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逻辑判断笔记整理
上岸必备资料!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知识点汇总整理,行测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作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为大家整理了翻译推理、直言命题.三段论、假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等题型,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0-04-04 15:24:50逻辑判断
翻译推理
直言命题
6大类:所有2种,有些2种,某个2种,4种关系
全称肯定命题:所有A是B。 全称否定命题:所有A不是B 特称肯定命题:有的A是B。 特称否定命题:有的A不是B 单称肯定命题:a是B。 单称否定命题:a不是B
6大类
所有A都是B,有些A不是B。 所有A都不是B,有些A是B。 A,非A
矛盾关系
在命题前加或去一个否定词
所有变有些;是变非
所有是推某个是推有些是 所有非推某个非推有些非
推出关系
上反对:所有是;所有非
下反对:有些是,有些非
对当关系:矛盾、上反对可以同假(所有,所有不)、下反对可以同真(有些,有些不)、推出
概念和三段论
4种概念:全同、包含、交叉、全异
三段论:两个直言为前提,一个直言为结论,构成的推理
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是哪个不同的概念,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
一特全特:前提中只有一特称(不能全特),则结论为特
一否得否:前提中只有一否(不能全否),则结论为否
所有、有的直言命题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文氏图
模态命题
概念:是陈述失误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模态词:肯定L必然,一定,肯定。可能:可能,也许,大概。
一般推理规则;不可能变一定,不一定变可能,后面加不
矛盾关系
必然A和可能非A
必然非A和可能A
等值转换
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充分的意思,有A就一定有B,A就是能满足B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没有B就一定没有A,有B不确定是否有A。(没B不行); 除非……否则不
例:选举权==》满18岁 (经典例子;有大厦,就必定有地基;只有地基,才能有大厦)
假言命题的矛盾:
矛盾命题:A且非B(肯前且否后)
假言命题的综合推理
肯前肯后:A-》B
否后否前:非B-》非A
逆否命题,等价命题,同真同假
A-》B等价非A或B(由A且非B推导出)
假言命题的连锁推理:A=》B=》C=》D;非D=非C=》非B=》非A
复言命题
联言命题
A且B=B且A
矛盾:非A或非B
为真,AB都为真。为假,AB至少一假
选言命题
相容
A或B
矛盾:非A且非B
不相容
要么A,要么B(二选一)
矛盾:非A且非B或者A企业B(要么二者都,要么二者都不;(矛盾于二选一)
否定式推理:A或B为真,若非A,则B
智力推理、朴素逻辑
看见部分列表格 全部对应排除做 出现对错就假设 连线适用条件多
组合排列
代入排除法
题干信息确定,优先考虑排除法
题干信息不确定,优先考虑代入法
最大信息法
将最大信息(出现次数最多)作为推理的起点
确定信息法,从已确定的信息入手
辅助技巧
列表法:当题干信息量较大,主体较多时,用列表法
符号:出现大小比较,排队时,可借助“《 》=”等符号
考点
前推后(充分假言)
如果……那么……
替代词
如果……就……
只要。。。就。。。
若。。。则。。。
所有。。。都。。。
为了。。。。一定。。。
。。。是。。。的充分条件
后推前(必要假言)
只有……才……
替代词
不A不B B→A
除非A,否则不B B→A
除非A,否则B -B→A
。。。是必要条件
口诀: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前否后不确定,必要条件放(箭头)后面
且和或关系(选言、联言)
且
A且B (缺一不可)
替代次
和
既。。。又。。。
不仅,,,而且。。。
。。。但。。。eg:他喜欢语文但不喜欢音乐. 语文且-音乐
或
A或B (有一即可)
替代词
或者
或。。。或。。。
至少有一个
A或B 翻译:-A→B,-B→A。否已推一,不A一定B,不B一定A
“-”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A且B)翻译:-A或-B
-(A或B)翻译:-A且-B
“-”,“并非”
要么A要么B(不相容选言)
二选一
A→-B
B→-A
补充:
要么A要么B
二选一:A→-B,B→-A
A和B至少有一个:A或B
A和B至多有一个:-A或-B
日常结论
题目特征:由此可以推出.....,且无关联词
解题思路:
不选项
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
无中生有
慎选项
比较选项
绝对词
程度
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优选:可能性词句
常见挖坑词:更、最、越、首、极,基本为错误选项
可能性推理、逻辑论证 (一般对策都不选)
解题思路:
看清题目,加强,削弱,不支持、不反对、不能加强,不能削弱,先找论点,再看论据
找论点:
关键词:因此,所以,显示,由此推出,表示
首尾句
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
不支持题型按加强思路做,不反对按削弱思路做
削弱论证
否定论点(力度最强)
方法:
1.直接否定 削弱“A单位老师没有才华”→A单位老师有才华
2.间接否定 削弱“A单位老师没有才华”→A单位a老师有才华
答案特征:
1.一般情况下“副作用”“误差”“视乎”“好像”等不明确选项不选
2.对策不选
3.论点有比较,选项一定有比较
易错项
1.跑题:主体不一致,话题不同,不明确
2.论点有比较,选项无比较错的可能性较大
拆桥
什么时候考虑
1.没有否论点选项
2.提问方式为: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
3.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答案特征同搭桥
拆桥的3种方式
1、直接否定论据论点之间的关系
2、否定论据和论点之间有关系
3、论据不是论点的唯一影响关系(区别另有它因)
否定论据
题型特征:
1.双方互怼
2.结论是推测或者建议时
选项特征:与原论据意识相反
技巧总结:
1.论点表述多个要点,否定一个也OK
2.对比选项,则优明确的选择
3.注意论点中强调的关键词
4.能翻译则翻译:特殊削弱题型:只有A才B,直接找非B且A
5.削弱中论点如果是A→B,选项中存在A且-B表述的必须选eg:如果你来,我就去。削弱:你来了,我也不去
6.论点中的“必须”等肯定词要注意,有点可能性都不可以
7.论点中有比较,选项也要有比较
8.题干中提到大量数据时,要注意补分母
9.注意除哪项外
10.因果倒置削弱法:必须出现在因果论证的题型里
11、另有它因:必须同一主体,存在其他原因,达到同样的效果。削弱效果最差 另有它因原理:削弱原来原因的唯一性和重要性
加强论证
搭桥(力度最强):建立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
特征
题干特征:
论点和论据的话题不一致
当提问方式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时,优先考虑搭桥
选项特征: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的关键词,并肯定之间的联系
注意搭桥方向
搭不同的部分,划掉论点和论据相同的部分
补充论据
必要条件加强(别无他因法)
当提问方式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无搭桥项,考虑此法
无搭桥项:
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论点论据话题一致
判定必要条件的方法:论点为P,若A项不成立时,P项不成立,则A为必要条件
解释原因加强
举例子加强
注意:时间重合并不意味着情况一致
前提型
必要条件型:没他不行
搭桥:把前后不同条件关联起来,将条件和论点建立起关系
不能支持型
技巧总结:
1.优先选择“论点推论据”的搭桥项
2.注意选项的关键词与题干的关联性,同义替换
3.若论点表诉多个内容,搭上一个也OK
4.题干中有关联词,能翻译先翻译
5.论据A→B,论点A→C,搭桥:B→C
6.论点为P,若A项不成立时,P项不成立,则A为必要条件
7.论点和自己比较时,选项一定不能和别人比
8.论点存在因果关系,答案大部分都是举列子
9.对比选项,则优选择,优选明确项
10.类比加强较弱,多为错误选项
解释型
正确选项必须能够解释题干现象或矛盾发生的原因
必须与题干现象或矛盾相关,不能否定或无视题干事实
必须能够包容题干所述的矛盾双方,且与人们的常识相符
评价型
结论型(不常考) 类似言语理解
错误选项
无中生有
过度推断
偷换概念
与题干信息相矛盾
违反假言推理规则的
正确选项
即可能是对题干材料整体内容的概括,也可能仅是对题干某一细节的概括
考点总结:
1.论证:搭桥/拆桥,选项包含论点论据的关键词
2.能翻译的一定要翻译
3.实验类论证题
思考方向
实验主体是否一致
一致:加强
不一致:削弱
对比实验的对象情况(实验前提)是否一致
一致:加强
不一致:削弱
实验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时间较短、操作不当:削弱
4.特色论证题
论点:不是A导致的,而是B导致的
削弱方法
是A导致的
不是B导致的
A导致B,B导致结果(搭桥A和B)
搭桥>解释原因>举例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