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 组织激励
组织激励的思维导图,分享了需要、动机与激励、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激励理论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制定每个KR的行动计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有效KR必备特征,执行过程中适当调整,参与成员各司其职,执行阶段,如何完整设置关键成果KR,制定有效KR的技巧。
中经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组织设计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进行的设计,组织文化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关系设定的规范。
领导行为的思维导图,领导风格:领导者在实际领导中表现出的习惯化行为特点;领导指一种影响群体、他人以实现目标的能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组织激励
需要、动机与激励
需要
物质需要
社会需要
动机
努力的水平
实施程度
坚持的水平
如遇阻碍可付出多大努力
决定人行为的方向
选择做什么
三要素
种类
内源性动机——成就感、机会,看重工作本身
外源性动机——物质报酬,看重结果
激励
内容角度
物质
精神
作用角度
正向
负向
对象角度
他人
自我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
核心:群体共同参与制定
实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四要素
目标具体化
参与决策
限期完成
绩效反馈
参与管理
让下属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
原因
当工作十分复杂时,可以让了解更多情况的人有所贡献
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高,有必要倾听其他部门的意见
可使参与者对做出的决定有认同感,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可提供内在奖赏,使工作有趣、有意义
条件
行动前有充裕时间参与
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
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技术等)
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利收到威胁
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
员工的参与需要
绩效薪金制
绩效与报酬相结合
方式
计件工资
工作奖金
利润分成
按利分红(现金或股权)
实施基础: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有钱吃肉有人爱互相尊重是天才
类型
生理
安全
归属和爱
(基本)外
尊重—成就感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
(高级)内
应用
管理者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
管理者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
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评价
不十分可靠和准确
呆板、不灵活
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
内容
激励:成就感、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
具备-满意
缺失-没有满意
保健: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资
具备-没有不满
缺失-不满
让员工满意和防止不满是两回事
①提供保健因素;②重视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个人成长
奥尔德弗ERG
内容(3需要)
生存
关系
成长
特点
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
如果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挫折-退化观点)
有助于说明在文化、环境背景差异下个体需要的差异
具有变通性
麦克利兰三重需要
权成亲
成就
选择适度风险
有较强责任感
喜欢能得到及时反馈
权利
喜欢支配、影响别人
发号施令
地位越高,权利需求越强
亲和
易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易被影响—被管理者角色
过分强调会干扰正常工作秩序
考虑三者强烈程度,以便提供满足需求的激励措施
亚当斯公平
内容:将自己投入产出与他人做比较
投入:教育、资历、工作经验、忠诚和承诺、时间和努力、创造力、工作绩效
产出:工资和奖金、额外福利、工作安全
比较的是: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客观衡量结果
比较角度(横同纵己)
横向-与同行比
纵向-与自己比
恢复公平的方法(4改1辞)
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改变参照对象
辞职
根据投入给予更多报酬,并确保不同员工投入与产出比率大致相同,以保持公平感
经常注意了解员工对公平感的感受,对有不公平感的员工及时引导或调整报酬
弗鲁姆期望(动机=效价*期望*工具性)
效价(钱)
期望(概率)
工具性(钱+工作)
报酬以绩效数据为基础→工具估计值高
报酬决策模糊→工具估计值低
强调情境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一个人的动机
最强动机组合(三高)
高正效价
高期望
高工具性
强化
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
性质
是一种行为主义观点
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注重行为和结果
不是纯粹的动机激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