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伤寒
自行整理,记录伤寒传变规律及理法方药,每日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伤寒论》
太阴病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下
胸下结鞕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少阴病
厥阴病
少阳病
口苦、咽干、目眩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中风
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吐下
悸而惊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
小柴胡汤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下利
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汤
若呕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阳明病
太阳阳明
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
腹满小便难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伤寒
身黄发热
栀子柏皮汤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
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不能食
胃中虚冷
攻热
必哕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
谷瘅
腹满如故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发汗
躁,心愦愦反谵语
温针
怵惕烦躁不得眠
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
舌上胎
栀子鼓汤
(221)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栀子鼓汤主之。
太阳病
五六日
(149)伤寒五、六日,呕吐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呕而发热
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呕吐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心下满而鞕痛
结胸
大陷胸汤
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藏结
舌上白胎滑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难治
但满而不痛
痞
半夏泻心汤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复下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利不止
利在中焦
理中汤
理中者,理中焦
利益甚
利在下焦
赤石脂禹余粮汤
不止
利小便
八九日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一云脐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风湿相搏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桂枝附子汤
大便鞕,小便自利
去桂加白朮汤
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甘草附子汤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脉结代、心动悸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炙甘草汤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白虎加人参汤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下利,日数十行,水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甘草泻心汤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水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不解
浮动主题
太阳1-179
上1-30
中31-127
下128-179
129
149
158,159
169
172,174,175,177
阳明180-262
185,189
194,195
221
261,262
少阳263-272
263,264,266
272
太阴273-280
273
少阴281-325
厥阴326-381
图例
病理
病名
时间
症状
治法
方子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