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SONY图片配置文件详解
弄不明白色彩设置的摄影朋友看这里,分享SONY图片配置文件详解(一萱摄影) (随设备开发进步,选项数量种类可能会增加)。
编辑于2023-05-31 15:34:23 江西SONY图片配置文件详解(一萱摄影) (随设备开发进步,选项数量种类可能会增加)
SONY图片配置文件是个啥?
虽然有“图片”两个字,但是和图片没什么关系,其实是针对视频。正是因为有了“图片配置文件”这个功能,才显示出sony拍摄视频的强大
照片拍摄中,有jpge和raw两个。视频是由一帧帧照片决定的,但是raw格式太大,极少数相机支持。各个厂家需要解决视频宽容度问题,于是各自开发出一套专用于视频的色彩模式------------索尼就是这个:”图片配置文件“
PP值是什么?
就是各种预设,每个pp值内的选项是一样的,你可以按照默认来选,也可以随意的改变各种预设
PP值内的伽马是什么?
非线性变化和线性变化的区别
一杯水加一勺糖,人和糖度测试仪器都感受到了甜度。接着再加一勺糖,人只是感觉到了甜度上升,而测试仪感受到了糖度是之前 的两倍。当人想要感受两倍糖度的时候,那就可能需要三四勺糖才可以
所以人对糖分的感知是非线性的
仪器对糖分的感知是线性的
相机内的coms对光的感知是线性的
而人眼对光的感知是非线性的
所以伽马设置是
根据相机厂商对人眼非线性变化的理解,开发出的适合人眼的几种预设
举例
raw格式照片拍的时候好好的,不经过调整其实是偏暗的
不懂点
而之所以设置伽玛曲线,就是让相机所拍下的画面有更大的宽容度,以便于在后期更容易还原到人眼所看的那样,你要记住人眼看东西是由大脑控制的,相机只是机器,是没有那么智能的。
这里是不是有个前因后果的关系,比如:因为显示器显示的非线性,从而造成采集必须要向与显示器的非线性曲线相反方向取值,这样就可保证人眼从显示屏上看到的是亮度的线性关系,我这样设想好像不是凭空,似乎在哪里看到过有关知识……,慢慢了解吧,我觉得,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乐在其中吧。
PP值内的十四种伽马曲线
每一个pp值内都可以调整伽马
Moive
电影的意思,视频拍摄中的标准伽马
特点是拍摄出来的画面有胶片质感,适合拍摄不需要什么后期,就可以得到理想画面
但是动态范围不大
Still
静止的意思,模拟相机拍摄静态照片的效果
拍摄出来的画面,具有高对比度和浓郁的色彩
适合拍摄集会活动之内的,需要色彩丰富的场景
Cine1
也是电影的意思,用Cine是为了和moive区别
有类似电影风格的高光,让画面过曝的部分显得更自然
它的动能范围是所以cine伽马曲线中最大的
非常适合在明快或者大光明环境下拍摄
cine1具有较高的动态范围,所以会导致比较灰一些,因此需要后期提高对比
Cine2
与cine1比较类似
区别在于cine2对画面的亮度范围进行了压缩,使画面中过量的范围显示为灰白色
因此这种伽马曲线适合于本来就对亮部细节进行压缩的电视直播
Cine3
相对于cine1来说,强化了明暗对比,增强了黑色的层次
因此cine3能拍出比cine1对比度相对更高的画面
Cine4
是cine3的升级版,增强了暗部的对比度,所以更适合拍摄偏暗场景
这四个伽马曲线中,Cine4是用的比较多的
ITU709
国际电信联盟的意思,是高清电视节目的标准伽马曲线
适合普通场景的拍摄,特点是具有较好的自然对比度和真实的色彩,以及有限的动态范围
ITU709(800%)
具有比ITU709更广的动态范围
能有效压制画面中的高光区域
当使用ITU709无法获得细节丰富的高光区域的时候,可以使用ITU709(800%)
ITU709(800%)最低的ISO是800,由于它有很好的色彩还原度,所以在使用slog2或slog3的时候,通常使用ITU709(800%)来作为伽马显示辅助
S-log2
具有所有伽马中最广的动态范围,以至于即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也有能得到丰富的明暗细节
使用S-log2拍摄出来的画面是灰片,必须要通过后期才能还原出真实的画面
S-log3
相比S-log2,多了一些胶片色调
S-log2和S-log3的iso起跳点都比较高
由于S-log2和S-log3拍摄的画面都需要专业的后期处理,所以这是属于相对专业的伽马曲线
HLG
HLG1
在降噪的方面控制的比较好
HLG2
HLG3
则动态范围会更广一些,降噪就要差一点
主要来拍摄HDR视频
特点是画面里的阴影和高光部分都具有丰富的细节,并且颜色鲜艳,不需要怎么做后期,就可以指出这是HLG和S-log最大的区别
这四个选项 的区别主要在于动态范围的宽窄和建造强度
S-log拍不好为什么
伽马曲线的伽马亮度值
不同伽马曲线,亮度值是不一样的,
要想准确曝光,就要充分设置好亮度值并且搭配直方图
自己看课吧,我讲不明白
黑伽马和伽马有什么关系
黑色等级
对视频内的暗部区域进行调整和控制
进入增加黑色等级数量,画面暗部就会变亮,当等级数量最高时,就会画面就会变灰,缺乏参差感。降低黑色等级数值会增加一些对比度
黑伽马
不是指另外一条伽马曲线。而是指伽马曲线中偏暗的那部分称为黑伽马
所以黑伽马是伽马曲线内的一部分,它是针对暗部的那一部分伽马曲线进行调整的
所以当选择好一种伽马曲线之后,如果你对伽马曲线的暗部层次不满意,就可以通过黑伽马来调整
黑伽马内有两个选项
范围
主要是用来控制调整黑伽马时受影响的范围
等级
和黑色等级调整类似
看似黑色等级和黑伽马的控制都是针对暗部
不同点在于
黑伽马需要依据不同的伽马曲线进行调整
黑伽马对暗部的控制回比黑色等级更加精准,自然
膝点是个啥?
与黑伽马曲线类似,只不过膝点选择的高光的部分,针对伽马曲线的亮度进行调整
点击膝点
手动
点
类似黑伽马的范围
用来确定在黑伽马中哪一个位置来确定伽马曲线的斜率
斜率
伽马曲线顶端两个虚线的角度,就是斜率
曲线向上,斜率为正,就表示将高光画面提亮,反之为负,就是压暗高光
这里的斜率就好像黑伽马中的等级
自动
最大点
”点“的意思
灵敏度
”斜率’的意思
PP值里的色彩模式是个啥
前面都是争对亮暗,后面来针对色彩
色彩模式
可以把它理解成,针对各种伽马曲线,所套用的滤镜。
伽马曲线可以套用这些不同的色彩模式,可以让拍摄的视频画面更有质感以及更漂亮的色彩
这些色彩模式的名称与伽马曲线名称有些相同
原则上尽量选择与伽马曲相同的色彩名称,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色彩还原度更高
各种不同的色彩模式
Movie
与Movie伽马曲线相配套
这种色彩模式拍摄出来的画面具有浓浓的胶片色调
可以提供比较鲜明的色彩感受
Still
与Still伽马曲线相配套
拍出来的画面色彩饱和度会更高,并且画面的暖色与冷色会更加浓郁
Ciname
与四个Cine伽马曲线相配套
拍出的画面饱和度会低一些,不过对画面的蓝色部分影响不大,从而使画面呈现电影画面的效果
Pro
与两个LTU709伽马曲线相配套
画面中色彩饱和度不高,色彩不是很鲜明,不过色彩之间过度比较柔和
后期只需稍微调整,画面就会很更加适
子主题
LTU709矩阵色彩模式
也是匹配两条LTU709伽马曲线
使用这个模式拍摄视频,在高清数字电视(HDTV)上播放,会比使用Pro色彩模式拍出来的画面蓝色,会更加浓郁,色彩更加真实和鲜明
所以使用两条LTU709伽马曲线时,一般会选择这个色彩模式
黑白
不匹配任何伽马曲线
除HLG伽马曲线不能黑白
S-Gamut
与S-log2相配套的色彩模式
这种色彩模式充分的保留了S-log2伽马曲线丰富的细节与极大的后期宽容度
满足了后期深度调整的需要
S-Gamut.Cine
与S-log3相配套
除了保留画面的丰富细节,还带有一种电影感
S-Gamut.3
也是与S-log3相配套
与S-Gamut.Cine相比,有更广的色彩空间
通过还原,可以让画面呈现更细腻的色彩
BT2020和709
这两条色彩模式只适用于几条HLG伽马曲线
一般选择709来搭配HLG会更好
自己实际去实战测试,测试不同,没有绝对的伽马曲线和色彩模式的搭配,只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其余三个调整色彩的选项
饱和度
不过多赘述
当饱和度最低的时候画面还是有色彩的,除非你色彩模式调成黑白
色彩相位
用来改变画面中的黄绿色和紫红色
数值越大,画面部分颜色就会增加紫红色。反之就会增加黄绿色
调整色彩相位,改变的与画面相关的一部风颜色,整个画面的颜色不会随之改变
色彩浓度
R红
G绿
B蓝
C青
M洋红
Y黄
这里指的是调整单一的某个色彩的饱和度,与前面说的调整整个画面的饱和度不一样
这与白平衡偏移也不一样,白平衡偏移是整体的染色
浓度是针对特别单一色彩饱和度进行调整
课程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r4y1Q7cq/?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1fe04d975940a61dd474fe101d9261b5
实测报告
直出的
Movie
普通视频直出
Still
标准照片采样
Cine
在Movie和LOG中间的
可以直出可以后期
留有一点补救的空间
电视直播直出的两个
itu
itu709
调色的
log
hlg
HDR
高动态范围的视频
需要用专用的显示器
需要用专用的播放器
直出效果好的色彩曲线
Sill
Ciname
Scineton
色彩为什么总是不够好
无论是再好的色彩模式,没有经过细致调整,都是不够达到直出效果的
我们一般会做哪些调整
色彩
画面的整体饱和度处理
现实世界的饱和度往往不够高,因此我们需要在图片配置文件中设置更高的饱和度
pp值设置饱和度即可
画面的单独饱和度处理
pp值内设置色彩浓度色彩浓度有rgbcmy6种,分别是红绿蓝青洋红黄
人脸
修改人脸的目的原理是减少人脸的饱和度
人脸一般属于橙色,pp值色彩浓度设置种,r和y(红色和黄色)这两个选项可以包含人脸,因此我们需要将r和y的饱和度降低
需要处理的特别色彩
例如当身处草原拍摄的时候,除了设置人脸之外,大面积的绿色是不是也需要设置一下。此时设置g(绿色)适当增加饱和度,画面就会更好看
当在泳池,海边拍摄的时候,大面积的蓝色出现,我们设置完人脸之后,是不是也设置一下蓝色,画面就会更出彩
明暗
黑伽马(暗部设置)
一般我们画面的暗部都会需要提亮一点,毕竟不是拍电影
普通环境稍微提亮一点
特殊环境(例如之前创想会开会的地方)最大限度提亮
膝点(亮部设置)
一般曝光正常的话,看拍摄风格,故意小曝大明快,或者防止窗外过曝往回拉
几个预设建议
低对比人像预设
高对比环境预设
色温怎么用?
色彩偏移四象限内,我们的偏移点坐标是由于两个变量构成。其中一个变量一定会比另一个变量更偏移他们对应的x轴,y轴。因此偏移多的就是主要色调,偏移少的就是辅助色调
四大偏移往哪偏?
环境如果单一例如海洋,草原,森林,
那么海洋的主要色调绝对是蓝色,主要色调确认是横轴,那你的次要色调就是纵轴,也就是次要色调的偏移只有绿色和洋红,你可以试着都尝试一下,比如旁边有海边植物,那你次要色调稍微偏偏绿色一定没问题。比如虽是海边但是是傍晚,次要色调再网紫色偏,一定也很好看。。。。。。再假如在海边夕阳西下,如果你要拍夕阳主要色调一定是偏黄色(幅度更具现场情况),那就不再是海上的蓝色了
争对这种情况,找好构图,尝试一下四个偏移的改动,都录制一下看看哪个好,实验多了自然就会了
环境要是不单一怎末搞?
例如我们办公室,和晚上要去拍的那家店
首先绿色和洋红不用试,肯定先试左右色温偏移,
主要色调确保匹不匹配,次要色调决定风不风格化
VAV7J72)NK5P%7DSEOV9U42$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