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税务会计 所得税
所得税主要内容及计算,内容算比较详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税务会计——所得税
基本概念
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直接税
征收对象:所得额
是一种直接税
纳税义务人
居民企业
境外所得
境内所得
非居民企业
境内设立机构、场所
与机构、场所有关系的境外所得
境内未设立机构
判断标准:①登记注册地;②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满足其一即为居民企业)
税率
25%(基本税率):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20%(优惠):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15%(优惠):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10%(低税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机构场所的
所得额与税额
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所得额(计税依据)
直接法(税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会计):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项目-纳税调减项目
收入类型
不征税收入(更有持久性)
财政拨款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
免税收入(税收优惠)
国债利息收入
扣除类型
据实扣除
销售成本、税金及附加、银行借款利息、管理费用中的折旧费、差旅费、新资费、正常的损失等
限额扣除
工资中的“三费”(职工福利费14%、工会经费2%、职工教育经费8%)业务招待费(发生额60%、年收入千分之五孰低)、广告宣传费(年收入15%)、非银行的借款利息、公益救济性捐款
不允许扣除
税收滞纳金、罚款支出、直接捐赠支出、与经营无关的赞助支出
加计扣除
研发支出、支付残疾员工的薪资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 A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A
借:递延所得税 B 借或贷:资产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B与C差异)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C
计算步骤
第一条线(当期应纳税额)
会计利润+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当期应纳税额A
第二条线(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项目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B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C
核算
会计处理方法
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递延法
债务法
利润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
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25%)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设计:王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