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绪论全》
生理学绪论,专升本考试可参考,根据生理学教材改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绪论
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
概念: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
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的科学
任务:阐明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机制影响因素和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研究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特征)
概念:生物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新构筑新结构的吐故纳新的生物过程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1)刺激
物理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生物性刺激(最常见)
社会心理性刺激
(2)反应
(3)机体反映的形式:兴奋和抑制
(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的三个必备条件
足够的刺激强度
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
适当的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阈强度(阈值)——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
概念: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时,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关系: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说明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越大,其兴奋性越低;相反,阈值越小,该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可兴奋组织:可兴奋组织具有接受刺激后引起动作电位(电活动)的共同特性
三、生殖
四、适应性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体液(占体重60%)
组成
细胞内液:分布于细胞内,站体液的2/3,占体重的40%
细胞外液:(20%)
血浆(5%)(最活跃 的内环境)
组织液
淋巴液
脑脊液
15%
内环境=细胞外液+稳态
少量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内环境
概念:是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
作用
为细胞提供物质
接受细胞排出物
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稳态)
内环境稳态
概念:内环境的稳态,简称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意义
是各种细胞和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果
是体内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必要条件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机体最主要调节方式)
最普遍,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概念:是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
需要大脑参与
可变
非条件反射
先天形成
不需要大脑参与
不变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接受某种刺激的特殊装置
传入神经:从感受器到中枢的神经通路
神经中枢:指位于脑和脊髓灰质内的调节某一特定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的神经通路
效应器:为产生效应的器官
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快,精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快,准,短)
意义:起主导作用,侧重于肌肉,腺体
体液调节
概念:是指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
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缓慢,广泛,持久)
意义:侧重于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自身调节(所有的器官循环)
概念:是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由于自身特性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典型: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及心肌的自身调节
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局限(起辅助作用,如心脏,血管)
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正反馈
概念: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促进作用,是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
举例: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等;病理状态下长发生正反馈
意义:某一生理过程迅速完成、病理情况下为恶性循环
负反馈
概念: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举例:体温调节、减压反射等
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
特点:波动性、滞后性
前馈控制系统
概念:前馈是指在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信息的同时,受控部分不发出反馈信号,而是通过
举例:食物的信号在食物进入口腔之前引起唾液、胃液分泌
意义:适应性、前瞻性、也可能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