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龋病
口腔科学—四牙体牙髓病—1龋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龋病
龋病病因
化学细菌学说
W. D Miller提出口腔微生物代谢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造成牙体硬组织溶解,最终形成龋病
四联因素学说
宿主
不同个体易感程度不同
微生物
强的黏附能力
产酸能力耐酸能力
合成细胞内外多糖
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
食物
碳水化合物易感
致病因素:种类、性状、黏度、进食频率、摄入量
纤维素性食物不易感
蔬菜、肉
时间
细菌黏附
牙菌斑生物膜
分泌有机酸
牙脱矿 进一步龋病
口腔微生态学说
龋病临床分类
进展速度
急性龋(湿性龋)
特殊急性龋:猖獗龋(放射性龋)
慢性龋(干性龋)
静止龋
继发龋
解剖部位
窝沟龋
平滑面龋
根面龋
线性牙釉质龋
隐匿性龋
病变深度
浅龋
颜色:窝沟(变黑),平滑面(白垩色、黄褐色、褐色斑点)
形状改变:多龋洞形成
质地改变:粗糙感
主观改变:不自觉,无冷热酸甜刺激痛
X线:有利于发现隐蔽龋损
中龋
达牙本质浅层
颜色:牙本质黄褐色、深褐色
形态改变:龋洞,牙体缺损
质地改变:牙本质质地软
主观:酸甜刺激,过冷过热刺激,由其冷刺激,
X线:低密度影累及牙本质浅层
深龋
颜色:牙本质黄褐色及深褐色
质地改变:同中龋
食物嵌塞,冷热酸甜刺激
X线:累及牙本质深层。邻面深龋易漏诊。
部位
牙冠:牙釉质龋
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牙颈部或牙根部 (牙骨质龋或牙根部龋)
龋病临床表现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