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幼儿园班级人际关系
有关于幼师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是幼儿班级人际管理
编辑于2020-04-13 19:09:47幼儿园班级人际关系管理与家长工作
幼儿与幼儿的关系管理
幼儿同伴交往的概念
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园活动中频率最高的,也是组织班级活动的重要因素。幼儿之间关系是和睦的、互动的,还是矛盾的、消极的,将直接影响幼儿社会行为、交往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同伴交往的教育价值
同伴交往对于幼儿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适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不能够运用正确的交往手段 以自我为中心
教师应对策略
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班级营造同伴之间互相关心、友爱的气氛 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交往 重视日常环节,提供幼儿同伴交往的机会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管理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教师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 2.教师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文明幼儿园班级的需要 3.教师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需要 4.教师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需要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主班与配班之间的人际关系
老师之间应多沟通,要做到以诚待人、坦诚相待,也就是相处要“真诚”,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把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教师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教师与保育员的关系
(1)相互关爱,营造宽松、愉悦、温馨的和谐氛围。 (2)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是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3)主班教师要处处用心,以身作则。
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管理
一、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定位
专业的教育者
第一 ,理解幼儿期儿童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做到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生活经验设计出相应的教育活动,并成功实施; 第二,理解不同的幼儿在生活经验、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能做到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第三,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是幼儿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幼儿教师应具备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温馨的心理环境的能力,在物理环境的创设过程中能够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材料: 第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幼儿教师要做到能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规划出利用分、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空间,并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第五,能够有效地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合格的引导者与支持者
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幼儿教师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支持主要是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物理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互动类材料。
三朋友式的游伴关系
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价值已经不言而喻。游戏既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可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
四)反思型的游戏者
幼儿教师的教科研都必须是”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
二、赢得幼儿喜爱的方法
参与幼儿的活动,成为玩伴
温柔可亲,说话算数
装备自己吸引幼儿
三、对需特殊关注的幼儿管理
攻击性幼儿
生理原因
社会原因
家庭原因
受欺辱的幼儿
1.给予幼儿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2.教幼儿学会求助 3.教幼儿学会说“不” 4.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成长
撒谎的幼儿
偷东西的幼儿
1.观察幼儿的行为 2.与家长交谈并合作解决问题 3.鼓励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4.表扬那些尊重别人物品的幼儿
父母离异的幼儿
家长沟通 爱与耐心
亲人病重或过世的幼儿
1.安静倾听,温柔安抚 2.绘本阅读,理解生命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意义
(一)做好家长工作,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做好家长工作,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增添活力 (三)做好家长工作,能更有效地实现亲子互动 (四)做好家长工作,能促进构建学习型家庭
家长工作划分
按目的划分
1.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 2.家长督促和评估教师的工作; 3.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工作; 4.家长与教师双向交流的工作。
(1)基于家长及幼儿的需求 (2)做出个性化的建议与服务
工作前强调的重要性 工作中引导家长表述真实的想法。 工作后做好对家长的反馈交流。
(1)做好准备工作,避免轻视。 (2)做好组织工作,避免混乱。 (3)做好后续工作,避免失信。
交流要体现及时性 交流要体现专业性 交流要体现互动性
按工作群体划分
1.父辈家长工作; 2.祖辈家长工作。
平等合作的态度 客观公正的评价 专业知识的引领
(1)尊重其地位。 (2)了解其需要。 (3)委婉地提出建议。
家长工作形式与建议
集中型家长工作
班级家长会 家长开放活动
分类型家长工作
”常规工作”(家访) “个性服务”(约谈)
日常型家长工作
每日互动:接送时间段交流 书面互动:家园联系栏 网络互动:班级QQ群、微信群
特色家长工作
班级小报 家长借阅栏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单向传输类
1.家、园联系栏 2.班级 3.家、 园联系本 4.书信 5.便条
(1)取名要有讲究。(2)版面应简洁大方。(3)版块设计要合理。(4)内容应具体清晰。(5)栏目应及时更换。
为了扩大沟通交流面和提高实效,许多班级也自己定期或不定期地编辑班报。相对而言,班报比墙报的信息量要大,内容也更丰富。
家、园联系本是普遍采用的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反馈的频率存在差异,有的幼儿园一周一反馈,有的幼儿园半月或一月一反馈。每位幼儿人手一册,教师要填写个性化的评语和建议。
(1)通知类。属于告家长书的性质,如放假通知、倡议书幼儿园重要政策变动告知等。(2)协商类,用于让家长了解班级活动的新举措,征求家长的意见,获得家长的认同。
便条是灵活、简便的沟通方式。
直接参与类
1.班级开放活动2.亲子活动3.节庆活动4.家长助教5.家长学校6.家长委员会7.志愿者(义工)
双向传输类
1.家庭随访(家访)
2.电话随访(电访)
首先,不要在电话中说不好的消息,不要在电话中批评幼儿,因为观察不到家长的表情,无法确定沟通的深人程度。 其次,先询问家长是否方便接电话,不要在工作时间打家长的电话。 再次,明确你打电话的目的,围绕话题,尽量简洁。 最后,在挂电话之前感谢家长的支持。
3.约谈
约谈的沟通方式一般不宜频繁使用,往往针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严重的问题,可个别也可小群体约谈。
4.网络沟通
微信群 QQ群 微博 家校通
5.家长会
类型
①新生家长会。②新学期家长会。③阶段性家长会。④小型专题家长会。
步骤
①介绍班级概况。②介绍班级教有特点。③介绍本班幼儿进步大的方面。④介绍下一阶段的家、园工作计划。⑤小组或个别交流。
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时间的把握,确保家长有空参加,并发出正式的、诚恳的邀请。②教师应该知道每个家长是哪个孩子的父母,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③抓住家长的兴趣点及担忧之处。④事先计划好想在会上说的内容。⑤讨论相关的焦点问题时,鼓励家长参与其中,畅所欲言。6会后一定要感谢家长的参与。
家长类型
祖辈家长 年轻父母 保姆
沟通方法
交流式 传帮式 教授式 互动式
沟通技巧
倾听的技巧 说话的技巧 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 询问的技巧
倾听有助于幼儿教师积极主动地搜寻有效的信息,“倾听” 与简单的“听”不同,它能使我们及时地做出适宜的反馈。
把握说话的技巧能使幼儿教师和家长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中顺利地进行交往。
(1)目光接触是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方式。 (2)面部表情直接影响着沟通一方的情绪和请感。 (3)教师的体态语很重要。
(1)引导家长描述基本情况。(2)引发家长回忆和比较。(3)引发家长“刨根问底”和因果推理。(4) 引发家长说不同的意见。
管理指导
1.思想上重视 2.纳入正常工作计划 3.实行指标化管理 4.建立监督机制
红色为必须要掌握的,蓝色为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