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GIS设备各阶段试验检测优化提升措施
关于GIS设备各阶段试验检测优化提升措施的思维导图,具体包含厂内阶段、交接试验阶段、运行阶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管培生课程作业
商业模型
GIS设备各阶段试验检测优化提升措施
厂内阶段
优化耐压试验老练时间
根据相关标准与要求,目前500kV GIS/HGIS设备耐压多采用8分钟老练、30分钟局放,1000kV GIS/HGIS设备耐压采用30分钟老练、30分钟局放,但通过耐压试验的设备运行过程中仍有内部闪络发生,耐压试验考核力度不足。
优化GIS/HGIS设备出厂耐压试验过程中老练、局放阶段时间,500kV设备延长至52分钟老练、45分钟局放,1000kV设备延长至71分钟老练、45分钟局放,充分激发异物、尖端、空隙等缺陷。
全面推广
耐压试验时同步开展特高频和超声波局放检测
目前GIS/HGIS设备出厂局放试验时主要采用脉冲电流法,但对于异物、绝缘等缺陷,特高频、超声波局放检测更为灵敏。
在出厂耐压试验时,同步开展特高频、超声波局放检测,避免带病出厂。
出厂耐压试验时同步进行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
GIS/HGIS设备绝缘闪络主要发生在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环节,而目前出厂耐压试验未考虑操作过程产生的振动与电压波动叠加。
为全面考核设备绝缘性能,在出厂耐压试验过程中的局放测量阶段,同步进行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
试点应用
断路器200次操作后不清理立即耐压
目前GIS/HGIS设备出厂试验中,断路器200次机械磨合操作后,需开盖清洁,再进行耐压试验,未考核断路器自身磨合产生的异物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在200次机械磨合后立即进行耐压试验,开盖清洁后再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并进行两次耐压局放数据对比。
交接试验阶段
优化GIS/HGIS设备现场交接耐压试验过程中老练、局放阶段时间,500kV设备延长至52分钟老练、45分钟局放,1000kV设备延长至71分钟老练、45分钟局放,充分激发异物、尖端、空隙等缺陷。
规范回路电阻测试
回路电阻测试是发现GIS/HGIS设备接触不良的重要手段,目前回路电阻测试的范围选取无统一标准。
回路电阻测试按每个最小测量单元开展,为后续检修试验提供参考。
运行阶段
开展设备首检后耐压
个别GIS/HGIS工程,厂内或现场装配管控不严,闪络问题突出,仅开展交接耐压试验考核力度不足。
加强对曾发生过闪络GIS/HGIS设备的考核,结合首检开展耐压(80%出厂值)、局放试验。
对于基建过程中耐压闪络超过2次或在启动、运行过程中出现闪络的同站同批次设备,随机抽取1台次试点开展,若试验不通过,加倍抽检。
对于运行GIS/HGIS设备需进行耐压试验的,同样延长耐压试验过程中老练、局放阶段时间,500kV设备延长至51分钟老练、45分钟局放,1000kV设备延长至70分钟老练、45分钟局放,充分激发异物、尖端、空隙等缺陷。
推广X射线技术应用
装配工艺不良导致元件掉落、过热等是设备发生闪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X射线检测技术穿透力强,可以发现内部部件松脱、装配错误等异常,目前主要用于对隐患设备的排查。
对于存在本体异响、过热缺陷的GIS/HGIS设备或运行满10年、操作满500次GIS/HGIS断路器、隔离开关开展X射线检测,重点关注罐体底部异物。
开展合闸电阻测试
由于合闸电阻质量缺陷或装配不良导致的GIS/HGIS设备闪络时有发生,近10年已累计发生15起。合闸电阻阻值及投入时间测试效果较好,已在泰州站、安吉站发现2起合闸电阻异常。
在合闸电阻断路器检修停电后、复役前各开展1次合闸电阻阻值及投入时间测试,测试结果异常的应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带合闸电阻的GIS/HGIS设备
回路电阻测试是发现GIS/HGIS设备接触不良的重要手段,目前根据每次停电范围不同回路电阻测试的范围可能发生变化,不利于比对分析。
回路电阻测试按每个最小测量单元开展,并同步与交接时的初值进行比对分析。
强化特高频局放检测、超声波局放检测与红外精确测温
内部异物、绝缘件缺陷、连接件发热熔融是GIS/HGIS设备闪络的主要原因,运行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特高频局放检测、超声波局放检测与红外精确测温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在GIS/HGIS设备新投运、开盖内检后1周内开展1次红外精确测温,1月内开展1次特高频局放、超声波局放测试,半年内开展1次复测,重点关注断路器、隔离开关气室两侧盆式绝缘子附件是否存在异常特高频信号,触头屏蔽罩附近位置是否存在异常超声波信号。
提升措施
实施范围
具体措施
针对问题
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