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到达的高度,由"数据库"最高者决定,但"数据库"最高者不需要表现为"数据库"最高者。
1、以爱之名的决定
eg:以照顾家庭为由要求回家全职、因为担心不让出差等等
② 解决
① 让对方看到公信力的存在,相信担心的事是不存在的;
② 建立边界(因时而动) ,涉及背后:价值观。
③ 结果
实现共赢:在伴侣思维中,共赢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与人交往,是"数据库"的PK,一定是高维理解低维(向下包容);
参考
如果自己更高维,增加向下兼容的意愿,放下“我执”,不要总想着改变对方。
Ⅲ 分析:双方需求。参考"物质财富 & 精神财富",分析你与伴侣之间的需求。
参考
② 后天塑造:1)可变 —— 后天学习、社交资本;2)不可变 —— 原生家庭、学历;
Ⅱ 分析:伴侣的思维,比如哪些是可变的和哪些是不可改变的。
参考
婚姻作为制度保障,包含:① 保护弱势 ② 社会价值观。
Ⅰ 分析:明确自己当前面临的局势,接受牌局,不拧巴。
伴侣
思维
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亲密关系实际上是利益体与利益体的博弈,而伴侣思维是让1+1>2,在不断地博弈和改变中使彼此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升
级
焕
新
过程
① 认知:人与人之间交往,一定是高维理解低维(向下包容);
② 分析:家庭要实现的是 1 + 1 > 2 的结果;另一半的思维与需求是什么;
③ 判断:想要共赢,需要何事?何时?何地?如何做?
④ 行动:让对方改变的驱动力,是对方认为自己需要改变了,然后才是你助对方一臂之力。
新
你的另一半就是你的人生合伙人,亲密关系实际上是利益体与利益体的博弈,彼此在不断博弈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旧
现象
伴侣作为人生合伙人,若缺少沟通/关心/尊重/真诚/相处,双方构建的家庭,必将问题重重,无法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也注定无法遇见光明的未来。
常见
问题
① 操心者:用不断提醒对方的方式,期望伴侣改变,但效果始终不理想,还产生冲突,破坏了双方的感情。
② 牺牲者:认为自己在弱势方,关注对方的一言一行,生怕自己惹恼了对方,日子也过成了谨小慎微的样子。
③ 凑合者:彼此的生活很少有交集,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状态。
分析
你希望对方改变,自认为改变,是为对方好,这只是满足自己的目标。
且改变不一定就是好的,改变意味着 另一半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建立新的习惯,对Ta来说是痛苦的。
建议
在跟伴侣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没有改变的动力和决心,不要强迫对方做出改变。因为真正让对方改变的驱动力是对方认为自己需要改变。
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最好的方式是穿上“迷彩服”,即让自己成为一名战士,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发生改变。
来源 | 25种思维 制图 | 双木成林 工具 | Mind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