案找双方论据或隐含假设的分歧
【典例-论据分歧】
甲:A→B;乙:认可B,但┐A
答案:A是否成立
【典例-隐含假设】
甲:A+(C)→B;乙:┐C
答案:C是否成立
56技 标准争论模型(难点-考的不多)
适用范围
双方评价某一事物的标准不同
解题思路
答案找标准是什么
题型21 分析结构相似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和题干最为类似的选项
(2)题干:给出一段或多段论证
57技 结构特征优先看(重点)
适用范围
结构相似题的一般解法
解题思路
①论点特征一致
推理结构(形式逻辑)、因果方法、方法关系、肯否形式
②论证特征一致
推理结构(形式逻辑)、归纳、类比、求因果五法
58技 逻辑谬误其次看(次重点)
适用范围
题干存在逻辑谬误
解题思路
选项需要有同类谬误
59技 归谬模型看一看(了解)
适用范围
问题要求用结构类似的选项证明题干的论证不成立
解题思路
寻找结构类似,但论点荒谬的选项
解题原理
间接反驳-归谬法:结构类似的选项&荒谬结论⇒ 论证存在问题
题型22 分析论证有效性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评价题干论证的关键问题
(2)题干:给出一段或多段论证
60技 两面验证法(基本)
适用范围
题干无明显特征(分析有效性的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逐一验证选项,对选项做出不同的回答,若分别可以支持和削弱题干,则该项就是评价题干的关键问题。
61技 对照实验法(重点)
适用范围
题干在讨论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选项构造对照实验(若判断A导致B,分析A和┐A 时,B的情况)
解题原理
求异法是确定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
62技 缺陷分析法(本质)
适用范围
题干有关键缺陷(数字相关、因果关系)
解题思路
答案就是针对该缺陷的选项
❤️经验:题干既有比例也有数量,答案找数量;题干仅有比例而无数量,答案找比例。
论证逻辑-解释题
题型23 解释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找到能解释题干的选项(找原因)
(2)题干:给出现象
63技 合理原因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现象
解题思路
寻找能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选项比较
①话题相关性;②力度-越强越好
64技 可以共存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两个看似存在矛盾的现象
❤️细节:注意转折,转折前后有矛盾。
解题思路
寻找能让矛盾现象共存的选项
论证逻辑-推论题
题型24 推论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推出结论
(2)题干:给出若干信息
“上述论证为真,最能支持以下的哪项结论”——推论题(上支持下)
65技 概括结论法(难点)
适用范围
题干有论点 or 条件可联立(共同话题)
解题思路
①若题干有论点,则优先考虑论点的等价命题
【典例】A→B
【选项①】B的等价命题
【选项②】由A推出的结论
②若条件可联立,则联立条件推出结论(找共同话题)
过度推理
选项出现了力度过强的词或者无关新话题,就可能存在过度推理。
❤️绝对化用语:最主要/最重要/唯一/只有/主要/都/每一个/必然/……
66技 选项代入法(重点)
适用范围
题干条件无法联立/无论点 or 问法特殊
❤️问法特殊
①反向提问-无法推出:逐一验证选项,寻找无法推出的选项。
②问“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逐一验证选项,寻找和题干矛盾的选项。
③问“上文续写,完成段落”:寻找逻辑上合理的下文。
解题思路
逐一验证选项
❤️注意:过度推理
67技 取非验证法(了解)
适用范围
直接选项代入也无法得到答案
解题思路
将选项取非验证(反证法)
❤️细节:优先验证假言命题或力度较弱的选项。
题型25 数字推理题
题型特征
(1)问题:要求进行推理
(2)题干:给出数量关系
68技 数学分析方法(重点-通用)
适用范围
题干要求进行数量关系的运算(通用解法)
解题思路
①定量分析:列式计算、特值法(基本方法)
②定性分析:根据数字规律进行判断
69技 数量比例模型(重点-较多)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数量、比例这类数据
解题思路
列式计算(基本方法)
①若题干有数量也有比例,则答案一般是数量
②若题干只有比例而无数量,则答案一般是比例
70技 循环倍数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循环、倍数这类数据
解题思路
进行循环和倍数计算
双循环(天干地支):先算共倍数缩小循环范围,再各自循环周期,之后再结合
71技 均值计算模型
适用范围
题干强调均值类数据
解题思路
①均值计算:部分题目要求大家计算均值,只需要根据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②均值陷阱:注意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均值的影响
72技 概念运算模型(重点-较多)
适用范围
题干给出若干概念要求进行计算
解题思路
①概念划分模型(基本策略)
一般的概念运算题都可以通过先将概念划分,再计算的方法解决。
②多多少少模型(考频3次)
若题干给出A>B,C>D,则答案是找AC>BD。
❤️细节:划分的关系必须是矛盾关系(A与B是矛盾,C与D是矛盾)
③概念交集模型(考频1次)
若题干概念划分后元素变多,则考虑定位重复元素。
❤️重复元素:同时满足若干集合的元素
④概念匹配模型(考频2次)
若题干概念之间有匹配关系,则一般通过列表分类讨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