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第二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错报
注会审计,2019年教材,持续更新,浅色背景方便打印,关注持续更新
注会审计,根据2019年教材,内容详细重点突出,关注持续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8重要性和错报
重要性的含义
宏观
审计开始时,必须对重大错报的规模和性质做出判断,确定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微观
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金额、性质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重要性的确定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含义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应当考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确定阶段
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方向
确定过程
原则
应当运用职业判断,但不考虑与具体项目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具体方法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基准×百分比
选择基准的考虑因素
财务报表要素
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
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基准选择示例
企业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选择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
近年经营情况大幅波动,盈亏交替,或正常盈利变为 微利或微亏,或本年利润出现以外增加或减少
选择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损 的绝对值,或其他基准如营业收入
国际企业集团设立的研发中心,提供研发服务,以成本加成方式向相关企业收取费用
成本与营业费用总额
新设企业,处于开办期,尚未开始经营,正在开办厂房及购买设备
总资产
企业处于新兴行业,目前侧重于抢占市场,扩大知名度
营业收入
开放式基金,致力于优化投资组合,提高基金净值,为基金持有人创造投资价值
净资产
百分比确定方法 (通常为3%~5%)
考虑因素
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
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
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有大额对外融资
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
与基准的联系
如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
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 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发生错报时,即使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如果能够合理预期该错报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作出的经济决策,应确定该认定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方法
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 对特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等
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如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等
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
新收购的业务等
实际操作
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
认定层次也和整体一样要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包括对认定层次确定的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
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实际操作 (通常为整体层次重要性的50%~75%)
选取较高比例(从宽)
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调整较少
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
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控运行有效
选取较低比例(从严)
首次接受委托的项目
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调整较多
项目总体风险较高
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
运用
注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
不代表注会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的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汇总起来金额重大
存在低估风险
存在舞弊风险
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低于某一金额的错报无论从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无论单独或汇总起来,都是明显微不足道的
作用
注会应当在底稿中记录临界值,低于该金额的错报可以不累积
经验百分比,通常为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5%,不超过10%
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数量和金额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或管理层的期望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投资者的期望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修改情形
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获取新信息
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
影响
确定是否需要修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单排和范围是否仍然恰当
错报
定义 (双重含义)
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
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必要的调整
来源
舞弊或错误
类型
事实错报
定义
收集或处理数据错误,或舞弊导致的对事实的误解或忽略,或故意舞弊行为;本质是违反客观事实
举例
存货、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录入错误,与发票、合同等不符
判断错报
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
不恰当的选用会计政策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不合理;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
推断错报
根据样本推断的总体错报
运用审计抽样,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注会审计 第二章 审计计划 (依据2019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