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息的写作
消息的写作的思维导图,以简洁明快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写法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编辑于2023-07-03 10:33:43消息的写作
消息写作基本知识
消息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以简洁明快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写法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新”“快”“短”。直截了当地叙述事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消息的分类
从内容上分:有经济新闻、军事新闻政治新闻、体育新闻、文教新闻、工业新闻、农业新闻、科技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广告新闻
从形式上分:有简明新闻、典型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录音新闻、电视新闻、图片新闻、电影新闻
从性质上分:有动态性新闻、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解释性新新、新闻分析和公报式新闻
写作格式
标题:突显最重要的消息要素
导语:消息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涵盖新闻六要素一目 了然
多反问、设问、现场再现
主体:导语之后,主干,集中叙述事件、阐述问题和表明观点,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1.倒金字塔式;2.金字塔式;3.时间顺序结构4.提要式结构也叫一二三四结构
内容充实,回答有力
用词准确,语言精炼
结尾: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依据需要可有可无。
归纳式、点题式、反问式、评论式、引语式……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背景:是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在主体部分,也穿插在导语或结尾之中
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修改要求
写作真理——好稿件都是磨出来的
自改——查事实是否真实;查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查阐述是否有片面性;查主体是否突出,有无本末倒置的错位现象;查语言是否流畅;查数字、时间是否有错。
互改——文章写好后尽可能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并虚心修改。
写作“三戒”:戒焦虑、戒浮躁、戒骄傲
消息写作问答
消息主体的作用
为导语表达过的主干事件提供丰富的材料
解释证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
满足读者了解内容欲求
主体写作要求
写作中,一定要区分主次、知道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该详写,什么该略写。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升阅读的舒适度。
新闻内容与新闻场景不匹配。如疫情期间的翻车事故——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时,刘红英书记发言讲这样写自己错过女儿18岁生日,缺席女儿成人礼。温情的家事与严肃的国事不适合放在一起讲述。
刷新新闻底线。我们要以内容为王,选择合适的体裁,创新表达的形式,让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力求短、实、新。
主体写作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新闻事实说清楚,不要拖泥带水。
导语写作要求写好导语就成功一半
重要、鲜明
如,《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在这条导语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都交待得十分清楚明白,还说出了结果,把最重要的事情讲明白了。
简明、凝练
如,1949年4月22日半夜2时,新华社发表的解军渡江战役报道,导语也只有一句话: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这种叙述式写法的归纳性强,高度概括,十分凝练,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生动、有趣
有一篇报道下午版报纸创刊的消息,其导语是: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报纸比作一个人,在向读者喊话,很生动有趣。
具体、扎实
2021年7月25日《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今天上午,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西沙永兴岛举行。三沙市正式成为我国第285个地级市,也是我国领土最南端、陆地面积最小、管辖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 这条导语不但报道了事实,而且让读者长了不少知识。
导语写作有两种写法:倒金字塔导语(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以次递减,完成写作。)和非倒金字塔导语。
消息结尾
文章写作呈 “枣核型”,两头尖(开头讲究要凤头、结尾讲究要豹尾)、中间鼓(猪肚,分量重,黄金段就在这里)。
把内容排队;写好每一段小文章;拎出鲜明观点
四种类型: 一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尾; 二是拾遗补缺。或补充新闻事实、背景材料,或回应导语。 三是画龙点睛。概括中心,突出主题。 四是别开生面,借题发挥。
消息写作办法
(一)段落和字数 一般消息改写都是要求500字或者800字,部分校要求1000字。具体到写作中,大致分为四到五段,段落太少会让人觉得每段内容太多太复杂,丧失阅读兴趣,同时不好抓住重点;段落太多不好安排内容布局,通常每一段写不到几句话就结束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因而最自然的段落就是四段到五段(包含导语的那一自然段)。 (二)标题安排 标题用单行标题是最不容易出错的,简洁明了; 多行标题适用于内容较多,事件较多的材料,或者写作抓不到重点的时候,一般采用引题+主题,主题+副题两种形式,三个全写是不推荐的。 【注:消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果需要断句,就用空格代替】 (三)导语 一定要有消息头,格式是 本报讯(记者XX) ,千万不要记错,也不要忘写。导语内容一般是最具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或者是最新的事实,需要炼字炼句,字数控制在全文的20%-25%之间。导语形式参考下图,应试考试需要在开头加上消息头。 (四)主体 也就是正文,一般是对导语的展开叙述,要求一段一个内容,按照重要性顺序递减,每段字数相当,重要内容可适当多写,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在正文的选择上,需要对全文内容有所把控,了解整篇材料具体讲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样在写消息的时候才会好入手。 在写正文的时候,可以适当引用材料中的专家话语进行佐证,增加消息的生动性。 (五)结尾 消息写作可以自然结尾,也可以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进行结尾,一般都是简短的两句话。
消息改写的14字口诀:一看二划三辨别四筛五排六改写 一看:即在拿到一篇材料进行消息改写时,首要的是快速浏览消息材料一遍,了解大概的内容; 二划:即在阅读第二遍时边看边划,尤其是针对长达几页的材料,很容易忽略一些重点,因而一定要仔细划过一遍。划的重点应该是最新的事件进展、重要人物发言、文章大量篇幅讲述的重点或者有小标题的部分,这样才会方便之后的排篇布局 三辨别: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消息的写作,就要求快速辨别材料内容的重要性; 四筛:针对先前划过的重点内容筛选出可用的文字和段落; 五排:对于筛选出的重点且可用的段落和文字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进行新一轮的排列组合; 六改写:最后一步,也就是在下笔落实到试卷上时要对一些直接引语或文字较长的重点内容进行主谓宾的简练缩句和适当改写。
常见消息类型的写作
动态消息
定义:动态消息又称纯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迅速即时的报道,是最常见的消息种类,是事件性消息的一种。 特点:a篇幅短小,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b根本特点:注重时效 地位:是最能反映新闻特性的一种消息形式,在媒体中占主体地位。 要求:(1)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体裁(2)客观记录,增强可信度(3)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4)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选择严谨,一事一报。让读者读过报道后,既能感受到每天都有值得关注的新鲜事,又能感觉到时代变化脉搏的跳动。 客观叙事,落笔于动。在简短的文字中舒展自如地叙述新闻事实,是动态消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 统观全局,内涵深邃。一则优秀的动态消息,不仅要写出事物外在的形,还要让人领悟到内在的神。抓住特点,不必求全。把笔墨集中落到写个性特点上,“以少许胜多许”,是动态消息写作的基本技法。
经验消息
经验性报道属于工作报道范围内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侧重于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利今后工作进一步拓展。
工作总结绝不是、也绝不能代替经验性报道。工作总结属于公文写作系列。它的要求是:纲目清楚,条分缕析,数据准确,文字洗练。 经验性报道则不同,它属于新闻报道系列。它要按照写新闻报道的要求来行文。可以运用叙述、抒情、议论等手法来写作,能把相对枯燥的工作总结写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令人爱读。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一般是报道发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或较大地区的某一事件、成就、趋势或问题的新闻。 其特点是:报道面宽、气势较大、点面结合、总览全局,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能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完整情况以及发展的规模和程度,从而得岀全面的认识和结论。
述评消息
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三代导语的变迁:消息导语的相关知识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南师新传就曾在2019年以简答题的形式考过三代导语的变迁。 第一代导语——19世纪60年代: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囊括了新闻五要素的全部内容,即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于一身,又称“五要素俱全式”、“晾衣绳式导语”。 第二代导语——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又称部分要素导语,即从六要素中选取一两个最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要素,突岀地写入新闻导语中,以达到“立片言以居要”的目的。 第三代导语——又称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与第二代导语相比,其少于规范与眼制,讲究新奇、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追求最佳表现角度和手法,获取最佳报道效果。
导语应当避免太长太详细、不要空泛缺少核心信息,不要与标题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