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十一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 北宋的统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背景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应用。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概况
时间、次数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范围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物品的用途
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评价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使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戚继光整顿军队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举措
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结果
他率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抗击倭寇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性质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引导探究一: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引导探究二: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民族向心力。
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