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方法总结
总结了五种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区别-现况,队列,病例对照,实验流行病学,诊断实验,以及方法框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流行病学方法的比较
框架
流行病学方法
观察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监测
生态学研究
产生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检验假设
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现场实验
验证假设
数理法
理论流行病学
原理
现况研究
研究特定时点或者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疾病或者健康状况与有关变量(因素)的关系。
基本原理: 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或不同亚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发生率的差异,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 是以当前已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对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采用统计学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基本原理: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的施加或减少某种处理因素,然后追踪观察处理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诊断实验
基本原理: 是指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对疾病作出诊断的实验,即应用一定的诊断方法
基本特点
①一般不设对照组②在特定的时间或期间③确定因果关系受限④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特点:①观察法②设立对照③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④检验暴露与结局因果联系能力较强⑤分组依据:暴露
基本特点: ●该方法属于观察法 ●分组依据:是否患病 ●由果推因,因果论证强度较弱
①前瞻性②干预措施③随机分组
随机化原则
干预
用途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的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研究目的:①检验病因假设②评价预防措施效果③研究疾病自然史④新药上市后监测
①用于疾病病因或危险因素研究②用于健康相关事件影响因素研究③用于疾病预后因素研究④用于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用于评价疾病防治效果
指导治疗具有决定性意义
类型
非匹配病例与对照研究
匹配病例对照与研究
设计与实施
设计
准备设计阶段
收集资料
现场实施阶段
统计处理
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
撰写论文研究报告
总结报告阶段
研究因素和结局
因素
暴露
结局
发病、死亡、中间 结局、健康状况等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评价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意向性分析(ITT)
指所有病人被随机分入RCT中的任意一组, 不管他们是否完成试验,或者是否真正接 受了该组治疗,都保留在原组进行结果分析。
评价指标
真实性评价
可靠性评价
诊断实验的收益评价
偏倚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盲法控制信息偏倚
优缺点
优点
●研究结果又较强的推广意义 ●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对照组,有可比性 ●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缺点
●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认为正常人
①可直接获得发病率或死亡率, 直接估计RR ②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强 ③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④可以获得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①不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②易发生失访偏倚 ③耗时,耗人力物力 ④随访过程中,已知变量的变化或 未知变量的引入增加分析难度
①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治疗 ②省力省钱,易于组织实施 ③还可适用于疫苗免疫学的效果考核,暴发调查等 ④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⑤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①不适用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②选择偏倚难以避免 ③暴露与疾病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信息真实性 ④存在回忆偏倚 ⑤不能测量暴露于非暴露组的疾病率
●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 ●随机化分组,做到了各组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提高了可比性,减少了偏倚。 ●前瞻性研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过随访将每个研究对象的反应和结局自始至终观察到底,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进行比较,最终能作出肯定性的结论。
●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做到。 ●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以致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推论到总体。 ●研究人群数量较大,实验计划实施要求严格,随访时间长,因此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实验效应的评价。
提高诊断实验效益的方法
提高患病率
仔细询问病史,筛查高危人群等
联合实验
平行试验(并联试验)
优点:提高灵敏度、漏诊率降低
几个试验中只要有一个试验 呈阳性即诊断为阳性。
系列试验(串联试验)
优点:提高特异度,误诊率降低
几个试验中有一个阴性即诊断 为阴性,全部阳性才诊断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