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间隙感染
口外各个间隙感染整理,内容有眶下间隙、颊间隙、颢间隙、题下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舌下间隙、咽旁间隙、下领下间隙、颏下间隙。
编辑于2023-07-03 13:52:09间隙感染
眶下间隙
解剖:眼眶下,上颌骨前壁和面部表情肌之间
感染来源
1.1-4根尖化脓性炎,牙槽脓肿 2.上颌骨骨髓炎脓液穿透骨膜 3.上唇底部鼻侧化脓性炎症
临床特点
红肿热痛
波动感:眶下区,口腔前庭颊侧沟
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治疗
局部
蜂窝织炎:外敷中药,处理病灶牙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炎症控制后处理病灶牙
切口:3,4唇侧口腔前庭沟粘膜转折处 切至骨面
钝性分离 清洗脓腔 放置引流条
全身
颊间隙
解剖
广义:颊部皮肤和粘膜之间,颊肌周围
狭义:咬颊间隙,咬肌前缘和颊肌后缘之间
感染来源
牙源性:上、磨牙根尖周脓肿牙槽脓肿 损伤性:颊部皮肤损伤,颊粘膜溃疡继发感染 腺源性:颊、颌上淋巴结炎症扩散
临床特点
肿胀范围与是否波及颊脂垫有关
治疗
口内切口:口腔前庭,脓肿低位,下颌龈颊沟之上
口外切口
颊部皮下脓肿:浅表皮肤沿皮肤皱折线
广泛颊间隙感染:平行下颌骨下缘1-2cm
颞间隙
解剖:颧弓上方借颞肌
颞浅间隙
颞深间隙
感染来源
继发相邻间隙:咬肌,翼下颌,颊,颞下
耳源性感染:化脓性中耳炎,颞乳突炎
颞部疖痈,颞部损伤继发感染
临床特点
肿胀
单纯性颞间隙感染—局限颞部 伴有相邻多间隙感染—颞部及腮腺区、颊部、眶部、颧部
疼痛
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
张口受限
颞浅间隙
触及波动感
颞深间隙
穿刺,影像学
脓液长期积存: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
治疗
继发其他间隙:其他间隙切开引流后,随之消退
颞间隙脓肿
浅部:颞部发际线做单个切口
深部:两个以上与颞肌肌纤维附着方向一致的直切口
怀疑颌骨骨髓炎
弧形切口,切开皮肤附着,骨面翻起颞肌,鳞部完全敞开
多间隙感染:贯通引流
颞下间隙
解剖:颅中窝底,颧弓深面
感染来源
翼下颌间隙感染扩散
医源性:上颌结节、卵圆孔、圆孔阻滞麻醉带入感染
上颌磨牙根尖周感染或拔牙感染
临床表现
肿胀:位置深在、隐蔽。感染发生时,外观不明显 颧弓上下,下颌支后方微肿
张口受限
伴有相邻间隙感染、若出现同侧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水肿,头疼,恶心——警惕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治疗
穿刺
口内:上颌结节外侧
口外: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
引流
口内:上颌结节外侧前庭粘膜转折处
口外:下颌角弧形切口,似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解剖: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
与翼下颌,颞,颞下,颊间隙想通 颌面部感染最为常见的间隙
感染来源
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
相邻间隙感染,颞下间隙感染扩散
化脓性腮腺炎波及
临床表现
肿胀: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
张口受限
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不易触到波动感:咬肌肥厚坚实,脓肿难以自行破溃,不易触到波动感
并发症:形成脓肿未及时切开,下颌支边缘性骨髓炎
治疗
口内切口:翼下颌皱壁稍外侧(不常用)
口外切口:下颌支后约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切口长2-3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边缘性骨髓炎形成:病灶刮除术,清除死骨,骨膜面附着病灶碎片
翼下颌间隙
解剖
部位: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外肌外侧面之间
界限:上:翼外肌下缘 下:翼内肌附着处 前界:颞肌颊肌 后界:腮腺鞘
感染来源
下颌智齿冠周炎以及下颌磨牙根尖周炎
医源性:下牙槽阻滞麻醉消毒不严,拔智齿时创伤过大
邻间隙感染:颞下,咽旁
临床表现
疼痛
牙痛史—张口受限,咀嚼吞咽疼痛
肿胀
翼下颌皱襞粘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轻度肿胀
波动感
位置深在难以触及波动,需穿刺诊断
治疗
口内切口(一般不用):翼下颌皱襞稍前
口外切口:咬肌间隙相似
舌下间隙
解剖:舌和口底粘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
感染来源
牙源性:下颌牙来源
口底粘膜损伤、溃疡
舌下腺、下颌下腺导管炎症
临床表现
肿胀:一侧或双侧舌下肉阜、颌舌沟口底肿胀,舌体被挤压抬高,舌体偏向健侧,吞咽疼痛
张口受限,呼吸不畅:肿胀向口底后份扩散
波动感:口底扪及
治疗:口底肿胀最明显或波动区,与下颌体平行切开 勿损伤舌神经,舌动脉,下颌下腺导管
咽旁间隙
解剖:咽腔侧方的咽上缩肌与翼内肌和腮腺深叶之间
感染来源
牙源性:多,下颌智齿冠周炎
腺源性:腭扁桃体炎,相邻间隙感染
继发于腮腺炎,耳源性炎症,颈深上淋巴结
临床表现
肿胀:咽侧壁红肿,腭扁桃体突出,波及同侧软腭、舌腭弓、咽腭弓、腭垂被推向健侧
张口受限,呼吸困难:吞咽疼痛,进食困难
两个特点
间隙内结缔组织疏松,血管丰富
感染性坏死物易吸收扩散——脓毒血症
纵隔脓肿
治疗
口内切口:无明显张口受限,翼下颌皱襞稍内侧,切口不宜过深防止损伤血管神经
口外切口:下颌角为中心,下颌骨下缘2cm做5cm切口,顺翼内肌内侧进入咽旁间隙
下颌下间隙
解剖:下颌下三角内
向上:下颌舌骨肌后缘——舌下间隙
向后内: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
向前:颏下间隙
向前:颈动脉三角和颈前间隙相连
感染来源:
牙源性: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
腺源性:下颌下淋巴结炎
化脓性颌下腺炎
临床症状
肿胀: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 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波动感
易向舌下间隙扩散:吞咽不适,口底后份肿胀,舌运动疼痛
治疗
口外切口:下颌骨下缘2cm做与下颌骨下缘平行(不到下颌角)
淋巴结炎引起,脓肿局限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内,应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
颏下间隙
解剖:舌骨区上,颏下三角为界单一间隙
感染来源:淋巴结炎症 颏下淋巴结:下唇、颏部、舌尖、口底舌下肉阜、下颌前牙及牙周组织淋巴回流
临床症状:病程进展较慢
肿胀:局限于淋巴结,不明显
淋巴结炎症扩散——蜂窝织炎
颏下三角区肿胀、皮肤发红,充血、压痛
波动感:凹陷性水肿
治疗:颏下最肿胀突出处做横行皮肤切口
口底多间隙感染
解剖:双侧下颌下、颌下、颏下间隙同时受累
感染来源: 1.下颌牙根尖周炎,牙周脓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 2.颌下腺炎症,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 3.口底软组织和颌骨损伤
临床表现:
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金葡
局部
早期较局限
扩散至整个口底——弥漫性肿胀
全身:症状严重,发热,体温39—40℃
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路德维希咽峡炎
间隙感染
眶下间隙
解剖:眼眶下,上颌骨前壁和面部表情肌之间
感染来源
1.1-4根尖化脓性炎,牙槽脓肿 2.上颌骨骨髓炎脓液穿透骨膜 3.上唇底部鼻侧化脓性炎症
临床特点
红肿热痛
波动感:眶下区,口腔前庭颊侧沟
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治疗
局部
蜂窝织炎:外敷中药,处理病灶牙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炎症控制后处理病灶牙
切口:3,4唇侧口腔前庭沟粘膜转折处 切至骨面
钝性分离 清洗脓腔 放置引流条
全身
颊间隙
解剖
广义:颊部皮肤和粘膜之间,颊肌周围
狭义:咬颊间隙,咬肌前缘和颊肌后缘之间
感染来源
牙源性:上、磨牙根尖周脓肿牙槽脓肿 损伤性:颊部皮肤损伤,颊粘膜溃疡继发感染 腺源性:颊、颌上淋巴结炎症扩散
临床特点
肿胀范围与是否波及颊脂垫有关
治疗
口内切口:口腔前庭,脓肿低位,下颌龈颊沟之上
口外切口
颊部皮下脓肿:浅表皮肤沿皮肤皱折线
广泛颊间隙感染:平行下颌骨下缘1-2cm
颞间隙
解剖:颧弓上方借颞肌
颞浅间隙
颞深间隙
感染来源
继发相邻间隙:咬肌,翼下颌,颊,颞下
耳源性感染:化脓性中耳炎,颞乳突炎
颞部疖痈,颞部损伤继发感染
临床特点
肿胀
单纯性颞间隙感染—局限颞部 伴有相邻多间隙感染—颞部及腮腺区、颊部、眶部、颧部
疼痛
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
张口受限
颞浅间隙
触及波动感
颞深间隙
穿刺,影像学
脓液长期积存: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
治疗
继发其他间隙:其他间隙切开引流后,随之消退
颞间隙脓肿
浅部:颞部发际线做单个切口
深部:两个以上与颞肌肌纤维附着方向一致的直切口
怀疑颌骨骨髓炎
弧形切口,切开皮肤附着,骨面翻起颞肌,鳞部完全敞开
多间隙感染:贯通引流
颞下间隙
解剖:颅中窝底,颧弓深面
感染来源
翼下颌间隙感染扩散
医源性:上颌结节、卵圆孔、圆孔阻滞麻醉带入感染
上颌磨牙根尖周感染或拔牙感染
临床表现
肿胀:位置深在、隐蔽。感染发生时,外观不明显 颧弓上下,下颌支后方微肿
张口受限
伴有相邻间隙感染、若出现同侧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水肿,头疼,恶心——警惕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治疗
穿刺
口内:上颌结节外侧
口外: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
引流
口内:上颌结节外侧前庭粘膜转折处
口外:下颌角弧形切口,似翼下颌间隙
咬肌间隙
解剖: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
与翼下颌,颞,颞下,颊间隙想通 颌面部感染最为常见的间隙
感染来源
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
相邻间隙感染,颞下间隙感染扩散
化脓性腮腺炎波及
临床表现
肿胀: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
张口受限
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不易触到波动感:咬肌肥厚坚实,脓肿难以自行破溃,不易触到波动感
并发症:形成脓肿未及时切开,下颌支边缘性骨髓炎
治疗
口内切口:翼下颌皱壁稍外侧(不常用)
口外切口:下颌支后约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切口长2-3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边缘性骨髓炎形成:病灶刮除术,清除死骨,骨膜面附着病灶碎片
翼下颌间隙
解剖
部位: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外肌外侧面之间
界限:上:翼外肌下缘 下:翼内肌附着处 前界:颞肌颊肌 后界:腮腺鞘
感染来源
下颌智齿冠周炎以及下颌磨牙根尖周炎
医源性:下牙槽阻滞麻醉消毒不严,拔智齿时创伤过大
邻间隙感染:颞下,咽旁
临床表现
疼痛
牙痛史—张口受限,咀嚼吞咽疼痛
肿胀
翼下颌皱襞粘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轻度肿胀
波动感
位置深在难以触及波动,需穿刺诊断
治疗
口内切口(一般不用):翼下颌皱襞稍前
口外切口:咬肌间隙相似
舌下间隙
解剖:舌和口底粘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
感染来源
牙源性:下颌牙来源
口底粘膜损伤、溃疡
舌下腺、下颌下腺导管炎症
临床表现
肿胀:一侧或双侧舌下肉阜、颌舌沟口底肿胀,舌体被挤压抬高,舌体偏向健侧,吞咽疼痛
张口受限,呼吸不畅:肿胀向口底后份扩散
波动感:口底扪及
治疗:口底肿胀最明显或波动区,与下颌体平行切开 勿损伤舌神经,舌动脉,下颌下腺导管
咽旁间隙
解剖:咽腔侧方的咽上缩肌与翼内肌和腮腺深叶之间
感染来源
牙源性:多,下颌智齿冠周炎
腺源性:腭扁桃体炎,相邻间隙感染
继发于腮腺炎,耳源性炎症,颈深上淋巴结
临床表现
肿胀:咽侧壁红肿,腭扁桃体突出,波及同侧软腭、舌腭弓、咽腭弓、腭垂被推向健侧
张口受限,呼吸困难:吞咽疼痛,进食困难
两个特点
间隙内结缔组织疏松,血管丰富
感染性坏死物易吸收扩散——脓毒血症
纵隔脓肿
治疗
口内切口:无明显张口受限,翼下颌皱襞稍内侧,切口不宜过深防止损伤血管神经
口外切口:下颌角为中心,下颌骨下缘2cm做5cm切口,顺翼内肌内侧进入咽旁间隙
下颌下间隙
解剖:下颌下三角内
向上:下颌舌骨肌后缘——舌下间隙
向后内: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
向前:颏下间隙
向前:颈动脉三角和颈前间隙相连
感染来源:
牙源性: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
腺源性:下颌下淋巴结炎
化脓性颌下腺炎
临床症状
肿胀: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 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波动感
易向舌下间隙扩散:吞咽不适,口底后份肿胀,舌运动疼痛
治疗
口外切口:下颌骨下缘2cm做与下颌骨下缘平行(不到下颌角)
淋巴结炎引起,脓肿局限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内,应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
颏下间隙
解剖:舌骨区上,颏下三角为界单一间隙
感染来源:淋巴结炎症 颏下淋巴结:下唇、颏部、舌尖、口底舌下肉阜、下颌前牙及牙周组织淋巴回流
临床症状:病程进展较慢
肿胀:局限于淋巴结,不明显
淋巴结炎症扩散——蜂窝织炎
颏下三角区肿胀、皮肤发红,充血、压痛
波动感:凹陷性水肿
治疗:颏下最肿胀突出处做横行皮肤切口
口底多间隙感染
解剖:双侧下颌下、颌下、颏下间隙同时受累
感染来源: 1.下颌牙根尖周炎,牙周脓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 2.颌下腺炎症,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 3.口底软组织和颌骨损伤
临床表现:
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金葡
局部
早期较局限
扩散至整个口底——弥漫性肿胀
全身:症状严重,发热,体温39—40℃
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路德维希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