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想清楚 说明白
能帮你: 了解表达背后的理论和规律;掌握各种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分享各种鲜活的经验与教训。
编辑于2023-06-15 18:52:59 福建省《想清楚 说明白》 宋春涛 著
第三章 优质的表达有章可循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
第1节 一次完美的表达只需三步 听众注意力如同“U”型曲线 把最核心的内容和观点放前面 中间创造新的刺激,拉高记忆曲线
惊艳,始自开场 开场(如同飞机起飞)开的好,整个表达可以说成功一半 目的:建立关系;增加可信度;激发兴趣;概况性的描述
1.讲故事,尤其是自己亲身的经历,建立现场的友善气氛
2.提问题,开场白的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
3.自我介绍,你身上有哪些闪光点能够一下子抓住听众
4.万能开场公式:P-I-P(Purpose;Importance;Preview)
积极的心理暗示、反复排练能够帮助表达者通向成功彼岸 保持内心秘密的力量:你不说出来,没人知道你紧张
过程陈述 张弛有度,保持节奏。 节奏有间歇,章节有小结,过程互动,有问有答
每段有预告、小结,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三句话: 告诉别人你将要说什么;说出来;告诉别人你说了什么。
卡耐基演讲SOLFTEN(柔和身体语言法):Smile;Open; Forward leaning;Touch;Eye contact;Nodding
你+听众=化学反应:生动而有效的身体语言;声音的魅力
让手势、眼神、微笑成为表达的加分项 用抑扬顿挫的声线、悦耳的声音去影响和感染你的听众
原则一:以情带声,声随情转,声情并茂
原则二:有意识地运用语速的变化(学播音员,念报纸)
原则三:有意识地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给小朋友讲童话)
结语,回味可以更悠长 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
1.总结回顾法:刚才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三点(我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2.隐喻法:雨过天晴、所处环境、预示美好、触景生情。。。
3.愿景激励法:通过愿景的描绘,与使命感的激发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4.阶升法:(林语堂)。。。在末尾的地方,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话语一句比一句重,一句比一句有力,一直上进,到达恰当的时候,便就止住。。。。
5.讲故事:如用老人与小鸟的故事来寓意对讲授内容的掌握与运用,全在各位手中
6.引述名人名言:一定要和表达的主题以及当时的气氛相结合~
[职场感悟]放低自己,抬高对方
第2节 搬开表达的绊脚石
你会提问吗?激发听众思考的技术 技巧:提前准备“提问卡片”
六种提问手段(推荐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整体式问题;直接式问题;反问式问题;传递式问题
提问的思想基本原则 1.明白你提问的目的;2.问题表述要精炼;3.一次只提一个问题;4.提问要打组合拳
回答问题原来这么有讲究
四步法:1.聆听问题;2.检验理解;3.给予肯定;4.回应问题
处理挑战性问题:1.老实承认不知道;2.拖延战术(咨询如ChatGTP);3.变焦法
搞定突发情况的技术
1.失去思路(卡片);2.设备故障(提前30分钟);3.超时或过早结束(有预案)
[职场感悟]再做一遍,有何不同?
每次问自己这个问题,会列出很多可以改善的点,特别是项目组共同来反思。
只有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推动将个人工作经历转化为职场经验,并持续沉淀下来,逐渐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第四章 塑造你的表达风格 ——成为你自己
第1节 独特的风格是从大量的练习中建立的 冰山下隐形的素质(7/8)决定了冰山上的显性素质(1/8)
表达者的3V:Verbal,Vocal,Visual 非言语信息最重要:对听众的影响来自内容(7%)、语气声调(38%)、和动作表情(55%)
知识与经验,习惯与激情 底层一:持续积累知识、经验 1.丘吉尔曾刻意练习演讲所需的技能 2.持续修炼两座知识库:专业知识与人生经验(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读万卷书,人生经验主要来源于行万里路以及阅人无数) 底层二:激情 如奥克兰市长布朗先生的演讲,他的音量、语气、语调、语速,加上丰富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无不传递着他的激情,传递出一种自内而外的真诚与自信,令人折服。 底层三:思维与行为习惯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成功源自良好的习惯。 2.面对听众,会条件反射地思考:听众的需求是什么?他关注哪些问题?我和他的关系怎样?关键人物在哪里?用什么方式表达听众最容易接受? 3.面对要表达的主题,他会思考:最有力量的表达结构是什么?什么素材易引发听众的兴趣和关注点?怎么才能在瞬间找到自己表达的“桩子”?
[职场感悟]“晚上8-10点,决定你的职场未来”(哈佛大学的经典箴言)
第2节 多讲讲自己的或别人的故事 好故事的7C模型:Curiosity(好奇心);Circumstance;Characters;Conversations in Dialog;Conflict;Climax;Conclusion
①成功的故事 王永庆的米店:让顾客感觉物超所值。关键在于他用了心!用心研究顾客,用心研究如何满足顾客需求
②个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是你不该忽略的巨大的素材仓库。
③幽默的故事 幽默的故事一定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幽默的故事如同味精,使你的表达更“鲜美”但不能多
④寓言故事 为你的“故事仓库”建一个清单目录,并在使用中不断提炼。
[职场感悟]内容背后是观点,观点背后是你自己 建立表达者可信度:身份地位(契合听众关注点)、良好意愿、专业知识、外表形象,以及共同基础。
第五章 私人订制 ——基于特定人群的提升建议
第1节 线性思维的理工生
线主表:线性思维主导了表达 1.绝大多数理科生都有一个强大的左半脑,对于处理逻辑、数字、空间、推理特别在行,CPU处理速度极快。 2.表达时习惯于从A点(问题)到B点(结论),不管是面向谁说话,反正都是以不变对万变。 3.表达的思维中,完全无视对方的背景、经历、职级、专业,自然不会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提升“药方” 1.与陌生人交朋友。运用四种沟通表达方法(TOAD模型基于“主张”与“质疑”两个维度) Observe(见微知著的观察)→Ask(基于对方关注点的判断)→Tell(确认共同关注点)→Discuss(展开话题) 2.多读书(不缺:人文、社科、历史类经典书籍);3.多旅行;4.多培养艺术感(老爸见解),如绘画、美术、音乐
语无伦次的文艺君
内向木讷的闷葫芦
1.欣赏式探询:运用“欣赏的眼光”来观察、对待你的沟通对象,你一定能够挖掘到他们身上所拥有的所有闪光点。 2.运用”Yes,and......"句式,而非“Yes,but......"句式来表达。 3.从积极的角度提出好问题,并且学会不断追问。5W1H(Why;What;Who;When;Where;How)
第二章 结构为王,内容为要 ——想清楚才能说明白
第1节 让表达“立”起来
以终为始,明确目标 如果目标未明即开口,如图士兵搞错了瞄准和射击的顺序
梳理逻辑,构建结构 金字塔原理:时间逻辑、空间逻辑、钟摆逻辑、变焦逻辑 收益逻辑FABE(Feature;Advantage;Benefit;Evidence) 三角逻辑(通过三点成面/三段论/三个视角等来安排结构)
第2节 让表达“活”起来
简明扼要——钉床理论 聚焦重点(必须让听众知道的),突出亮点,适当留白
避免太专业的术语(一切服务听众,不但为炫耀自己)
避免过于极端的词语或观点 避免负向词语:总是、从不、肯定、从未、永远、一定
用隐喻表达深刻道理
用类比调动人类共同的底层经验 言不如字,字不如表,表不如图;一张图片胜过一千字
[职场感悟]熟记文件,领会精神,汇报发言有境界!
第一章 像了解你自己一样 了解听众 ——你在对谁说话
第1节 把你想说的变成他想听的 ——“把心放在听众那边”, 你的诚意比任何表达技巧都更有力, 更能大打动你的听众。
满足听众的逻辑需求 ——你讲的对我有什么好处(请给我好处) ——请用我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
绝不要忽视情感需求 表现:爱憎分明、喜怒分辨、苦乐分界 共情:情感纽带能迅速建立你与听众的关系 共情三法:表达意愿、认可听众、建立关系 认可听众的四原则:SSIP(Specific;Sincere Immediately;Personalize)
第2节 寻找听众中的“自己人”
听众满足正态分布 大多数属于“中立者”(待转),支持者、反对者是少数
“自己人”在哪里 提前了解”关键人物;敏锐观察细节找“自己人
如何把“中间人”变成“自己人” 赞美他/她的名字;洞察人心找“支持者”
第3节 抓住关键人物的耳朵
巧妙运用20/80法则 关注20%的关键人物的想法与主张
关键任务:识别你的关键人物 细致入微的观察;座位的次序;发言/提问的顺序
打动关键人物的三个关键方法 用脑,想其所想;用心,投其所好;用口,说其所说 [想其所想]琢磨关键人物想法,表达与其理念契合的观点 分析他人的行为举止、言谈仪表,判断其内在风格与偏好 [巧妙引述,说其所说]我所说的,正是关键人物所想的
[职场感悟]请给老板做选择题,而非开放式问题!
前言
心路历程
2012出版第一本书《一句顶一句》3年销量突破5万
6年来,就职美赞臣、若羽臣,从事HR管理等工作
6年来,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讲授MBA管理沟通课程
6年来的实践与思考,凝结成第二本书《想清楚 说明白》
拼职场,表达为什么重要
职业发展三阶段:Do well→Speak well→Look well
Do well是绝对必须,苦干+巧干,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既能Do well,又能Speak well,发展机会一定多一倍
本书的功能
帮你了解表达背后的规律:构建表达架构,设计表达流程,自我修炼
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肯定你的听众,找到表达亮点,提炼自己的故事
分享鲜活的表达案例
带给你表达之外的收获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