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思维导图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思维导图详细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腔
口唇
上唇
下唇
口裂
口角
人中
鼻唇沟
颊
口腔侧壁,由皮肤、颊肌和粘膜等构成
颚
口腔上壁,其前2/3为硬腭,以骨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 后1/3为软腭,由骨骼肌和粘膜构成,后缘游离,中央乳头状凸起为腭垂
牙
形态
牙冠
暴露于口腔,露出与牙龈以外的部分
牙颈
牙冠与牙根之间稍细的部分
牙根
嵌入牙槽内的部分
结构
牙釉质
钙化程度最高,人体内最坚硬的部分
牙骨质
包于牙根与牙颈表面
牙质
致密坚硬,构成牙的主体,位于牙的内部
牙髓
位于牙腔内,由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构成
舌
舌有上下两面,上面圆隆起,称为舌背,被一向前开放的“人”字形的界沟分为前2/3的舌体和后1/3的舌根;舌体前段称为舌尖 舌下面正中线处有一矢状位的粘膜皱襞,称为舌系带
舌乳头
丝状乳头
无味蕾,数目最多,体积最小
菌状乳头
多见于舌尖和舌体侧缘 内含味蕾,感受味觉
叶状乳头
呈叶片状,内含味蕾,小儿较清楚
轮廓乳头
体积最大数量少,有味蕾,司味觉
咽
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鼻咽
位于鼻腔后方,向前借鼻后孔与鼻腔想通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口咽
位于口腔后方,向前借咽峡与口腔想通
扁桃体窝
喉咽
位于喉后方,向前经喉口通喉腔,向下续于食管
梨状隐窝
食管
三处狭窄
第一狭窄
位于咽与食管相续处
第二狭窄
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第三狭窄
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胃
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大弯、胃小弯、前壁、后壁、入口(贲门)、出口(幽门)角切迹
分部
贲门部(靠近贲门)、胃底(左上方膨出部)、胃体(中间大部)、幽门部(靠近幽门)、中间沟、幽门管、幽门窦
粘膜
呈淡红色,有丰富的胃腺
粘膜下层
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当胃扩张或蠕动时起缓冲作用
肌层
贲门括约肌
防止胃内食物逆流至食管
幽门括约肌
延缓胃内容物排空,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
外膜
浆膜,减少胃蠕动时产生的摩擦
功能
贮存食物
小肠
上接幽门下连盲肠
分段
十二指肠
上部
十二指肠球
降部
十二指肠纵壁
十二指肠大乳头
水平部(下部)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
空肠起始的标志
空肠
于第2腰椎体左侧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约占空回肠全长的上2/5
回肠
约占全长的下3/5,主要占据腹腔右下部,其末端续于盲肠
小肠壁的结构
大肠
盲肠
大肠起始部
回盲口
回盲瓣
结肠
盲肠和直肠之间的一段
升结肠
结肠右曲
横结肠
结肠左曲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肿瘤的好发位置
阑尾
阑尾位置较不恒定,可随盲肠的位置而变化,阑尾根部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骼前上棘的中外1/3交界处
麦克伯尼氏点(麦氏点)
子主题
直肠
位于盆腔
弯曲和结构
骶曲
会阴曲
直肠壶腹
直肠横襞
肛管
大肠末端
部位
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皮线)、肛梳(痔环)、白线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吸收水分、维生素、无机盐,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消化腺
大唾液腺
腮腺
位于耳郭的前下方,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粘膜上
下颚下腺
位于下颌骨体内面,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位于口腔底舌下壁的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常与下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阜,小管有5-15条直接开口于舌下壁
肝(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
呈不规则楔形,可分上下两面、左右两叶和前后两缘
膈面、镰状韧带、肝左叶、肝右叶,脏面、圆韧带、静脉韧带、肝圆韧带、胆囊窝、下腔静脉、肝门
肝小叶
中央静脉
肝板
肝血窦
窦周隙
肝小管
分泌胆汁
参与物质代谢
解毒和吞噬功能
肝外胆道
胆囊
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螺旋襞
输胆管道
肝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Vater壶腹)、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
胰
长棱柱状,可分头尾体三部分
胰头
胰体
胰尾
在第1第2腰椎体水平横贴于腹后壁
外分泌部
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有分解和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
内分泌部(胰岛)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