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菌的基本性状
病原微生物 第二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编辑于2020-04-17 21:51:40细菌的基本性状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大小
形态
球菌
单球菌
双球菌
链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杆菌
按长短
大杆菌:炭疽芽孢杆菌(4~10μm)
中等杆菌:大肠埃希菌(2~3μm)
小杆菌:布鲁斯菌(0.6~1.5μm)
按形态
棒状杆菌
球杆菌
链杆菌
螺旋菌
弯曲程度
弧菌
螺菌
螺杆菌
大小
微米(μm)
细菌的结构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功能
1.保护细胞,使其免受由渗透压的变化而引起的细胞破裂
2.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
3.参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
4.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和机械抵挡作用
5.细胞壁上带有多种抗原表位,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6.是多种抗生素的作用靶点
分类
革兰氏阳性菌(G+)
肽聚糖
是保证细菌细胞壁机械强度十分坚韧的化学成分
聚糖骨架
N-乙酰葡糖胺
N-乙酰胞壁酸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磷壁酸
生理功能:1.储藏磷元素 2.磷壁酸中的磷酸基团可结合环境中的阳离子,特别是Mg2+,可以提高细胞膜表面酶的活性 3.构成细胞壁的表面抗原成分 4.作为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 5.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6.伸出细胞壁外的磷壁酸可以增加细菌的粘附性,且与某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关
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菌(G-)
肽聚糖
聚糖骨架
N-乙酰葡糖胺
N-乙酰胞壁酸
四肽侧链
脂蛋白
脂质
蛋白质
外膜
磷脂双层
外膜蛋白
孔蛋白
黏附素蛋白
炎症蛋白
脂多糖(LPS)
脂质A
内毒素毒性与生物学活性成分;无属特异性
核心蛋白
具有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
具有种特异性,是G-菌的菌体抗原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细菌L型)
原生质体:G+菌
原生质球:G-菌
特点
致病性
细胞膜
位于细胞壁内侧,不含胆固醇
功能
渗透和运输作用
细胞呼吸作用
生物合成作用
参与细菌分裂
中介体
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物
细胞质及内含物
核糖体
大亚基50S
小亚基30S
质粒
定义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
分类
F质粒:决定细菌是否产生性菌毛
R质粒:决定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Vi质粒:决定细菌毒力的大小
Col质粒:决定大肠杆菌能否产生大肠菌素
胞质颗粒
聚-β-羟丁酸
异染颗粒
糖原粒与淀粉粒
其他内含物
气泡
磁小体
羧酶体
核质
化学组成
DNA
RNA
蛋白质
组成
双股环状DNA分子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
化学组成
多糖(少数为多肽)
荚膜的形成
条件:动物体内or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主要功能
保护菌体
储藏营养
堆积某些代谢废物
黏附作用
鞭毛
种类
单鞭毛细菌
双鞭毛细菌
丛鞭毛细菌
周鞭毛细菌
结构
基体
钩形鞘
鞭毛丝
功能
运动器官
鉴别细菌
与致病性有关
抗原性
菌毛
普通菌毛
具有粘附能力,与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
仅见于G-菌,DNA转移的通道
芽孢
芽孢的形成
G-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通透性很低的小体
芽孢的结构
核心
芽孢有生命的部分,含水量很低,是其耐热机制的关键
内膜
芽孢壁
皮质层
非常厚,主要成分是芽孢肽聚糖
外膜
芽孢壳
芽孢外衣
芽孢的特点
多层膜结构
折光性强,壁厚,不易着色
通透性低
芽孢的抵抗力
抵抗化学药物
耐热力强
高压蒸汽灭菌
细菌的生理学
细菌的理化性状
化学组成
成分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
元素
C、H、O、N、P、S
特有化学成分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物理性状
带电现象
光学性质
表面积
渗透压
半透性
细菌的生长代谢
细菌的能量代谢
发酵:有机物为受氢体
呼吸:无机物为受氢体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
化能自养菌
光能自养菌
异养菌
腐生菌
寄生菌
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依赖于周质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化学渗透驱动转运系统
基团转移
细菌的代谢产物
分解性代谢产物和生化反应
糖的分解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
细菌的生化反应
糖发酵试验
吲哚(I)试验
甲基红(M)试验
VP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C)实验
IMViC试验
尿素酶试验
硫化氢试验
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热原质
定义: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去除方法
250℃高温干烤,蒸馏,吸附剂
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毒素与侵袭性酶
外毒素
G+菌,少数G-菌产生。重要的致病物质
内毒素
G-菌细胞壁脂多糖(LPS)
色素
鉴别细菌
水溶性色素
脂溶性色素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物质
细菌素
抗菌作用
维生素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充足的营养物质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适宜的酸碱度
中性或弱碱性(PH 7.2~7.6)
合适的温度
35~37℃
必要的气体环境
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
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二分裂法
细菌的生长曲线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细菌的分类
分类单位与命名
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命名
林奈双名法
1.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2.属名描述该属的主要特征,种名描述种的个体特征
3.属名和种名用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表示
4.属名为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为形容词,首字母小写
细菌的分类方法
数值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核酸分析法
细菌分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