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自考教材第五章 记忆与学习
心理学自考教材第五章 记忆与学习
心理学自考教材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心理学自考教材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五章 记忆与学习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定义
人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编码
把来自感官的信息编码成记忆系统可接受和使用的形式
保持(又叫存储)
已经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出来再次活动
提取
分回忆和再认。回忆线索较少,所以记忆中较困难
(三)记忆的类型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前者指处理陈述性知识,包括定义,概念,时间,事件等,可以用语言表述清楚;后者指怎样去做一件事的记忆,如骑车游泳等,不好用语言描述
2.陈述性记忆又分为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前者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的记忆;后者指对字词、概念、规律等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与一般的特定性事件没关系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寄存器,
声像保存时间几十到几百毫秒,视像作用:平滑连续的平面,声像保存几秒有时间对语义进行加工
(二)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1.编码的形式
语音代码为主,其次还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
2.存储的容量
平均数量为七个组块
3.储存的持久性
保持性复述
一遍遍的重复识记材料
精细复述
把识记材料与长时记忆建立联系
(三)长时记忆,是信息在充分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保存的记忆
1.编码形式
语义代码,概念,一般的
视觉代码
视觉表象编入长时记忆少量的,5%的学龄儿童具有视觉像,对看到的一切都能形成自动的、长时的、详细而鲜明的表象
2.长时记忆的存储模型
有层次的不大清晰的组织结构称语义网络,扩散激活,图式,总之都是利用已有知识组织新信息与原有图式结合起来
第三节 遗忘
(一)遗忘的进程和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曲线,信息在第一个小时内保存长时记忆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逐渐减慢,距初学31天对信息依然有所保存
1.发现了遗忘的规律
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能够保存多长时间
(二)遗忘理论和影响遗忘因素
消退和干扰理论,干扰分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
信息提取的三种主要因素
1.与编码信息的紧密程度
2.情境或状态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三)有意遗忘
主动有意的忘掉某些回忆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地点法
2.韵律法
3.记笔记
第四节 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
通过主客观信息的作用,在脑内积累经验、建立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
二学习的理论
1.联想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刺激—反应之间建立联想产生学习
2.认知学习理论
不否认刺激—反应之间建立联想产生学习,强调当时脑中的认知的作用
三学习的一般过程
新刺激的出现会注意其中有用的信息,存储进短时记忆中,这时长时记忆中的一些与其建立联系,形成新的信息或者表现为外在行为的变化
四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方式的分类
1.接受学习,对传授的知识接受并内化,
既可以是机械学习也可以是意义学习
2.发现学习,自己发现创造的过程
3.意义学习,对学习材料进行理解,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的信息
4.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
(二)按学习内容划分
1.知识的学习(知不知道的问题)
2.技能学习,(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如解题思路与运动技能)
3.社会规范学习
五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①)复习
1.复习的时间,第一次学习完的5到10分钟再看一下相关类容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第二次在晚些时候或第二天复习;第三次一个星期后;第四次一个月后;第五次半年后
2.复习的次数,最好的效果加刚记住次数的50%
3.复习的方法,
背诵与阅读相结合
调动多感官记忆
(②)组织策略,将知识间建立联系,归类,排序,结构化利于记忆学习理解
1.群集,即归类
2.摘录,划线,列提纲,写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