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CPA会计001 第一章-总论
2023CPA会计第一章-总论,如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编辑于2023-07-17 20:59:39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基本假设
一、 定义
1.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二、 内容
1. 会计主体
(1) 空间范围
(2) 会计主体VS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1)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2)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正常的业务背景
(3) Q&A
1||| Q:封闭式基金、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寿命固定或可确定的结构化主体,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
2||| A: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合约条件清偿债务, 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是按照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处理。 因此,对于封闭式基金、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寿命固定或可确定的结构化主体,有限寿命本身并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成立
3. 会计分期
(1)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
(2)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3)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月度、季度、半年度)
4. 货币计量
(1) 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 货币是主要计量单位,并未唯一计量单位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口诀:三可一相,实重谨及】
一、 可靠性
1. 实际发生,如实反映
2. 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 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 可比性
1. 横向可比
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
2. 纵向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三、 可理解性
1.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 相关性
1.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2.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五、 实质重于形式
1.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六、 重要性
1. 项目的性质
2. 金额
两个方面判断
七、 谨慎性
1.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2. 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八、 及时性
1.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 会计要素
一、 资产
1. 定义
(1) 【过去】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 【所有权】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3) 【流入】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3. 账面余额VS账面价值
(1) 账面余额
是指某账户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该账户备抵项目金额
(2) 账面价值
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3) 对比
1||| 固定资产/无形自产
I.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II. 账面净值=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摊销)
III. 账面价值=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2||| 投资性房地产
I. 成本模式
i.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ii.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iii.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II. 公允价值模式
账面余额=账面价值
二、 负债
1. 定义&特征
(1) 【过去】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2) 【流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 【义务】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1||| 现时义务VS潜在义务
I. 现时义务
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
II. 潜在义务
结果取决于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可能义务
2||| 法定义务VS推定义务
I. 法定义务
例:经营活动产生的纳税义务
II. 推定义务
例:销售产品承担的质量保证,与承诺相关
2.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三、 所有者权益
1. 定义
(1)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来源构成
(1) 所有者投入资本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2)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3)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四、 收入
1. 定义&特征
(1)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 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 与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本无关
(4) 经济利益总流入
2. 收入VS利得
(1)
五、 费用
1. 定义&特征
(1)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 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
(4) 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费用VS损失
(1)
六、 利润
1. 定义
(1)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 构成
(1) 【日常】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2) 【非日常】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第四节 计量属性 【口诀:历史重置可变现,现值公允很少见】
一、 历史成本
1. 资产按照购置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 重置成本
1.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 可变现净值
1.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2.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量基础
四、 现值
1.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2.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 公允价值
1. 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