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集训-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报了好几万的协议班、手把手听网课摘录,班级概念: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成,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编辑于2020-03-19 12:11:21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班级概述
班级概念: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成,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艾拉斯莫斯 最早正式使用“班级”
地位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功能
社会化功能
传递社会价值观,知道生活目标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
满足需求功能
诊断功能
矫正功能
班级管理
含义: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班级管理是动态的过程
根本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内容
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中心
班级德育管理
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班级生活指导
功能
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制水平
模式
班级常规管理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组织纪律管理
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班级文档管理
如学生成绩报告单、操行评语、学生档案等
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级平行管理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马卡连柯
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轮换班干部
班级目标管理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总目标合为一体。
过程
制定计划
1. 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2. 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
3. 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活动的目的、名称、内容、主题、形式、方法、时间、地点和需要的器材等
4. 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让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
5. 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组织实施
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
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
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
评价总结
评价有鉴定、导向、激励作用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动员与准备
操行评定的具体操作
评定结果的分析处理
评定谈话
写好操行评语
原则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有利于教育原则
科学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协调老师影响或家校影响
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策略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概念: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个好的班集体的特征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班干部)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建阶段
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主任主导
核心形成阶段
涌现一批积极分子或班干部,班集体有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发展阶段
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集体成员有自觉需要,无需外在监督
成熟阶段
集体成员内化,整个班级洋溢着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一般可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善于发现与培养积极分子
把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必要的规章或班干部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工作内容及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观察法
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谈话法
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调查访问
前期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中心工作、首要任务
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组建班集体
3. 建立学生档案
收集
整理
鉴定
保管
4. 个别教育
5. 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班会
班会活动的特点
集体性
自主性
针对性
班会的种类
常规班会
生活班会
主题班会
课外活动
特点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6.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影响
协调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
协调班委会的教育影响
协调少先队或共青团的影响
校内
协调学生家庭的教育影响
协调社会教育影响
校外
中期
7. 操行评定
步骤
学生自评
小组评议
班主任评价
信息反馈
要求
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
指出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
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
8. 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全面总结
专题总结
后期
中心任务、主要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类
集体档案
个体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