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一造土建案例 第二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第二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思维导图,(历年考题改编,熟悉题型,提高应试能力,2023年新补充的案例)(案例三、案例六、案例七、案例十一)
编辑于2023-08-03 14:03:00 河南2023一建市政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管涵和箱涵施工的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介绍了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城镇道路基层施工、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相关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的思维导图,介绍了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K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1K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3一建市政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管涵和箱涵施工的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介绍了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城镇道路基层施工、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相关知识。
2023一建市政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的思维导图,介绍了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K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1K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的内容。
第二章 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基于典型考题的综合案例
(历年考题改编,熟悉题型,提高应试能力,2023年新补充的案例)(案例三、案例六、案例七、案例十一)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与资金等值计算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三大要素:大小(表示资金数额)、流向(现金流入或流出)、时间点(现金流入或流出所发生的时间)
资金等值计算
一次支付
终值
现值
等额支付
终值
现值
资金回收
已知房款P,计算月供A
偿债基金
已知n年后需攒够F,计算每年存银行多少钱A
常见折现指标及区别
(1)净现值
定义
用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分别将各年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计算
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A-P)
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时(F-P)
(2)净年值
定义
又称等额年值、等额年金,是以一定的基准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等值换算而成的等额年值P~A
公式
净年值=净现值×(A/P,i,n)
(3)费用现值
(4)费用年值
越小越好
(5)净现值的期望值
(6)净年值的期望值
概率
价值工程
原理
V=F/C
(1)价值工程理论的目的: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的功能,即达到所需功能时应满足寿命周期成本最小。
(2)提高价值的五种途径
在多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1)确定各项功能的功能重要性系数:
运用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对功能重要性评分,并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即功能权重);
①0-1评分法
根据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将各功能一一对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
为防止功能指数中出现零的情况,需要将各功能总得分分别加1进行修正后再计算其权重。
最后用修正得分除以总得分即为功能权重。
即:某项功能重要系数=该功能修正得分/Σ各功能修正得分
②0-4评分法
两个功能相对重要程度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
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
同样重要的功能因素各得2分。
计算汇总各功能得分。
计算功能权重。
即:某项功能重要系数=该功能得分/Σ各功能得分
(2)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
根据专家对功能的评分表和功能重要性系数,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
(3)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FI)
各方案的功能指数=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Σ各方案加权得分;
(4)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数(CI):
各方案的成本指数=该方案的成本或造价/Σ各方案成本或造价;
(5)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VI):
各方案的价值指数=该方案的功能指数/该方案的成本指数;
(6)方案选择:
比较各方案的价值指数,选择价值指数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在成本改进中的应用
(1)计算各项功能的功能指数FI:
FI=该功能得分/Σ各功能得分
说明:此处功能可理解为影响成本的因素或分部分项工程
(2)确定各项功能的目标成本
某项功能的目标成本=该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总目标成本
(3)确定各项功能的成本降低期望值△C=该功能的目前成本(改进前的成本)-该功能的目标成本
(4)结论:把成本降低额最大的功能列为首要成本改进对象
具体体现为: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
(1)案例一((价值工程,多方案选优,成本控制,利润率与成本降低额的计算):已在前述的基础知识点与专项训练中解析
(2)案例二(价值工程,0-4评分法):可自学完成
(3)案例三(综合评分法,最小费用法,价值工程):已在第一类综合题型中解析
(4)案例四(价值工程,0-1评分法模板方案的选择):重点解析
最小费用法
1. 应用前提
如各方案的产出价值相同,或方案能满足同样的需要但其产出价值难以用价值形态计量时,可采用最小费用法进行方案的比较选择,选取费用最小(最经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 计算
静态法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动态法
需折现计算
现值
年值
解题思路
①费用现值:首先画出各方案的费用流量图;然后按基准折现率,将各方案计算期内各个不同时点上发生的费用均折算至建设期初,计算现值之和;最后根据现值大小确定最优方案。一般适用于计算期相同的方案。
②费用年值:首先画出各方案的费用流量图;然后按基准折现率,将各方案计算期内各个不同时点上发生的费用分摊到计算期内,计算各年的等额年值;最后根据年值大小确定最优方案。一般适用于计算期不同的方案。
说明:残值、收益等数据应根据背景资料在费用折现时酌情处理
3. 注意的问题
①被比较方案应具有相同的产出价值,或能满足同样的需要。
②费用现值,要求被比较方案具有相同的计算期;否则用年金比较。
③站位不同,结论选用不同。如站位施工合同中的业主方,支付工程款最少的方案最优,如站位承包商,则得到工程款最多的方案最优。
4. 净现值与费用现值,净年值与费用年值的区别
5. 注意与最大收益法的区别
6. 教材典型案例解析
7. 【案例十六改编】(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值折现计算,站位施工方角度进行方案优选)
费用效率法
1.费用效率法是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中的一种,一般适用于投资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解题思路:
(1)首先对各投资方案的投资“成果”进行分析,明确系统效率(SE)的主要内容,并将系统效率定量化,即计算SE;
(2)再分析各投资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LCC),包括资金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对各成本内容进行分析计算,如:建设成本(设置费)、使用成本(维持费)、环境成本等,并汇总计算LCC;
(3)计算各投资方案的费用效率:CE=SE/LCC;提示:系统效率与成本计算指标的一致性
(4)选择费用效率值最大的投资方案为最优方案。
3.教材典型案例解析
第二章【案例九】
综合评分法
1.综合评分法,也称综合评价法或加权评分法。
2.解题思路:
(1)针对方案评价的特性及要求,确定评价指标;
(2)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分配指标权重;或是用0-1、0-4评分法计算权重。 一般为规范化的权重系数,即用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满足ΣWi=1
(3)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分别对各备选方案的各个评价指标打分;
(4)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其权重相乘并汇总,得出各备选方案的综合得分;
式中: S—备选方案综合得分; Si—某方案在评价指标i上的得分; wi—评价指标i的权重; n—评价指标数。
(5)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教材典型案例解析
第二章【案例三】(问题2)
第二章【案例七】(问题1)
说明:案例三已在第一类综合案例中解析
决策树
1. 决策树
是以方框和圆圈为节点,并由直线连接而成的一种像树枝形状的结构,其中,方框表示决策点,圆圈表示机会点;从决策点画出的每条直线代表一个方案,叫作方案枝,从机会点画出的每条直线代袁一种自然状态,叫作概率枝。
2. 考点
(1)决策树的绘制
决策树的绘制应从左向右,从决策点到机会点,再到各树枝的末端。绘制完成后,在树枝末端标上指标的期望值,在相应的树枝上标上该指标期望值所发生的概率。
(2)各方案期望值的计算;
决策树的计算应从右向左,从最后的树枝所连接的机会点,到上一个树枝连接的机会点,最后到最左边的机会点,其每一步的计算采用概率的形式。
(3)最优方案的选取。
收益期望值最大(或成本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根据各方案期望值大小进行选择,在收益期望值小(或成本大)的方案分支上画上删除号,表示删去。所保留下来的分支即为最优方案。
3. 教材典型案例解析
教材案例十(组合概率、一级决策)
教材案例十一(二级决策、最小费用法、费用效率法)
工期-费用优化
双代号网络计划
确定工程总费用最低时所对应的工期
(1)在关键线路上压缩工作;(重点说明:在压缩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线路成为关键线路,一旦成为关键线路始终保持)
(2)压缩费用少的工作(如:直接费的增加小于间接费的减少;压缩费用小于工期奖罚款的)。
确定最经济赶工方案
(1)在关键线路上赶;(重点说明:在赶工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线路成为关键线路,一旦成为关键线路始终保持)
(2)有赶工潜力的;
(3)赶工费少的(解读:选择赶工费最小的;赶工时直接费的增加小于间接费的减少;赶工费小于等于工期罚款的;赶工费小于等于工期奖励费的)
(3)赶工后质量有保证。
【案例十三】
赶工原则
(1)赶工费小于等于工期罚款的工作可考虑赶工
(2)赶工费小于等于工期奖励费的工作可考虑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