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会计第二章存货
中级会计第二章:存货 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4-09 23:17:47第二章 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存货的概念
1. 持有以备出售的(不管是现在卖,还是以后卖,最终都要出售) 如:产成品、商品、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周转材料、在途物资、发出商品等。
2. 特别提示:
1、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工程储备的物资,不是存货,计入工程物资。——》不卖
2、接受外来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代制品、代修品——》自己出的辅料、人工那部分算存货,外来的原材料不算存货。
3、周转材料 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作为固定资产
4、这些情况都算存货(背诵)❤❤❤❤❤
A.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房地产企业买地的钱
B. 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还未验收入库
C. 委托加工物资
D. 委托代销商品
所有权仍在委托方,因此是委托方的存货
于受托方而言,不是存货,只是受托代销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
E. 已经发货,但存货风险和报酬未转移给购买方的发出商品
存货的确认条件
1.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2. 特别注意:
A. 根据销售合同已经售出,即使尚未运离企业,也不再是存货。——》因为已经售出
B. 企业承诺的合同,不是存货——》未来发生,不能可靠确定成本
C. 企业预计发生的制造费用,不是存货——》未来发生,不能可靠确定成本
存货的初始计量
按照 成本 进行初始计量
1. 外购的存货:采购成本=价+税+费
价:扣除商业折扣
税:
相关税费(关税、消费税、资源税等)
不能抵扣的增值税
费:
入库前的合理支出(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费用等 ——》理解成入库前的合理支出
特殊情况:
A.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
a. 合理的损耗——》计入采购成本(理解为入库前的合理支出)
b. 应从外部机构收回的物资短缺或赔款——》冲减采购成本(对方缺斤短两、直接扣掉)
c. 因意外灾害和未查明原因的损耗——不入成本,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再处理
B. 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成本的情况:
A. 非正常消耗的料、工、费——》不满足“合理”
B. 仓储费用,分情况
a. 采购过程中的仓储费用——》计入采购成本
b. 入库后领用前的仓储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c. 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生产阶段必需采取的仓储费:陈酿老酒——》计入成本
C. 设计费用,分情况
a. 为特定客户设计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私人订制)——》计入存货成本
b. 一般产品的设计费——》当期损益
D. 其它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支出
C.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体现重要性要求)
2. 进一步加工的存货: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它成本
A.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
a. 采购成本
参考: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
特别注意: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委托方承担、受托方代缴
I. 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 到时候抵消
II. 用于直接销售或者生产非应税消费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借方 直接算到成本里
b. 加工成本
加工费
c. 其它成本
运去加工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等
B. 自行生产的
料:直接材料
工:直接人工
费:制造费用: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重点背诵❤❤❤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损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停工损失、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产品生产用的自行开发或外购的无形资产摊销等
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计入管理费,但是实际是制造费用
3. 其它方式取得的存货
A.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不公允的除外
B.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
从事该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
其他直接费用
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
存货的期末计量
原则:成本 与 可变现净值 孰低 原则,即 看有没有贬值
成本:期末的实际成本,如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要先调整为实际成本
可变现净值(倒推):专门针对存货而言,是用预计的售价-预计的费用-加工成本 即: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抵减项目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直接表明可变现净值 低于 成本,即:贬值了
A. 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未来无回升希望❤❤
B. 使用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注意:是产品的售价和成本比,不是原材料)
C. 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账面成本(生产:不适用了;卖掉:赔钱)
D. 因企业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改变偏好,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主见下跌
E. 其它足以证明该存货实质上已经减值的情形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0,即报废——》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 已霉烂变质的
B.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
C. 生产中不再需要,且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
D. 其它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计量方法:
1. 比大小:比较 成本 和 可变现净值 大小
I. 成本的确定:
II.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A. 可变现净值的影响因素:
A. 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
必须是对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资料、生产成本账簿记录。记住:预测、预算的不行!!
B. 持有存货的目的——销售/卖❤❤❤
售价的确定:
总体原则——》有合同按合同价;没合同按市场价
❤❤❤注意:如果企业持有的该项存货数量多于合同订购数量,则
A. 合同数量范围的:合同价
B. 超出合同数量范围的:市场价
分两种情况:
现在卖
以后卖
将在生产、劳务过程中耗用,即生产成另一种产品之后再卖,本质上还是卖
C.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a. 批报日内发现可变现净值变化,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改不改?
纯属正常市场波动(没有特别说明,则默认正常波动)——》不改
特别说明某事项变动——》改
b. 批报日后:不改
B. 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a. 直接卖——》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自身的预计售价-自身的税费 举例:卖钢板,钢板的可变现净值=钢板的预计售价-钢板的税
b. 以后卖
先判断产成品(饭盆)是否贬值
计算产成品(饭盆)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预计售价-产成品的税费(直接把产成品看成是某个直接卖的商品) 举例:饭盆的可变现净值=饭盆的预计售价-饭盆的税费
计算产成品(饭盆)的成本
比较是否贬值
贬值——》要计提原材料(钢板)的存货跌价准备
没贬值——》不计提——》OVER
❤❤❤材料加工成产成品卖,其实卖的是产成品,所以要用产成品的数据判断和计算
III.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A. 计提
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即:东西贬值了——》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 计算
直接卖:成本-可变现净值
以后卖:成本-可变现净值
钢板的成本
钢板的可变现净值=饭盆的预计售价-饭盆的税费-加工成本
b. 注意分录
c. 计提方法
单项计提法:单个存货项目
分类计提法: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分类计提
总体计提法:产品系列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并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合并计提
存货成本低于/等于可变现净值,即:东西没贬值——》不计提
B. 转回
以前的影响因素(必须是原来的那个因素,不能是其他因素)消失,在金额范围内转回(余额冲减至0为限)
分录:
C. 结转
存货没了(出售):结转销售成本时,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按存货账面价值转成本)
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