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N3、《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通过对事情的复盘,可以清晰的还原事件本身,并总结规律。联想三大方法论---极强目的性+分阶段实施+复盘。
做好时间管理,能让一个平庸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从而让工作变得高效。一起用策略和技术,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培训计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车队管理
17种头脑风暴法
七夕活动策划
供应链类型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引言
联想三大方法论---极强目的性+分阶段实施+复盘
如何选择受众愿意接受的书籍
1、符合社会情绪
受众、偏好、关注点
2、找比大牌低一点的作者
水准有保障+往上可一线+同步成长转化为人脉
3、文本扎实
文本判断标准
观点要独特
新视角
逻辑要清晰
结构要简洁
论述要深入
有观点、有理论、有操作→步步深入
材料要丰富
各种材料支撑论点、涉及主题的各方面
蓝海战略---先做减法、再做乘法
解释为:将不符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向砍掉,再将所有人力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实现加速效果
第一章:什么是复盘
复盘的概念
出自围棋术语
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它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找到规律,从而指导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提升能力
复盘--重新思考 1、还原当时的思考逻辑; 2、事后的重来,过滤对局时的情绪,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理智的重新思考
步骤
回顾
回顾过程
反思
反思原因
探究
探究规律
提升
提升能力
关键是推演
总结VS复盘
总结--对事件过程进行梳理,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 关注点:关键点、里程碑
复盘---在头脑中对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从头到尾审视。 包含总结,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探究,其它可能性+可行性,找到新方法和出路
总结是静止、平面的; 复盘是动态、立体的;
复盘对象
小事及时复盘
大事阶段性复盘
事后全面复盘
复盘类型
自我复盘
团队复盘
三角色:主持人、设问人、叙述人
对标复盘
复盘他人
对比复盘
第二章:复盘的性质
认识事物的三个层次:信息层面、逻辑层面、假设层面
信息层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
逻辑层面:为什么是这样,什么导致这样?
假设层面:关注逻辑思考的起点是什么?
10000小时定律VS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刻意练习4特征
目标明确
专注
及时反馈
走出舒适区
第三章:复盘的心态
不自欺、有胜心
第四章:复盘的操作
复盘步骤
回顾目标
Q:是自己当时做事的真正目的吗?
Q:是最终目标吗?
Q:会不会用手段代替了目标?
叙述过程
真实客观
全面完整
细节丰富
评估结果
对标同类对象
分析原因
与预期不一致
事情关键点--决定成败
推演规律
经受住逻辑的考验,非因果关系
先出现A然后有B
因为有A 所以有B
形成闭环
核心
行程文档
复盘模板
第五章:复盘在工作中运用
复盘他人--对标
eg:咪蒙公众要为什么这么火?
爆款选题思路
1、选题紧跟热点
2、切入角度要独特
3、标题要能引发好奇,要简单粗暴
4、观点能颠覆常识
5、表达情感共鸣
6、能输出价值观
7、你的文章跟“我”有关
8、你的文章对“我”有用
9、你的文风足够有趣
10、你给大家一种不看就有种损失的感觉
11、你的文章最好有自己的格调
内容结构套路
1、前戏阶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2、正题阶段:用极端例子来解释观点
3、高潮阶段:来点干货压压惊
写作技巧套路
1、通过对比强烈的正反例子,营造戏剧化效果
2、通过适时的自嘲、黑、污,拉进和读者距离
3、通过煽动性措辞,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复盘自己--自省
eg:如何带孩子游玩?
提前定好规则:比如预算50元购买礼物、剩下来的钱自己打理...
给孩子一定金额的钱自行选择消费,让她自己做主决定
复盘团队--成长
领导
1、是否学会听取意见
2、是否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
3、是否注意下面人的情况,怎么执行?执行的如何?从中注意什么?
eg:图书公司半年工作是否达标?
1、编辑的考核政策
2、头部产品的制造
3、编辑整体能力的提升
不确定部分事后再调研、补充完善
第六章:柳传志PDF法
PDF法---联想柳传志
沙盘推演→执行→复盘 (对同一件事,分三次进行推演)
PDCA---戴明环 (质量管理工具)
计划→执行→检查→改善 (做好一件事的不同环节,同一个过程不同阶段)
归纳
复盘步骤---见第四章
复盘误区---5求
求真--重在实事求是
求实--重在内容和找原因
求学--重在改进和提高
求内---重在反思和自我剖析
求道--重在找到本质和规律
复盘如何落地
工作要求
行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复盘
制定改进方案并落实
大项目执行中,阶段性复盘(半月or1月)
对目标或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大项目或战略结束后要进行总复盘
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规律性
人员要求
领导者
带头做复盘
给下级传承
管理者
先学会工具和方法
带领团队实践并运用
普通员工
学会方法和工具
在实践中应用并养成习惯
eg:电影票房好坏,决定因素? 1、电影本身 2、宣传路演情况 3、排片率
1、电影主题、故事情节、演员表演
Q:主题是否引起观众兴趣?情节是否丰富?逻辑是否顺畅?人设是否合理?表演是否到位?最终呈现效果如何?
eg:老板要秘书给他买张当天下午或晚上的机票,第二天要到客户公司培训。 秘书做法: 1、有就买,没有就不买,直接跟老板汇报; 2、通过各种手段方式达到目的,比如:火车、高铁、自驾...确保第二天到; 3、如上都不行,和BOSS沟通,是否可以往后延一天?
这个案例给我新的启示,在工作中要以结果为导向,反推过程
观点:10000小时定律VS刻意练习? 我个人不认同10000小时定律,如果是重复的机械劳动,并不能产生价值; 刻意练习即对自己想达成的目标重复练习,从而掌握,我赞成
名人:李嘉诚、柳传志、任正非、马云、马化腾、雷军、俞敏洪、史玉柱、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扎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