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想要写出好文案!吸睛文案!爆款文案吗!看《好文案一句话就够了》!
编辑于2020-03-29 17:22:40提升文案促购力
撰写广告文案的三大基本原则
1.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
2.使用强而有力的话语
1.避免抽象的表达,尽量具体
2.避免随处可见的常用句型
3.让对方心中产生“为什么”
1.浓缩文章
2.文句浅白
3.诚实诉说
4.不断重复
让文字“坚硬有力”
4.短就有力(归纳缩短)
Sizuru(sizzle)意指煎牛排时会发出的“滋滋”声响。由此延伸,只要是通过生理或感觉呈现五感的文案全都称作Sizuru。
5.果断说出大家的心底话
只要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想说的话,就能够引起许多接受方的共鸣
6.感情真挚不造作
只要投入强烈的情感,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强而有力;想要撰写出感情真挚的文案,若能从不考虑个人得失的客观角度出发,就能取得压倒性的效果
7.带出节奏快感(容易传达出去)
1.试着通过呼吁的方式
2.试着设计冷笑话
3.以功能作为商品名
8.放入具体数字
像这样提出具体的数字,在写策划书、简报或报告书等地方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9.具体呈现所需时间
宣传商品效果时,若能呈现所需时间,就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效果明显又容易在短时间之内达成目的,人们尝试的意愿就会更高
10.加入好处与效果
标题若能让对方感受到好处与效果,就容易引起对方的兴趣。所以,必须特别留意,一定要呈现出对方“能够得到的好处”
11.以列举勾出画面
在报告或演讲等“口头发表”的场合,采用这种技巧的效果较佳。通过列举的方式增加选项,就能借此让读者发现“这项我也符合”,进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12.事先预言
有时只要斩钉截铁地预言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与情景,就能够让接收方认同
13.一口炫耀
故意作自夸式宣言
14.一口威胁
健康、自卑、金钱、灾害、晚年以及经济等,将此种手法运用于愈是多数人会感到不安的事情,愈会让人产生好奇(平时不建议使用,但对于向顾客提出建议非常有效)
15.一口命令
对于竞争激烈、较容易受到忽略的产品,刻意采取命令的态度,反而有机会借此刺激人心(适合直邮广告和推销信件)
16.直白说出真心话
直白说出真心话,有同感的接收方就会产生共鸣
17.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斩钉截铁的语言,时常会带着强大的力量动摇人心
让读者思考
18.试着提出问题
平凡无新意的提问容易被忽视,可以站在被问问题者的角度思考
19.针对远大的目标
提案时不要只考虑公司眼前的利益,而要意识到业界、国内及世界等远大目标,避免内容空洞
20.触发好奇心
让精彩情节“跨越广告”(多见于电视节目);借由隐藏最重要的信息,进而诱发好奇心(多见于报纸网站)
21.试着喃喃自语
替大家说出心里话;eg:“对了,去××吧!”或是“对了,就做××吧!(多见于各大媒体)
22.让对方深有同感
共鸣;直接代替接收方说出他们的心情
23.刻意拉长句子,强调意思
刻意将平常应该缩短的地方拉长,突出强调
24.锁定目标
如果文案是针对特定目标所写的,就更容易让特定的接收方觉得与自己有关
25.降低门槛
让接收方产生自己可以做到的感觉,就容易吸引对方;适合着手开发的新产品或替新产品命名
26.老实说
非致命缺点;老实说出缺点后,强调商品或提案的优点能超过缺点
27.切身搭话
通过诚恳的态度,针对更私人的问题询问的技巧
28.用猜谜的方式出题
在标题设计问题,对方就会想要知道答案;可用于撰写策划书或简报
29.激发改变的斗志
发现前途堪忧就会唤醒读者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可用于策划书和简报提案标题
30.利用排名
“引起疯狂抢购”或“广受好评”等事实,往往能成为一大卖点;eg:店长推荐!今日爆款!
31.强调稀有性
eg:限量发售1000个!;仅限VIP会员购买!
32.认真提出请求
跟6和16差不多
运用顺口的句子
33.重视语句的节奏
语句节奏明快,就容易进入大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用于策划书或提案
34.写成诗句格律
五七调或七五调的语句;适应日本情况,中国可考虑五言七律的语句
35.写成双关语
乍看之下,或许会认为这些文案谁都想得到,实际上却是难以模仿
36.押韵
句尾音韵一致,让语句产生节奏,让接收方感到舒服与容易记忆
37.对句与对比
将两个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并排呈现;多用在书名或杂志标题;eg:《富爸爸,穷爸爸》
(1)“××(肯定)某某,××(否定)某某”;《夸奖他人,贬低他人》
(2)“X的○○,Y的△△”;《说谎男,爱哭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3)“○○的X,○○的Y”;“时间贫穷的人”vs.“时间富裕的人”
(4)“不要○○X,让○○Y”或是“不要○○X,让△△X”;不要握寿司,要把握喜悦
(5)其他;爱之雪,恋转白
38.排列相同语句
使用多个“一模一样的句子”或是“意思相同的字句”就能戳中对方的要害;不适合工作场合
39.重复字词,加强语气
(1)“××是××”;好吃的东西果然就是好吃
(2)“不过是××,就只是××”;只不过是棒球,就只是棒球
(3) “因为××所以××”;因为喜欢所以喜欢
(4)“没有××就是××”;没有优点反而就是优点
40.相反词配对
类似37;多用于文学作品题目;eg:《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41.可以说反话
刻意提出与想要传达的信息相反;eg:《投资银行真的已经不行了吗?》
42.反复X命令
将命令句重复几次,就能让句子变得强而有力;eg:卖出去!非卖掉不可!达成!非达成不可!
43.从“矛盾”着手
悖论;乍看之下有违常理,实际上好像真的如此;eg:小孩教我育儿术
44.夸大X娱乐性
不可滥用,前提是事实;eg:好吃过头的奶油面包
45.用方言改变语感
文案使用方言,就会让人产生亲近感;不太常用,需要有特定的环境
锻炼比喻力
46.明喻
eg:假设各位担任会议主席,必须统整大家的意见,但意见却寥寥无几时,不妨试着用料理比喻:“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食材和料理方式,就差各位像香料般能够提味的意见了。”
47.暗喻
是不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比喻方式;不太好写;eg:这汤头根本就是先上车后补票啊!(表达汤很美味)
48.拟人化
适用于店面POP等有实际商品陈列的情况或为产品命名;eg:大家好!我们是Yahoo的竞争对手goo!
49.拟物法
不合适用于日常工作,可能会冒犯别人;eg:放假的爸爸!请从“大型垃圾”晋升为“珍贵资源”吧!
50.换句话说
用不同语句替换惯用的表达方式;eg:将“我爱你”换成“我死也了也无妨”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51.用五感来表现
eg:品酒师会用“像是森林深处的树下杂草一般”或是“像是浑身湿透的小狗一般”等形容来描述酒香。
储蓄名言
52.善用名言
必须直接引用整句名言和名人的名字;积累名言库;可在策划或提案书的封面,引用合适内容的名言
53.改写谚语、格言及惯用语
常用于书名或是连续剧的标题上;eg;“花样丸子”改成《花样男子》
54.引用动漫名言
当做参考,进行二次创作;带有日本国情特色
55.倾听“一般人”的名言
别人不经意说出的话语可能也很有用,可以留意收集
56.模仿电影、小说或乐曲
类似53;eg:《1984》改成《1Q84》
通过“组合”产生变化
57.组合性质不同的词语
将性质不同的词语凑在一起,文案便会充满惊奇与力量;eg:美味生活、《我的野蛮女友》
58.使用“神奇字句”
(1)变人生(人生有所转变);eg:《立即改变人生的6个简单方法》
(2)改变命运;eg:《改变命运的50个小习惯》
(3)只要○○就能××(技巧25也曾提及);eg:《睡觉就能瘦》
(4)魔法;eg:《头脑变好的魔法速习法》
(5)奇迹;eg:《为人生带来奇迹的笔记术》
59.刻意使用少见词语
以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搭配平时少用的生硬或古老的说法作为标题,是女性杂志经常使用的手法;eg:少女限定的危机管理委员会
60.专业术语搭配惯用词
类似57;eg:《杠杆时间术》、时间已经通货紧缩
61.将名词与动词刻意“乱搭”
eg:恋爱大扫除、拥抱工作
62.重新整合共通点
化零为整;eg:北海道专区、时令蔬菜
63.将信息系统化
类似62;通过整合众多信息,以系统化方式让接收方更容易理解;经过系统化的信息,可用“法则”“公式”“规则”“方程式”“黄金定律”“原则”等词形容
64.将物品与人结合
eg:宣传数码摄像机——“将平凡无奇的每一天变成无可取代的回忆”(影片内容为女儿出生到结婚的过程)
65.加上“时效性”
eg:今年正是换新版的最佳时机、Twitter(推特)的最终导览
66.用关键词打遍天下
将通篇广告文案以单一关键词贯穿,就能让接收方的印象更加深刻
67.借助权威的力量
晕轮效应;人类总是无法抗拒权威、名人或头衔;类似名人效应;可用于传单
68.请使用者背书
可用于推荐文;注意也包含负面消息在内,若能诚实地说出使用者的心声,较能获取信任
69.出其不意,令人大吃一惊
类似欧亨利的小说手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eg:这个世界一文不值,却精彩万分
勇于“造词”更吸睛
70.试着缩短词语
通过缩短词语,便能带出不同的语意,使词语成为新的词语
71.组合自创词语
类似57;通过词语的组合引起化学反应,进而产生具有崭新魅力的自创词语;eg:甲鱼业务(一旦抓住就死咬不放的业务员)·自助餐业务
72.用谐音自创词语
eg:锐业部(精锐聚集的业务部门)
73.串联首字
eg:3R省钱术、ID棒球
74.二次创作
eg:帅哥——育男(育儿的男性)
以故事唤醒情感
75.写成故事吸引群众
这里的“故事”是指商品或与其有关之人的相关小插曲;eg:原本以为稍微漏水没什么。完全没有想到,一年后会有这般悲剧……
76.故事的黄金定律
触动“全人类共通的感动开关”
(1)主角本身(或被迫)有所不足
(2)怀有一个遥远又险峻的目标
(3)面临无数障碍,甚至是与其作对之人
77.勾起探究后续的兴趣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如果尚未知道答案就被打断,会不断寻找后续发展的潜意识作用(20和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